搜索
· 艺术 News
古都文脉长!"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7-29  青野丰隆2024-07-29 09:13:55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王 珏 施 芳 何思琦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不断演进发展至今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腾退整治、修缮利用、考古发掘、环境保护……走过12年申遗保护之路,如今的北京中轴线绽放新颜,一幅古今辉映的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编  者  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南北相望的鼓楼、钟楼,曾见证一座古老都城的变迁。从此处起,至永定门,一条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纵贯...
发布时间: 2024 - 07 - 29
浏览次数:11
联播+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念兹在兹                                                                        2022-12-14  青野丰隆2022年12月13日 22:21   央视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在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观看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在赤峰博物馆观看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同《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在潮州观看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的现场制作演示,了解潮州传统技艺传承情况……央视...
发布时间: 2022 - 12 - 14
浏览次数:10
非遗西双版纳象脚鼓舞:传承中探寻走向潮流新出路                                                               2022-05-06   青野丰隆2022-05-06 来源:西双版纳发布“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来到西双版纳体验傣族风情。“大部分游客都是第一次了解象脚鼓舞。”“95后”傣族象脚鼓舞传承人岩坎逢告诉记者,游客们在击打象脚鼓的过程中学习傣族文化和历史。“希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象脚鼓舞能根植传统而不局限于传统,发展成为独一无二的傣族潮流,走向世界。”岩坎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象脚鼓舞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舞蹈之一,蕴含着傣族古代社会分工的遗迹,是狩猎文化的形象诠释,流传于中国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在东南亚国家也有不同形式的传承与发展。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旦村有着雨林深处的“世外桃源”之称,这里是傣族象脚鼓舞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波罕丙...
发布时间: 2022 - 05 - 06
浏览次数:52
海南非遗:龙塘雕刻艺术                                                             2022-03-24   青野丰隆2022-03-24 来源:文明海南龙塘雕刻艺术指的是海南艺人以泥块、石头、木料等材料进行的雕刻艺术,主要流传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龙塘雕刻艺术于2007年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琼山区龙塘镇位于南渡江下游西岸,地质属玄武岩层,土壤多为火山喷发物构成的石砾土,盛产荔枝、龙眼以及菠萝蜜,是一个被玄武岩层、火山石环绕的果香小镇。九百多年前,面对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素材,聪明的龙塘先民们就地取材、物尽其用,赋予了这些原材料另外一番意境,龙塘雕刻艺术以它独特气息延续着龙塘镇一代代雕刻匠人的信念与态度。 龙塘的雕刻艺术分为陶雕、木雕、石雕三种类别。陶雕:是龙塘雕刻艺术的主要展现。龙塘制陶业起于宋代,曾有“龙塘陶雕耀琼州”的美誉。陶雕的制作需经过选料、开料、构图、上釉、...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4
浏览次数:86
西安鼓乐•展示非遗之美                                                             2021-10-06   青野丰隆2021-10-06 来源:中国经济网“咚咚咚”的鼓声在西安紫云楼三楼响起,唐代宫廷燕乐《鼓》带领全场观众梦回唐朝,品味盛唐宫廷音乐魅力。国庆假期,西安又迎来旅游高峰。为了让游客体验文化之旅,西安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一早就来到大唐芙蓉园,为全天大小11场演出做准备。西安鼓乐始于汉,盛于唐,是内地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因其保留了唐宋以来多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传统,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西安鼓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西安鼓乐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传承方式非常原始,乐曲韵谱全由民间音乐大师、乐工、艺人口传心授至今。东仓鼓乐社建社历史悠久,古称“敬禄仓东仓鼓乐社”,至明清时为皇...
发布时间: 2021 - 10 - 06
浏览次数:23
政策“领航” 创新“驱动” 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光彩                                                          2021-08-17   青野丰隆2021-08-17 来源:人民网“将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涵盖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内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目前,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本次《意见》的提出,将把非遗保护及传承发展进一步提上快车道,推动非遗焕发时代活力,奏响创新乐章。 非遗同行,助力绘就全面小康画...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浏览次数:20
顾绣•沉睡400年的上海记忆                                                           2021-07-07   青野丰隆顾绣,上海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顾绣源于明嘉靖年间,露香园主顾名世之妾缪氏擅绣人物、佛像,又有顾媳韩氏仿宋元画入绣,劈丝精细,绣品气韵生动,于是名噪一时。顾绣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人巧极天工,错奇矣。顾绣绣品多为家庭女红,世称“韩媛绣”,基本用于家藏或馈赠。2006年5月20日,顾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7。 历史渊源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顾绣因起源于明代松江地区的顾名世家而得名。据传顾绣绣法出自皇宫大内,顾家先后出现了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顾绣名手。清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开始设立刺绣作坊,广收门徒,传授顾绣技法。自此顾绣在上海附近地区流传开来,民间妇女争相仿制,商人开设绣...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7
浏览次数:9
潮头观澜丨藏毯传奇 民族瑰宝                                                                    2021-05-18   青野丰隆2021-06-08 来源:央视新闻细腻柔软的毯面、极具民族风格的图案、精湛的制作工艺……当一块藏毯映入眼帘,你很难区分这究竟是生活品还是艺术品。作为藏民族最具特色的产品之一,藏毯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6月7日,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透过一块块藏毯,关注保护和发展的主题。 小小藏毯 穿越千年青海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藏毯的故乡。早在约3000年前,青海藏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藏毯编织技艺沿用至今。在融入深厚的藏族文化后,藏毯也从单纯的日用品迈入了艺术品的殿堂,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加牙藏毯。“自古藏毯出湟中,湟中藏毯数加牙。”加牙村是湟中县上新庄镇的一个...
发布时间: 2021 - 06 - 08
浏览次数:19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