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天心阁·潇湘古阁秦汉名城 2017-11-02 青野星汉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建在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是以天心古阁和古城墙为主要景点的历史名胜,自明代以来,天心阁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之美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适宜游玩季节:春秋两季适宜游览。天心阁有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天心阁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抗战期间因文夕大火烧毁(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 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83年重建天心阁。历史渊源天心阁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抚军杨锡被主持兴建。阁名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据传是伊尹对太甲说的话,大意是:天命无常,只有经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停止修德,就会失去君位)。阁楼总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当时为全城最高处。解放后市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阁体乃1983年重建,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间以长廊。整个阁体呈弧状分布。主阁由60根木柱支撑,上有32个高啄鳌头,32只风马铜铃,10条吻龙。阁前后石栏杆上雕有62头石狮,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雕,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风貌,另外阁内还珍藏了许多名人字画。天心阁下的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说明:
湘江·橘子洲壮丽风景 2017-11-02 青野星汉 橘子洲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橘子洲风景区开发建设结构规划为“一轴四区”,四区为核心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沙滩公园、水上运动区。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决定对严重不达标的橘子洲景区摘牌,是全国第二批被摘牌的景区。历史沿革史载橘洲生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为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原有桔洲、织洲、誓洲、泉洲四岛,至清时只有上洲、中洲、下洲三岛,“望之若带,实不相连”。今演变成一串长岛,上为牛头洲,中为水陆洲,下为傅家洲。橘洲以盛产美桔而得名。湘江水流平缓,河床宽阔,由于下游受洞庭湖水顶托,因而形成绿洲片片。橘子洲久负盛名,春来,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1904年后,长沙辟为对外开放商埠,洲上建有英国领事馆、长沙新关。1925年(民国14年),毛泽东同志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因此,橘子洲声名大振。1950年5月是,周总理和毛主席曾作过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1960年,在洲头建橘洲公园,占地14.2公顷,从湘江大桥修一专用支桥直通岛上。堤岸围砌石栏,垂柳护堤。洲头面江建望江亭和游廊,迎面耸立一块巨形汉白玉纪念碑,上刻毛主席手书“橘子洲头”四个大字和他1925年秋所作《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的“独立寒秋...
说明:
锦绣江山·湘江颂 2017-11-01 青野星汉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其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南部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为上桂河,湘江从广西转入湖南境内后,纵贯南北全省,作为湖湘儿女的母亲河,滔滔南来,汩汩北去,湘江从上游永州老阜头风景如画的“湘江第一湾”,开始了蜿蜒曲折的漫漫征途,流经东安,永州,冷水滩,祁阳,浯溪,衡阳,衡山,湘潭,长沙,望城拐至湘阴从芦林潭入洞庭湖,沿途接纳了潇水,春陵水,蒸水,洣水,涓水,涟水,渌水,浏阳河,沩水等大小支流1300多条,干流全长844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湘江两岸两岸,或层峦叠翠,悬崖峭壁,奇特怪异,千姿万态;或群峰环列,江面宽阔,烟波浩淼,倒影幢幢,风光旖旎,犹如别样的“桂林山水”;或 赤壁如霞,白沙如雪,垂如柳丝,樯帆如云。河道生态优美,蓝天,白云,水清,岸绿,沙洲芳草萋萋,成为鸟类的天堂,随处可见白鹭栖息在江中沙洲,当游船靠近时,惊起一滩白鹭,绕湘江盘旋翱翔,场面十分壮观。金秋时节,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江面,远浦归帆,渔舟唱晚,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湖南省因有湘江而简称“湘”。湘江主干支流湖南境内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和浏阳河由东岸汇入干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涟水、沩水从西岸汇入。紫水河,为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东安县舜皇山高挂岭洋禾坪,流经东安县大庙口、紫溪、白牙市、井头圩等乡镇,于大江口乡大江口村汇入湘江,犹如东安画山绣水中的一条柔软透明的绿色绸带,盘绕在青山绿树之间。紫水河全长72公里,流域面积1011平方公里。紫水河整个流域处在从高山到丘陵的过渡地带,滩多弯急,浅水与深凼、湾流相间。紫水河不仅风光优美,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相传,舜帝南巡到美丽的舜皇山狩猎休闲,之后沿太阳溪(即紫水河)漂...
说明:
云梦之南·浩瀚洞庭 2017-11-01 青野星汉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一,名称由来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的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
说明: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毛泽东2017-10-19 青野星汉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周世钊是湖南宁乡人,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学,曾加入新民学会。解放后与毛泽东信件来往颇多,并有诗词唱和。周世钊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第一师范校长。 1955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周世钊陪同游览长沙岳麓山,写了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随信件寄给毛泽东。毛泽东收到信件后于10月4日回信,信中就附有这首和周世钊的七律诗。《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政治抒情诗,该诗通过对春游长沙情景的回顾与追叙,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且表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阔胸怀。注释⑴春江:指春天涨水的湘江。暂徘徊:即短暂流连。暂,指畅游湘江的时间短暂。⑵层峰:山峰层叠,这里指的是岳麓山山峰。⑶绿洲:指橘子洲,在长沙的湘江中间的一块陆地。⑷上山来:指山的顶峰。⑸尊前:即宴席上。尊,同“樽”,酒杯。⑹域外鸡虫事可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缚鸡行》的诗句。鸡虫,指某个大国(应该是指苏联)领导层内部的权力斗争。⑺韶(sháo)华:美好的年华,指人的青年时代。⑻卅(sà)年:即三十年。毛泽东曾于1925年游历岳麓山,到此次重游旧地,恰是三十年。赫曦(xī)台:在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南宋朱熹称岳麓山顶为赫曦,后因此山上的台为赫曦台。清代因山上台毁,将原“赫曦台”匾额悬挂于岳麓书院“前台”,由此前台更名为“赫曦台”。赫曦,光明盛大的样子。白话译文刚刚畅游了碧波荡漾的湘江,又踏上了峰峦层叠的岳麓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风从绿色的橘子洲兴起,吹拂着湘江之水,掀起层层波浪;雨从绿油油的原野上直向山上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