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国:挺立学界,业界的弄潮人 2018-11-6 青野鸿蒙 李宝国,1939年3月13日在英国伦敦出生,祖籍中国广东鹤山,是香港的望族李氏家族的成员之一,现任香港东亚银行主席,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立法会金融界代表议员,香港大学副校监。太太是李潘金翠。他的家族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地位最显赫的传统世家之一,不但成员横跨政治、立法、司法、教育及经济等领域,并在各自领域建树卓越,历经百年,依然基业常青、代代向前。他所领导的由他家族参与创办的东亚银行则是香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不但历久弥新,又大又强,而且以稳健快速的步伐从“香港人的银行”发展向“做中国人的银行”,直至“全球华人的银行”,越来越有力量。有着逾30年银行家生涯的李国宝和有着近90年银行经营历史的东亚银行,不但是华人金融界的“老字号”,而且是“老字号”中与时俱进的成功代表。如今,东亚银行既是香港本地最大的独立华资银行,也是唯一一家以海外华资银行身份,与其他国际巨头并肩挑战,成为中国内地首批通过本地注册验收的外资银行。李国宝是李福树的长子,出生于1939年,因为出生几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所以,在他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全家就从伦敦回到了香港。和那个时期的很多人一样,李国宝的童年是在战火与动荡中度过。日本占领香港后,李国宝随父母到了澳门,并在那里上幼儿园。直到战争结束才回香港,进入圣保罗书...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6
浏览次数:79
蒋超良:沉稳的领军人 2018-11-5 青野鸿蒙 蒋超良,男,汉族,1957年8月出生,湖南汨罗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2004年任交通银行董事长,2011年11月任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有人说他为人低调,却做事果敢、勇猛;有人说他霸气专横,但往往高瞻远瞩;有人说他沉稳干练,但不失儒雅学术之气。蒋超良说起自己常用的一个词是出身“草根”。“每当有金融高层变动,蒋超良都会被委以重任。”一位金融圈人士表示。或许是因为个人风格,或许是出于交行上市所必要的“缄默”,蒋超良出任交通银行董事长的一年,总是低调前行。翻开蒋超良的履历,1957年出生的他,在此次调任交通银行董事长之前的职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并曾出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此次重新回到银行界,可谓“重操旧业”。20多年的银行从业背景已经使他“银行家”的气质深入骨髓: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低调内敛、保守沉稳。在谈及自己从一名政府官员到银行家的角色转换,以及执掌交行以来的切身感受时,蒋超良笑言“苦中有乐”———对于这项被认为是“伤筋动骨重塑交行”的改革,艰苦自不待言,而在“苦”与“乐”的背后,他认为更多的是责任、压力和动力。面对未来的无数挑战和机遇...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5
浏览次数:68
李若谷: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8-11-1 青野鸿蒙 李若谷是当代中国有国际影响和国际经验的金融家之一,他在金融系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和“外”打交道,从此以后,他就一直活跃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2005年6月,他被国务院从中国人民银行“主外”的副行长,调任到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担任董事长、行长,肩负起实现促进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光荣梦想。学者型金融高官 李若谷1985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外事局工作。1985年至1999年,他先后在外事局、国际金融组织司和国际司担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代司长;1999年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先后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和副行长。 李若谷是一名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的金融高官,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期间,他尤以善于“主外”而著称,长期往来斡旋于世界金融和经济舞台。1985年至1995年间,李若谷先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年会、临委会期间任中国政府代表团秘书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年会期间任临时副理事及各种会议的中方代表团团长。1995年至1999年间,李若谷先后任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亚行预算委员会主席、亚行检查委员会委员;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他又出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1
浏览次数:33
黄鸿年:新加坡股市“金手指” 2018-10-31 青野鸿蒙 他是中国资本运作的第一导师,开创了外商大规模收购改造中国国企的先河,也是带领中国企业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先驱。他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具示范效应的民间人物之一,黄鸿年对中国资本家的启迪作用,超过了一百本教科书。他在中国念书、插队、经历“文化大革命”;在实业界赢得“过江猛龙”荣誉;在投资界“点石成金”;在中国以“中策”现象火遍神州大地;在事业鼎盛时激流勇退;在宁静淡泊中回馈社会;他没读过大学,却在著名大学做过教授,领过薪水;许多人认为,他对中国资本家的启迪作用“超过100本教科书”。他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坦诚潇洒,拿得起放得下;上半生,在商界长袖善舞,创造奇迹;下半生,大隐于世,书写从实业家到金融家再到慈善家的圆满人生;他熟谙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也经常用毛泽东的话鞭策自己:“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他对生活充满激情,喜欢吟诵歌德的“生活啊,让激情占有您吧”! 祖籍福建泉州的黄鸿年,1948年生于印尼苏拉威西岛望加锡一个显赫家庭,他的父亲黄奕聪是印尼首屈一指的,与林绍良齐名的财团领袖。 父亲给黄鸿年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个倾家荡产也要说话算数,履行承诺的人。”创业初期黄奕聪生意失败,为了还债,他几乎卖尽家产,包括给妻子的定情首饰。 这也是...
发布时间:
2018
-
10
-
31
浏览次数:23
章晟曼:先站住再站高 2018-10-30 青野鸿蒙 在世界银行工作的10年中,章晟曼以充沛的精力和超于常人的毅力运转着,他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跑遍了165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要管理3500亿美元左右的庞大资产。在那10年里,他不但参与了世界银行在此期间的所有重大改革,也亲身参与和推动了世界银行从徘徊的低谷中走出,让其重新焕发出金融巨人的活力。如今,他又出任了花旗银行全球银行业务副主席兼亚太区首席营运官。从全球的最大金融发展机构到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用一个又一个传奇演绎着自己职业生涯的章晟曼,再次站在了新的舞台。对于这个全新的开始,章晟曼显得格外谨慎,或许低调是他一直以来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正如世行的工会报纸评论说:“章晟曼是一个火箭般蹿升的低调的人。” 世行最年轻的副行长 同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的中年人一样,1957年出生的章晟曼,也伴随着祖国出现的风风雨雨而成长。 也许是上帝对章晟曼太眷顾了。1974年,高中毕业的章晟曼正准备和他的同学一样,打起背包上山下乡,但就在这时,处于“文革”末期的中国要加快培养一批外交人才,决定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特招200人直接进入高校学习,高中毕业时门门功课考满分的章晟曼被挑选进了复旦大学学习。 在章晟曼于大学学习期...
发布时间:
2018
-
10
-
30
浏览次数:100
金立群:在国际金融舞台上长袖善舞 2018-10-29 青野鸿蒙 金立群,1949年8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在经济学和财政学方面著述甚多,已出版多本专著。曾任财政部副部长、中投公司监事长、中金公司董事长等职务,现任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 此前,金立群一直活跃于国际经济事务活动中。曾多次参加双边和多边经济和金融论坛,例如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中英财经对话机制、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以及东盟“10+3会议”和G-20财长会议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 金立群是谁? 2015年7月6日,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为这个疑问给出了是最适当的诠释:中国政府正式提名金立群为亚投行候任行长中方候选人。 “Notbigsurprise。”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亚开行前副主席StephenGroff等人在社交网络上如此表示。外界普遍预期,金立群将成为亚投行首任行长。 确实,翻阅金立群的简历,从任职中国财政部,世界银行中国董事办公室,到世开行副行长,中金公司董事长,可谓厚重。 对于...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9
浏览次数:41
王宪章: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先行者 2018-10-26 青野鸿蒙 如果时光回到10年前,在保险界,王宪章这个名字或许无人不晓。如今,他已迈入古稀之年,自然也退出历史的舞台。在中国的金融系统乃至国际金融界里,王宪章是广为人知的风云人物。他领导的中国人寿完成了众多历史性跨越,这是公众有目共睹的。在他的带领下,国寿股份制改革成功,并完成重组,在境外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的IPO,继而成为了内地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保险企业。 有人说,王宪章的经历成为了中国保险业近40年来兴衰沉浮的缩影。他几乎经历了中国保险业起步、暂停、恢复到飞速发展各个阶段。纵使时光如何变迁,也抹不掉他留给中国保险业的记忆。王宪章,河北人,1942年5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因为当时大学校园师资紧缺,成绩优异的王宪章一毕业就被留在学校任教,直到1969年。摸着石头过河 王宪章大学就读于辽宁财经学院(现为东北财经大学),在他大学读书期间,有一件事深深影响了他。对此他说过一句话:“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关于“保险”只有这一个小时的课程,却确定了我的终身职业。”那是个平常之日,老师讲到在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构成时,提到了一个名词,CIF。老师跟他们说,CIF价格,即C是cost(成本),I是insurance premium(保险费...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6
浏览次数:36
黄达:中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与领航者 2018-10-25 青野鸿蒙 在中国金融学领域,无论在校学子还是研究者,都很难回避一个名字:黄达。作为第一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他是高端决策者不可或缺的智库。作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他在中国金融教育乃至财经教育领域所作的贡献令人仰止——新中国成立后每一次金融教材的编写,都有黄达的辛勤耕耘。黄达,1925年2月22日出生,天津市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首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黄达致力银行货币、金融学研究60年,对新中国金融学科的创建作出了卓越贡献。有人称他为:“中国货币理论研究及开拓者”、“中国金融学奠基人”,但自诩为“土法上马”、自学成才,从马克思主义转向货币金融研究的黄达更看重自己教书育人的成就,“要在中国的讲坛上,结合中国实际,面对中国学生,讲授先进的货币银行学”,是他最大的愿望。成长经历 黄达1925年2月22日出生于天津。祖上是安徽凤阳人,曾随朱元璋起义、燕王“靖难”,叙战功,调天津左卫指挥使佥事,予世袭,自此著籍天津,曾有显赫的官家地位。到清代,黄家失去了官身背景,于是“世业儒”,逐渐成为天津的普通市民。黄达的祖父黄文是清末民初典型的本土知识分子。“光绪甲午入郡庠,戊申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毕业,宣统元年奖给举人中书科中书,中华民国二年北京大学校...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5
浏览次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