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蒙诺索夫: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 2019-5-1 青野云麓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1.19-1765.4.15),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的雏形。出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克一个渔民家庭,罗蒙诺索夫是俄国科学院的第一个俄国籍院士,他还是瑞典科学院院士和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他创办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和第一所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 1711年11月19日,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诞生于俄国阿尔汉格尔斯克省霍尔莫果尔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个富裕的渔民。阿尔汉格尔斯...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1
浏览次数:47
摄尔修斯:摄氏度的发明者 2019-4-30 青野云麓安德斯•摄尔修斯(瑞典语:Anders Celsius,1701年11月27日-1744年4月25日),瑞典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生于乌普萨拉。他曾在乌普萨拉大学学习,受父亲影响,从事天文学、数学、地球物理和实验物理学研究。年仅26岁便担任了乌普萨拉科学协会会长,并在大学任教。1730~1744年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1740年兼任乌普萨拉天文台台长。 摄尔修斯生于瑞典乌普萨拉。他于1730年至1744年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天文学教授,1732年至1735年期间曾走访德国、意大利及法国各地显著的天文观测站。他在1733年于纽伦堡发表了他自己及其他人于1716年至1732年间一系列为数316宗的极光观...
发布时间:
2019
-
04
-
30
浏览次数:83
哥德巴赫:哥德巴赫猜想 2019-4-29 青野云麓哥德巴赫(Goldbach C.),出生于1690.3.18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伯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曾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9
浏览次数:30
华伦海特:华氏度的发明家 2019-4-28 青野云麓华伦海特,波兰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于是被迫由他的保护人送出去学习经商。他曾经在德国、英国、瑞典等国家边旅游边学习,也拜访过很多科学家和一些科学仪器的制造者。在1717年移居荷兰后,成为了仪器制作专家。他自己建立了一个机械的车间,制作出许许多多造福于人类的发明。温度计、气压计、液体比重计等。与此同时,他还专研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 说到华伦海特简介,不得不提华氏温标。华伦海特在十八世纪初发明了第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本来是使用酒精作为测温的物质,后来改成了水银。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支华氏温标。这也意味着从此温度测量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刚开始,华伦海特选用了两个固定的点,把它定做零度,而另一个点就是正常人的体温,定做96度...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8
浏览次数:109
哈雷:彗星的预言家 2019-4-27 青野云麓埃德蒙•哈雷 (Edmond Halley,1656年11月8日—1742年1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曾任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第二任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他把牛顿定律应用到彗星运动上,并正确预言了那颗现被称为哈雷的彗星作回归运动的事实,他还发现了天狼星、南河三和大角这三颗星的自行,以及月球长期加速现象。 埃德蒙•哈雷,出生于1656年的英国,20岁毕业于牛津大学王后学院。此后,他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去圣赫勒纳岛建立了一座临时天文台。在那里,哈雷仔细观测天象,编制了第一个南天星表,弥补了天文学界原来只有北天星表的不足。哈雷的这个南天星表包括了381颗恒星的方位,它于1678年刊布,当时他才22岁。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就是...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7
浏览次数:28
日媒:中国半导体企业正崛起 芯片设计领域已具竞争力 2019-4-26 青野云麓日本媒体报道称,华为面向最新型智能手机自主设计半导体芯片,和苹果公司“iPhone”手机上所用芯片一样具有先进功能。华为表明了对外销售“5G”手机芯片的意向,有可能与此前主导这一市场的美国芯片企业高通形成两大势力。(Via:参考消息)5G芯片或形成华为高通两大阵营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25日报道,华为的半导体芯片业务由其子公司海思半导体经营。该公司专注于半导体电路设计和销售。日本高科技调查企业Techanalye分别对华为和苹果公司的高档智能手机“Mate20Pro”和“iPhone XS”进行了拆解。对控制整个手机运行的核心半导体芯片的性能做出了比较。报道称,通过拆解可以确认“海思半导体的精...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6
浏览次数:32
惠更斯:近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开拓者 2019-4-26 青野云麓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1629年4月4日生于海牙,1695年7月8日卒于海牙。他是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他建立向心力定律,提出动量守恒原理,并改进了计时器。 1629年4月14 日出生于海牙。父母是大臣和诗人,与R.笛卡儿等学界名流交往甚密。惠更斯自幼聪慧,13岁时曾自制一台车床,表现出很强的动手能力。他的祖父,也叫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作为秘书效力于沉默者威廉以及毛里斯亲王。在16...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6
浏览次数:31
马尔比基:近代组织学的奠基人 2019-4-25 青野云麓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 十七世纪意大利解剖学家、医生。他在组织学、胚胎学、动物学、植物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贡献尤为卓著,被认为是近代组织学的奠基人。马尔比基出身在一个农夫家庭,双亲都死于1648年的一场流行病,这可能是促使马尔比基学习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马尔比基并非一名单纯的医生,同时还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医学和哲学,一个重视实践,一个重视思辨,二者的结合,正好体现了17世纪科学家的特色。马尔比基成年后的大部分生涯是在科学研究中度过的。 马尔比基就学于波洛亚大学,毕业后留校教授逻辑学,并开业行医。由于主张利用实验了解人体和动物体的解剖结构,因而触犯了学校的...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5
浏览次数: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