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研究 2022-03-23 青野云麓2022-03-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尹西明 陈劲 贾宝余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应用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深入系统地认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概念内涵、突出特征和分类;明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基础、战略逻辑与主要路径,从而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推进以原始性创新为代表的全面整合式创新,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3
浏览次数:34
走进天宫:5年后,亚轨道太空旅游有望成为现实 2021-07-02 青野云麓 2021-07-02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杜玮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为期3个月的太空遨游,也将是迄今为止中国宇航员在太空最久一次的驻留。4月29日,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大幕。今明两年内,还会有9名航天员到访空间站,3艘货运飞船发射,中国总计将接续实施 11 次飞行任务。空间站,相当于人类的太空家园。这里每90分钟能看到一次太阳起落,工作生活都要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空间站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空间应用等。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以满足航天...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2
浏览次数:18
科技创新如何行稳致远?基础研究筑牢根基 2021-05-24 青野云麓2021-05-2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操秀英“悟空”号火眼金睛“看清”宇宙线氦核能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近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捷报频传。 将时间尺度拉长,过去5年间,我国基础研究同样亮点频出。“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5点要求中的第一条。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从2016年“科技三会”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的比重和地位越...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4
浏览次数:28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1-04-02 青野云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
发布时间:
2021
-
04
-
02
浏览次数:23
外媒:中国正努力成为“学术大国” 已成争夺学术人才领头羊 2021-04-01 青野云麓外媒称,“中国在学术方面明显赶超,”张晓辉(音)说,“政府的财政支持令我们能在最好的实验室里与世界最著名的学者合作。”张晓辉是幸运的,他在中国最著名的院校之一清华大学攻读博士。据奥地利《标准报》网站2月18日报道,中国在尽全力推动自身向着学术世界大国发展。看一下著名的“高引用科学家”排名就可以知道,中国学者占据了一席之地。维也纳大学的汉学家苏珊•魏格林-施维德尔齐克认为:“在中国出版的期刊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有机会以英文发表论文,因此对国际出版机制的影响力猛然增大了。”但与此同时,质量往往落后于数量。 报道称,中国学术界变革的背后是国家的战略——停止多年来人才外流现象,...
发布时间:
2021
-
04
-
01
浏览次数:24
教育部:不把人才称号作为配置学术资源唯一依据 2021-03-31 青野云麓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意见》着眼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着眼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方略,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聚焦“唯帽子”问题,引导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树立正确人才观,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激励和引导高校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现就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提出如下意见。 1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
发布时间:
2021
-
03
-
31
浏览次数: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 2021-03-30 青野云麓 2016年01月13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学术环境不断改善,为推动产出重大创新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支持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仍然存在科学研究自律规范不足、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活动受外部干预过多、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更好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改革驱动,...
发布时间:
2021
-
03
-
30
浏览次数:32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1-03-29 青野云麓2021-03-29 来源:新华社今天,我们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听听大家对“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意见和建议。出席今天座谈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分别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涉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有在华工作的外国科学家。刚才,大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
发布时间:
2021
-
03
-
29
浏览次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