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让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二) 2018-8-8 青野丰隆 论民族音乐的流行化:众所周知,民族音乐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面较广的概念。凡是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总体风格的作品,都在民族音乐之列。它是人民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间歌曲和民间舞蹈。 一、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界定民族音乐与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民族音乐的作者和传唱者就是人民群众自己。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志,要用自己的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如《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一片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放马山歌》体现了牧童欢快、活泼的牧马生活。民族音乐曲调朴实、平易近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大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表现形式灵活、生动,没有固定的格律,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歌曲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蒙古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牧歌》等,旋律悠长舒缓,气息绵长;西北部高原歌曲色彩区,如陕北民歌《东方红》《赶牲灵》《三十里铺》等,风格意境开阔,旋律极富装饰性。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采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
发布时间: 2018 - 08 - 08
浏览次数:47
让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一) 2018-8-7 青野丰隆 中国民族音乐,要想走出国门,首先要过自己国民这一关,才能走向世界,民族音乐改革创新是根本出路,音乐机构、制作公司,唱片公司,歌唱家,音乐人在各自领域共同努力,了解历史,深入民间,挖掘素材,研究表现形式,研究世界流行趋势,形成良好氛围,吸收国外音乐发展优秀成果,基于民族特色,创新发展,跟上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对外发展的步伐,争取让中国音乐早日走向世界各地,让世界更多地方的人民喜欢听中国音乐。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民族的大众的时尚的流行的,让利益驱动动机,把艺术价值体现在商品中,体现在商业模式中,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走的更远。接下来,让我们关注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几大问题。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有什么区别?前者是听觉的享受,后者是心灵的享受。不存在谁比谁更好,只是欣赏前者和后者的人有很多观念上的不通,前者认为后者卖弄,后者认为前者肤浅……我的水平刚好夹在中间稍偏后者,但是现在也慢慢发现了前者亦有广阔天空。流行音乐的歌词可能听起来毫无意义,至于旋律就更杂了,但是流行音乐追求的不是“听起来有意义”,不要求有主题,而要求的是一种听觉上的冲击,进而由听觉带动心情甚至思绪;中国民族音乐似乎刚好相反,带歌词的音乐追求的是完整的表达一定主题,不带歌词的纯音乐就更追求要有细腻的主题和涵义了,似乎要拨动人的心弦,由内而外,心动了情才动,这一...
发布时间: 2018 - 08 - 07
浏览次数:50
平凡人的史诗——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研讨会在京举办 2018-8-4 青野丰隆 环球网:今年是影视作品现实主义回归年,现实主义题材回归主流已成必然。由沈行编剧并执导,王茜华首次担任制片人并领衔主演,于震、王挺、荆浩等实力派演员联袂演绎的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自央视一套黄金强档播出以来,收视率屡屡破2。7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专家学者们及该剧的播出方代表、制片方、主创代表就该剧的内容和立意等方面在会上进行了深度探讨。范咏戈:一部带有史实的现实主义大剧“作为一部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我个人的评价认为,在陕北农村的变迁史当中,《岁岁年年柿柿红》写出了农民的心灵史和情感史,是一部带有史实的现实主义大剧,也是一部完美的诠释了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大片。”中国作协全委、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范咏戈还表示,“首先,选择现实主义题材,我一直这么认为,不只需要情怀,而且需要能力才能驾驭。因为现实是一直在变化当中,能在这种变化当中抓到永恒,抓到了本质,很不容易。这部剧我感觉到在主题上抓住了重点,就是——去、走、存、留。”李准:一部片子能够上中央台,需要眼光,需要胆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说:“纪念改革重大事件,有很多片子在做。拍中国北方农村一个普通的底层劳动妇女在改革开放40年的经历,居...
发布时间: 2018 - 08 - 04
浏览次数:34
圣彼得大教堂·教堂·世界著名建筑 2018-7-12 青野丰隆 圣彼得大教堂,又译为梵蒂冈圣伯铎大殿,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于西元326年落成。圣彼得大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一、教堂概述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伯多禄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伯多禄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呈罗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术。两千年前的简单墓地,四百年后修建了一座长方形会堂,后来毁于战乱,一千年后尼古拉五世颁发重建命令,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施工,布拉曼特来了,米开朗琪罗来了,德拉·波尔塔来了,卡洛·马泰尔也来了。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一脸肃穆的教宗乌尔班八世主持落成典礼。圣伯多禄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伯多禄广场,建于1667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2
浏览次数:64
圣索菲亚大教堂·教堂·世界著名建筑 2018-7-11 青野丰隆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其拉丁语名称则为Sancta Sophia,希腊语解作"上帝圣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教神学里的耶稣。大教堂称为"圣索菲亚",是特别献给天主圣智的那一位,即圣三中的圣言。这种对耶稣的称呼可能源自保禄从(保罗)对基督的描绘。在该教堂伫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一、历史沿革 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公元7世纪之后,阿拉伯半岛上出现新兴势力伊斯兰文明,接着十字军东征来到君士坦丁堡,但此时统治者已无力阻止联军与战争对城...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1
浏览次数:45
米兰大教堂·教堂·世界著名建筑 2018-7-10 青野丰隆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奥隆那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一、教堂规模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规模雄踞世界第二,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米兰大教堂在宗教界的地位极其重要,著名的《米兰赦令》就从这里颁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在这里达芬奇·布拉曼特曾为他画过无数设计草稿,为使得大教堂更加壮丽。拿破仑曾在这里加冕,达芬奇为这座建筑发明了电梯。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 大理石山。米兰大教堂也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堂,米兰教区则是世界...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0
浏览次数:26
巴黎圣母院·教堂·世界著名建筑 2018-7-9 青野丰隆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一、历史沿革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不是指别人,正是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圣母院大教堂并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栋宗教性建筑,根据教堂地底下挖掘出来的一些文物,该地点被作为宗教用途的历史,可以回溯到罗马的提庇留大帝时代,在西堤岛的东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来祭祀罗马与高卢神只的神殿。至于在此地址上所修筑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则众说纷纭,圣母院的旧址有着曲折的历史,4世纪时是一座用来祭拜圣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6世纪时又成为一座罗马式教堂,而这座教堂有12块基石取自原先罗马神殿的遗址。也有说法认为大教堂是在墨洛温王朝的希尔德贝尔特一世在528年时,以先前已经存在的教堂为基础进一步改建。到了12世纪路易七世时期,原有的罗马式教堂已经毁损不堪,在1160年被选...
发布时间: 2018 - 07 - 09
浏览次数:25
科隆大教堂·教堂·世界著名建筑---德国工匠精神的象征 2018-7-3 青野丰隆 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一、科隆大教堂简要介绍 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大教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考古发掘表明,在今天科隆大教堂高高耸立的地方,曾存在过一座罗马的神殿,围绕它的是富裕商...
发布时间: 2018 - 07 - 03
浏览次数:38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