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 2019-10-12 青野丰隆 芜湖铁画原名“铁花”,安徽省芜湖地区特产,为中国传统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铁画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铁画的特点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黑白分明,苍劲凝重,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2
浏览次数:38
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2019-10-10 青野丰隆伊玛堪是东北地区赫哲族的独特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无乐器伴奏,采用叶韵和散文体的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传承赫哲族语言、信仰、民俗和习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11年11月23日,在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其中以说唱艺术--伊玛堪流传最广、最受欢迎。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伊玛堪或依玛坎,含义为鱼即哈(鱼),也有的认为是故事之意或是表示赫哲族这个捕鱼民族的歌。其形式有说有唱,类似汉...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0
浏览次数:61
史上最强国庆档见证献礼片走进3.0时代 2019-10-8 青野丰隆《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黄渤、张译、吴京、马伊琍、杜江、葛优、刘昊然、陈飞宇、宋佳领衔主演,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该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于2019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发布时间:
2019
-
10
-
08
浏览次数:34
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2019-9-30 青野丰隆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在“师傅头”(闽南地区对主持造船工匠的尊称)指挥下,由众多工匠密切配合完成。水密隔舱造船技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被普遍采用。该技艺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对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了革命性作用,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舱数有13个,也...
发布时间:
2019
-
09
-
30
浏览次数:18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2019-9-29 青野丰隆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桥址、建桥台、测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马腿、架桥屋等重要步骤,其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2008年6月7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技术含量很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省两地。福建、浙江地处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高林密、谷深涧险、溪流纵横,为木拱桥的建造提供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原料,使造桥技艺得到了长远的流传与发展。在中国现存木拱桥不足100座,在浙江省泰顺县境内有15座国家文保单位的木拱桥,福建省宁德市境内有54座。木拱桥由桥台、桥身...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9
浏览次数:59
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019-9-28 青野丰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南省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2006年5月20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9。 黎族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就懂得了用木棉纤维纺织衣服。至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岛夷”指海南岛黎族先民,“织贝”是棉织品。可见黎族在战国时期前已掌握了棉纺技艺。西...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8
浏览次数:164
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 2019-9-25 青野丰隆羌年,为羌族传统节日,又称小年,于每年农历十月一日举行。在茂县一带,过羌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牛羌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主人到牛王庙焚香烧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以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2008年6月7日,四川省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申报的羌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历史羌族历史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松潘部分地区。传统节日羌年又称小年,是羌族的传统...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5
浏览次数:50
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 2019-9-23 青野丰隆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刘洪(约公元129~210),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东汉鲁王刘兴后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后世尊为“算圣”。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2008年6月14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申报的珠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3
浏览次数: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