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马首铜像回家: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                                                                    2019-11-17   青野丰隆近日,由澳门“赌王”何鸿燊捐赠的“马首”铜像亮相北京国家博物馆,与其他六尊已经回家的牛、虎、猴、猪、鼠、兔首铜像团聚。马首铜像的亮相引发大众对十二生肖兽首以及流失文物的关注。 如何诞生:中西结合的圆明园水力钟马首位列于十二生肖兽首之一,原是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水力钟”。清代乾隆25年(公元1760年),乾隆皇帝下令,在长春园内修建一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园林景观,来自意大利的宫廷洋画师郎世宁成功设计了海晏堂。海晏堂得名于唐代郑锡在《日中有王字赋》中的“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     ...
发布时间: 2019 - 11 - 16
浏览次数:27
电影衍生品•文创“富矿”如何挖掘                                                                      2019-11-3   青野丰隆今年暑期档《哪吒》火了,在票房最终斩获49.72亿元的同时,《哪吒》电影衍生品也火了。目前,四家官方授权衍生品众筹项目销售额已经超过1800万元,刷新中国电影衍生品众筹数额纪录。《哪吒》《流浪地球》等电影衍生品销售火爆,显示出国产电影衍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然而,盗版多、官方出品慢、产业链不完善以及少有具有持续影响力的系列品牌等问题,成为限制国内电影衍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深挖电影衍生品这座文创“富矿”,满足巨大的市场缺口?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的发展道路仍然值得深思。 1、从玩具到主题公园, 电影衍生品市场潜力大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备受关注。除了斩获高票房,三部影片...
发布时间: 2019 - 11 - 06
浏览次数:24
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西热甫                                                                                 2019-10-21   青野丰隆居住在叶尔羌河中下游麦盖提县的刀朗人是历史上蒙回的后裔,他们对音乐舞蹈的痴迷程度令外人难以理解。有时候一阵音乐声传来,田野里的农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路上的行人脱掉外衣扔下褡裢,便如醉如痴地跳起舞来。麦西热甫是一种舞蹈和娱乐活动形式的名称,指那种有众多人员参加(所谓参加是指在场者没有观众而全部是活动的参加者),以歌舞为主的大型自娱自乐活动。麦西热甫有歌舞麦西热甫、游戏麦西热甫、说唱麦西热甫之分,也有客厅麦西热甫、迎宾麦西热甫和丰收麦西热甫的区分法。最常见的是丰收麦西热甫。各地都有自己的麦西热甫,风格大 同小异,惟独刀朗人的麦西热甫最具特色。刀朗...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1
浏览次数: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左江花山岩画                                                                       2019-10-20   青野丰隆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包含约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遗产区面积6621公顷,其中宁明县为第一遗产区,龙州县为第二遗产区,江州区和扶绥县为第三遗产区。系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花山岩画因其景观、岩画与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所显示的独特性。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0
浏览次数:1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                                                                       2019-10-18   青野丰隆《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以黎平县、从江县为代表的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参赛团队成员有领导,翼州(贵州民间艺术团团长)、杨林(侗族大歌团长),其中,吴玉莲(侗族大歌领唱•黎平三龙人)、吴培三(黎平)、杨水仙(从江)、吴培换(黎平)、吴水英(黎平)、陆俊莲(黎平)、吴义兰(黎平)、石明仙(从江)、陆德英(从江)九位歌手。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6月,由著名音乐人百慕三石担任...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8
浏览次数: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                                                                              2019-10-16 青野丰隆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凤阳花鼓...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6
浏览次数:176
5周年!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的妙喻                                                                                  2019-10-15   青野丰隆国庆期间,文艺作品异彩纷呈: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气势雄壮、主题昂扬,被誉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真诚创作的舞台艺术精品;国庆联欢活动用歌声表白、用舞蹈庆祝,表达亿万人民热爱祖国的豪情;“史上最强国庆档”出炉:截至10月7日,国庆档总票房为50.5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3部主旋律大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via:国际在线)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艺战线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增强。记录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5
浏览次数: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善田歌                                                                      2019-10-14 青野丰隆嘉善田歌是浙江省的地方民歌,属于吴歌的一个品种,是浙江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是过去劳动者寻求慰藉、抒发思想感情的歌声。2008年6月7日,浙江省嘉善县申报的“嘉善田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6 Ⅱ-87。 田歌的起源恐怕不会产生于某年某月,而是随着整个的农耕劳动。从收集到的田歌资料来看,其主要内容是唱劳动、唱农村生活、唱在村野田发生的爱情。劳动与爱情确实是所有民歌永恒的主题,嘉善田歌也不例外。它反映了在平原水乡的农耕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凸现。歌中歌唱的是农耕劳动的辛苦,农村生活的艰苦,农村贫富的矛盾,还有农民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期望等等,它是这一带农村昔日的生活写照。根据现存田歌所反映的内...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4
浏览次数:42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