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中国梦 News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一 2018-10-12 青野朝华 8日,寒露。在这样一个天气逐渐变凉的深秋观察中国经济形势,别有深意。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走势不乏担忧和疑问;更甚者,有的人趁机弹起“看衰论”的调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准确认识中国经济的大逻辑,清晰把握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就不难廓清迷雾、拨云见日。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时所言:“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与“稳中有变”?观察当前中国经济,有两句话:一是“稳中向好”;二是“稳中有变”。“稳”在哪些方面?“变”的程度有多大?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外部看,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内部看,经济结构性矛盾出现新变化,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矛盾比预想的要大,投资、出口、消费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增速有所放缓,实体经济困难和金融隐患并存。“变局”之下,难免烦忧。有的外资企业怕中国经济红利不再,在“走和留”之间纠结;有的国内企业因眼前困难而有所困惑。犹如一条浩荡不息的大河,礁石险滩阻挡不住其奔腾向前;尽管运行态势有“变”,但“稳”字始终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基调。从“经济增长、就业、物...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2
浏览次数:25
人民日报:给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算算账 2018-10-11 青野朝华 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原本不难回答,但近来美国一些奇谈怪论甚嚣尘上,俨然成了“标准答案”。例如,美国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崛起是在搞“经济侵略”,是在实施“地缘政治扩张”,是在“破坏国际规则”。类似论调在美国由来已久,只不过是一股暗流,如今却堂而皇之地成为美国官方的说辞。9月17日,美国领导人居然在其声明中指责中国“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和繁荣构成严峻威胁”。更有甚者,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在演讲中妄称,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在中国的投资所推动的”,“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重建了中国’”。真是天大的笑话!既然如此,就不能不在世人面前认真评评理、算算账了。这个账怎么算呢?首先,可以从推动世界发展的角度,算一算中国做出多少贡献;其次,可以从促进世界和平的角度,看一看中国做了哪些事;第三,可以从维护国际秩序的角度,评一评中国究竟有没有破坏国际规则。一、中国是全球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在搞“经济侵略”美国指责中国在世界上搞“经济侵略”,还说自己就是受害者,认为中国“采用了一系列与自由和公平贸易相悖的政策手段……为北京奠定了制造业的基础,但却以牺牲其竞争对手,特别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为代”,“中国的这些行为造成了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并且口口声声“敦促中国改变这些不公平的做法”,为此甚至不惜挑...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1
浏览次数:14
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杨磊:“豆腐里打洞”开启隧道时代 2018-10-9 青野朝华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上海,199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从负担沉重的全国“后卫”,一跃变“前锋”,实现大变样。浦东开发的高楼大厦背后,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开发的规划政策背后,开发开放的高速进展背后,有着怎样的大胆尝试、奋力进取的故事。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推出“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口述系列,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采访了部分上海改革开放的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们讲述上海改革开放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该文将收录于即将出版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口述”系列丛书中。口述:杨磊(曾任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采访:黄金平、贾彦整理:胡迎、贾彦时间:2018年4月11日“豆腐里打洞”,开创中国盾构法隧道时代上海是饱和含水软土地层,修建隧道好比在“豆腐里打洞”。上个世纪60年代,整个中国的基础工业都较为薄弱,盾构掘进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技术。而上海复杂的软土地质条件,更让苏联专家断言: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造地铁,难度无异于在宇宙中找到支点撬动地球。当时还是上海隧道公司的那批地下工程老前辈和老专家,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坚持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建中国人自己的隧道。中国隧道之父、原上海隧道公司副总经理刘建航院士曾说,“比起外国专家...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9
浏览次数:31
任新平:重塑环境、重振雄风,东北全面振兴要这么干! 2018-10-8 青野朝华 白山黑水,有一个口耳相传的名字:共和国的长子。还有一个享誉中外的美名: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这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好几年了,一直想来这里。”“我一直关注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国庆节前夕,习近平用4天时间,行程两千公里,把脉问诊东北地区,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举国关切的东北,将如何重塑环境、重振雄风?习近平讲话里有重要答案。东北分量有多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短短数语,凸显东北之重。从东北自身看: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用全国视角看:东北地区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在新时代,全面振兴东北,意义重大。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是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部署,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8
浏览次数:29
日本人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他们的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 2018-10-7 青野朝华 10月1日,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获奖,以表彰他们“通过抑制负免疫调节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发现”。现年76岁的本庶佑为治疗癌症造新药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得知了自己获奖的消息。至此,进入21世纪以来的18年,日本人拿了18个诺奖,距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实现大半。日本何以在科学方面有如此令人惊叹的成绩?日本人如何看待这一点?日本的教育和中国的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高益民教授,他多年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日本教育问题研究,对我们提出的一系列日本教育问题,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看完这篇访谈,相信大家会对日本教育与中国教育改革,有进一步的思考。问:“钱学森之问”一直是困扰中国高校教育的一个谜团,而日本似乎在这一点颇有建树——从诺贝尔获奖人数上来看。您觉得日本在这点上比较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在哪?答: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人的反应似乎更强烈。日本人当然都很高兴,但媒体因此而对日本教育制度表达自信的并不突出,特别是很少有人拿这件事与基础教育相联系。因为在他们看来,一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个别的高精尖创新人才,而是培养绝大多数...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7
浏览次数:22
国庆69周年 重温习近平谈“爱国”十段经典语录 2018-10-5 青野朝华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情怀和担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爱国”,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庆69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谈“爱国”的经典话语。1、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时间:2013年3月17日场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话语: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2、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时间:2013年7月17日场合: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话语: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3、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时间:201...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5
浏览次数:84
习近平敬献花篮深情缅怀的那些人 2018-10-1 青野朝华 9月30日上午10时,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每逢国家烈士纪念日,习近平都会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刚刚结束的东北三省调研考察期间,他来到辽宁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近年来,在赴地方调研考察期间,前往当地烈士陵园敬献花篮已成为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考察内容。敬献花篮,深情缅怀那些人2014年10月,习近平来到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毛泽东纪念园正位于“古田会议”会址北侧。习近平沿着151级台阶缓步拾级而上,在毛泽东雕像前肃立致敬,并敬献花篮。他亲手整理花篮缎带,三鞠躬后,带领大家一起瞻仰毛泽东雕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2013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这样说。2012年12月,习近平来到深圳市莲花山公园,和当地市民一起步行上山。在山顶广场,他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带领大家向铜像三鞠躬。那日,习近平十分感慨:“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早在2009年,习近平曾向周恩来塑像敬献花篮。他说:“周恩来同志是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要坚持学习他的崇高风范、高尚品德...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1
浏览次数:42
从联合国大会传来消息 这两天中国遭遇四面楚歌? 2018-9-27 青野朝华 今天,从联合国大会传来消息,美日欧三方发了一个指向性很明显的联合声明。这个声明的大致意思是批评“一些国家”倾销过剩产能,补贴国企导致不公平竞争,强制转移技术,盗窃知识产权等等,还呼吁“自称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先进WTO成员,在现有及未来的WTO谈判中,要全面兑现承诺”。“美日欧发声剑指中国”,听上去挺唬人。加上前两天美国和韩国也签了自贸协议,有人立马就吓得跪了——美欧日韩要成立世界最大自贸区对抗中国,中国四面楚歌。“美日欧同盟军”?这刚出来的声明,听上去都很耳熟对不对?先说说这个声明的背景。这次美日欧部长级会议是当地时间25日下午在纽约举行的,这正值今年联合国大会热闹非凡的时候。与其说美日欧三方是要齐心协力打击中国在贸易上的“不公正行为”,倒不如说这是给来开会的各方增加一点政治成果——既然来都来了,总是要谈点什么的。坦白说,这一声明毫无新意。美日欧在对华贸易中有着相似的不满,这是事实,也是声明首先传达出的信息。这一点,各方都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抱怨过了。这也是为什么,这声明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要说它们团结起来对付中国,就夸大其词了。它们首先谈不上“团结”。虽然说到对华贸易时有同样的抱怨,但如果聊聊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它们的抱怨可能更多。中国与欧盟不久前成立了世贸组织改革副部级联合工...
发布时间: 2018 - 09 - 27
浏览次数:30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