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挑衅连连,中国克制而坚定! 2018-10-17 青野朝华 一场失理失利失节的演说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宣称“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底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由此,“铁幕”开启了以苏联和美国分别为首的两大阵营长达45年的冷战。2018年,当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指责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威胁”时,许多人觉得相似的场景又来了。这是美国政治领导人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第一次如此赤裸裸地用冷战思维抨击中国,因而一些美国学者将其解读为新时代的“铁幕演说”。然而,透过此篇演说精心包装的辞藻,我们看到的是一篇充斥着陈词滥调、内容空泛、虚张声势的恫吓,整场演说更是一幕失理失利失节的滑稽表演。首先,演说全文并未从战略高度准确抓住中美关系中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实质,将中美关系简单地称为“竞争”,属于将现象误解为本质,忽略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罔顾自建交以来双方形成的在各领域相互依存的事实;其次,彭斯所炮制的中国若干“罪状”缺乏现实依据,是将见诸媒体的形形色色报道凑在一起的大杂烩;最后,彭斯演讲中对中国的主观臆断让人一眼看穿其极限压制的歇斯底里和为选举造势的拙劣手段。彭斯演讲表明,对不再拥有绝对领先地位倍感焦虑的美国已经急不可耐地卸下伪装,暴露出赤裸裸的霸权本质。彭斯演讲的失理失利失节之处可谓太多,这里略举一二。彭斯在演...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7
浏览次数:35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合作有哪些可能性? 2018-10-17 青野朝华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与此同时,日本首相时隔7年后也将正式访华。回溯战后中日关系历史,从相互隔绝到迅速发展,从矛盾多发到不断磨合……两国关系发展风风雨雨,充满曲折。(1978年8月12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中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如今,40年过去,中日关系发展虽然偶遇挫折,但总体基调积极向前。中日关系发展成绩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今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 五年来,我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2%。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很长时间友好合作的历史。随着两国关系发展释放的信号越发积极,两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中能否迸发新的火花?中日专家学者和日本企业界代表又是如何看待两国关系发展、“一带一路”合作,以及区域合作等话题呢?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 同时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很长时间友好合作的历史。日本政府曾通过开发援助(ODA)项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未来,中日在“一...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7
浏览次数:29
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国际人士看好中国 2018-10-16 青野朝华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引燃并推动事态升级。面对贸易摩擦,国内出现了“恐美论”“必输论”等错误观点和悲观论调。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主流媒体和知名机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贸易战扼杀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一、“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 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理由是解决巨额贸易逆差。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存在中国占便宜的问题。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中美经贸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同供应链扭曲有关。美国锡拉丘兹大学贾森·戴德里克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中国组装的iPhone7,抵达美国时被记录为制造成本约240美元的进口商品,但实际上中国从每部iPhone7只赚8.46美元。对于一部iPhone7的美中贸易逆差,合理的算法是它在中国产生的制造成本8.46美元,而不是240美元。对于美国指责中国的另一大“罪状”——盗窃知识产权,事实亦非如此。美国前财长、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认为,中国公司在某些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并不是窃取美国技术的结果,美国总统采取对华贸易行动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他表示,中国技术的进步“来自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额投资中受益的...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6
浏览次数:30
别有深意!新华社这组重磅文章告诉你中国改革发展底气所在! 2018-10-14 青野朝华 在“稳中有变”的背景下,中国改革发展的信心在哪里?国庆节上班第一天开始,新华社播发的这组重磅文章别有深意!从10月8日至11日,新华社连续四天播发“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系列述评”组稿,分为经济篇、改革篇、民生篇和开放篇,用理性平和的语调阐释中国改革发展的大逻辑,聚焦当下中国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用数据和事实,告诉你中国改革发展能“变中取胜”的底气所在。信心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建立在了解真相基础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正是在风雨考验中不断壮大。今天,无论是外部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升级之痛,都是中国改革发展路上经历的挑战和考验,也一定会在改革发展中得到解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实现“变中取胜”。今天,我们特地整理了这组文章,分享给大家,一起探寻中国改革发展的真实故事!8日,恰逢寒露。在这样一个天气逐渐变凉的深秋观察中国经济形势,格外有深意。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走势不乏担忧和疑问;更甚者,有的人趁机弹起“看衰论”的调子……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与“稳中有变”?如何看待投资增速下滑与精准发力?如何看待外部影响与出口稳中向好?如何看待消费总量增长与...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4
浏览次数:33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四 2018-10-14 青野朝华 开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有着深深的家国记忆。历经40年改革开放,当今中国已与世界深度互融互通,也构成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当前,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是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有人说中国的开放在倒退,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是对别国的“经济侵略”,还有人说中国新一轮开放是迫于压力的权宜之计……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认清开放融通的历史潮流,循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轨迹,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人们就会发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中国的开放是应对贸易摩擦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作为?10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一个月。因开放而兴的上海,届时将迎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参展商。这个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被外界称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面对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包括举办进口博览会等...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4
浏览次数:38
让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三 2018-10-13 青野朝华 改革发展,民生是落脚点。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民生改善随着改革发展同步推进,但也难免有人在生活中感受到一些压力。该如何看待民生的获得与变化?新起点上,如何回应民生新期待?面对复杂局面,如何回应民生关切?(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国内游客超过7亿人次,出境旅游约700万人次,双双刷新了纪录。) 生活从温饱到越来越富足,旅游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然而,面临经济增速趋缓和国内外复杂形势,有人担心,民生投入会不会减少,民生改善会不会止步?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事实上,今年以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民生改善快步向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投入只增不减——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在严控一般性支出基础上,集中力量支持脱贫攻坚、教育、社保、医疗等重点领域。上半年,全国专项扶贫支出同比增长39.7%;教育支出同比增长6.9%;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9.8%。 底线筑牢筑实—— 国庆前夕,盐池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宁夏西海固地区9个贫困县区中首个脱贫“摘帽”的县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3
浏览次数:27
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当前中国改革发展之二 2018-10-13 青野朝华 在安徽省旌德县首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登记证发证仪式上,宅基地使用权人王五四(左)、宅基地资格权人方圣莲(中)、宅基地所有权人——旌德县兴隆镇大礼村民委员会的代表孙秀宝在展示领到的首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邹伟、安蓓、胡浩全面深化改革,始终牵动人心。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改革迎难而进的步伐更加坚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日前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必须进行到底。这是关键一招,也是必由之路。坚持改革才能破解难题今年以来,一些被视为“大手笔”的改革正在破题——9月11日,在各界的关切和期待中,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出炉。整合八部门相关职能,告别“九龙治水”,事关中国资源家底管护的这一方案阵容强大。浙江省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给市民办理业务(3月28日摄)。浙江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第三方评估,浙江“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87.9%、满意率达94.7%。短短数月,各新组建或重新组建部门挂牌、转隶、拟定“三定”方案等工作迅速展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刀阔斧的节奏令海内外瞩目。今年...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3
浏览次数:31
《人民日报》宣言:改革开放天地宽 2018-10-12 青野朝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一)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40年飞跃万重山。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即便是最固执的“西方中心论”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和世界已经前所未有地融为有机整体,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号巨轮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劈波斩浪,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人民生活跃进新天地。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2
浏览次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