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创新路径与价值意蕴 2021-10-20 青野朝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标记,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标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十四五”和未来十五年的新蓝图,昭示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核心在于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激发民族文化活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文化资源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历史沉积,是文明资源的时空汇聚。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得到认同,在于根植于民族、根植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于文化软实力的深厚...
发布时间:
2021
-
10
-
20
浏览次数:20
试论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关系 2021-10-19 青野朝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和意义的充分肯定和坚定认同,是对本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和未来目标的全面肯定。文化软实力在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诸因素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如何借助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发展,实现我国文化自信的不断坚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广大人民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发展对我国经济、制度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就是相信、信任本民族的文化,对本民族的文化充分认同、高度肯定、积极践行。在国家层面,...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9
浏览次数:36
中国软实力提升:问题与出路 2021-10-18 青野朝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围绕这一课题,我国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蒸蒸日上的硬实力相比,我国的软实力仍显得很不相称。这迫切要求我们深入分析当前影响我国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应对之策,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奋起直追。 一、当前影响我国软实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一)思想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尚需在全球思想激荡的现实中进一步增强。思想价值是软实力的核心。拿破仑说过:“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远看,利剑总是败给思想。”富有感召力的思想价值观念,往往能触及人的灵魂。一个国家在思想价值观念方面的感召力并不与其大小、强弱直接成正比。瑞士、新加坡虽为小国,但其思想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并不比大国逊色。毛泽东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并不强,传播能力也有限,但当时富有感召力的革命理念和革命精...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8
浏览次数:24
面对西方误解 中国该如何提升软实力? 2021-10-17 青野朝华近年来,与硬实力稳步增长交相呼应的一个现象,是中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与硬实力不同的是,软实力通过吸引而非依靠强迫或利诱,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并获得自己期望的结果,因此,对软实力的“潜心研究”与“比拼竞争”,成为近年来国际政治的一个显著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教育、汉语和电影等行业的突出表现,不仅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代表,也引起了外国媒体与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外国对中国软实力,尤其是文化和宗教方面存在误解,有时甚至对中国外交怀有敌视态度,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攻击。中国在发展软实力的同时,应对自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所了解,不让外界对中国软实力不合理的批评,成为国家软实力正常发展的阻力。为此,我们选取了两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让读者对中国软实力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7
浏览次数:29
人民日报学苑论衡:中国软实力的特色与力量 2021-10-16 青野朝华软实力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传播到我国已有20多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软实力吸收了中华文化的水土和阳光雨露后,不仅充满生机,而且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力量。 中国软实力具有“以文化天下”的特色强调中国特色,绝非人为地划定一条狭隘的民族主义界限。人类文明总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中向前发展的。但软实力作为上层建筑,不可能不受特定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国家利益所制约,不可能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不可能不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特色。由此,中国软实力建设必然会也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中国软实力打造自己特色的一个重要...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6
浏览次数:32
首次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总书记强调这些大事 2021-10-15 青野朝华2021-10-15 来源:新华网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13日至14日,一场高规格的重要会议——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名的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如何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重大论断,深刻回答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篇重要讲话是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 【重要时间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5
浏览次数:9
“软实力”理论之父约瑟夫•奈:文化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 2021-10-15 青野朝华中国有句古语“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看来,这句话和软实力有异曲同工之妙。上世纪90年代,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后,迅速风靡全球。它极大影响了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成为美国国务院推行的重要理念。在东方,它也为中国领导人所重视。2007年,“软实力”一词首次以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的形式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这个概念还被广泛应用到商业领域和个人修养层面。2013年12月12日,约瑟夫•奈应美国NU SKIN如新集团邀请出席2013大师趋势论坛。会后,他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阐述了对中国软实力的最新解读以及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民主党的“诸葛亮”1990年的一个清晨,约瑟夫•奈正在家中品尝早起后的第一杯咖啡,他的面前有一本摊开的书...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5
浏览次数:83
软实力是什么? 2021-10-13 青野朝华软实力是什么?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 硬实力和软实力 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围绕“软实力”的一系列研究, 明示人们以一种新型、全面和平衡的发展路径 ,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就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3
浏览次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