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古罗马的衰落 2018-3-20 青野丰隆 古罗马的衰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给西欧及整个人类都带来了 深远的影响,然而古罗马衰落的原因却始终是一个人们无法完全理解的谜,正因为如此,罗 马衰落的原因一直是学者们极感兴趣的话题。学者们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罗马衰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所以研究也应该从多个纬度出发。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 的分析,追溯罗马衰落的原因。“我建起一座巍峨的纪念碑,比青铜器还要坚固,比埃及金字塔还要雄伟,我将永远不会消”这是古罗马帝国一位诗人对其祖国的赞美之辞,希望自己的祖国永远的强大,但是,尽管古罗马帝国确实强大过很长时间,却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许多不同的区域被罗马用武力统一到了一起,与以前的城邦体制不同,这些区域成为了罗马直接管辖的行省,罗马用强大的行政体制对它们进行管理。另一方面,随着疆域的扩大,罗马的公民权也开始扩展,越来越多的行省城市的居民获得了公民权。这样,具有共和精神的罗马公民被淹没在了没有共和传统的广大臣民的海洋中,罗马的共和制开始向专制制度转变,罗马公民对国家的政治参与越来越少,政治成为了和他们毫不相关的事情。 罗马帝国兴盛了四百多年,在公元476 年,强大一时的罗马帝国被日尔曼人消灭,但是,正如罗马帝国不是一天或一年建成的,它同样也不是一天或一年灭亡的。它的灭亡是很...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0
浏览次数:64
西方文明:古罗马的辉煌 2018-3-19 青野丰隆 古罗马是公元前第 1千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一个奴隶占有制城邦,到公元 1世纪前后扩张而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 476年,史学一般认为这是西欧奴隶占有制社会历史的终结;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逐渐演化为封建制国家,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一、古罗马的辉煌——文化 罗马人在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富有特色的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迄今仍然存在的许多罗马时代的大型建筑,其恢宏构想和巧妙结构令人赞叹。以凯撒、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P.维吉尔、Q.贺拉斯、P.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以T.李维、C.塔西佗等人为代表的罗马史学,长期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学者研讨的对象。在罗马帝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给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打上了至为深刻的烙印。 二、古罗马的辉煌——建筑 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式、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9
浏览次数:52
西方文明:古罗马的诞生 2018-3-19 青野丰隆 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它与秦汉时期的的中国一样,是古代世界强大的帝国之一。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 一、古罗马的诞生——历史 根据传说记载,当特洛伊城遭到希腊人进攻的时候(约为公元前1300-1190年),维纳斯女神的儿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随者逃出来,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来到古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有拉丁姆,国王拉丁奴斯进行统治。埃涅阿斯击败图尔奴斯,建立王国(阿尔巴)。后来其子孙罗穆路斯建立罗马,成为第一任国王。在图鲁斯·赫斯提里乌斯的时代,罗马和毗连的城镇阿尔巴(Alba)经常打...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9
浏览次数:50
解密《红海行动》: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 2018-3-16 青野朝华 “我们这次行动的决心,就是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电影《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的铿锵誓言,点燃无数观影者的一腔无声血,勠力强国强军的信心爆棚。从险峻山地到茫茫沙漠,从繁华闹市到古老街巷,由海向陆到空,《红海行动》运用大型实景拍摄形式,大广角、全纵深、快节奏,让观众感到眼不够用、身难离凳,从头坐到尾。 “危难时刻,祖国接我们回家。”《红海行动》之所以成为新春佳节的一道精神大餐,首先源于“真材实料”:人物原型是海军“蛟龙突击队”,故事则取材于2015年也门撤侨。与利比亚撤侨相比,也门撤侨毫无征兆、事发突然,人员上舰撤离之时,周遭还是炮声隆隆。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只能寄希望公民“乘坐外国船只离境”,中国军队却在短时间内将571名公民全部安全撤离。正是“来源于生活”,才确保了该片“高于生活”的艺术水准。 《红海行动》的点睛之笔,不单单是“从头打到尾”,而是通过“蛟龙突击队”8人硬汉组合,及时回应了百姓关切,生动回答了习主席的“胜战之问”。海军陆战队首支部队组建于1980年,迅速成长为由海向陆突击的重要力量。2017年4月,官方对外公布全军新调整组建84个军级单位,海军陆战队是其中之一。可以说,《红海行...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6
浏览次数:43
习近平: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2018-3-14 青野朝华 谁是最可爱的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报告文学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此,人民解放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新时代,人民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如何在新的伟大征程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连日来,来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代表委员展开热烈讨论。 来自空军的王复兴代表列举了所在单位在家属随军随迁、子女教育、军属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后说,今天,一些人对军人职业地位的评价发生了改变,军人社会地位、价值认同有所弱化,一些地方军人军属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关优抚政策和拥军法规落不到实处。 前不久,北京各大地铁站内一组组武警部队执勤哨兵吸引了许多过往乘客的注意,无论是候车、乘车还是乘坐电梯,他们都站成一排,整齐的列队、严格的纪律让他们成为地铁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自空军的余海龙代表说,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首先自己要做好,只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尊崇。这些执勤的武警部队官兵,还有抗震救灾中“最美逆行”的战友,他们都是优秀军人的代表。 军人职业,承载着一般行业无法比拟的艰苦和风险,因而更需要牺牲奉献精神,也更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尊崇来培植和提升荣誉感。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局长徐云鹏代表说,党的十九大...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4
浏览次数:35
西方文明:古希腊的衰落 2018-3-11 青野丰隆 纵观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文明。这些文明在出现的一开始极具活力和生命力,但是没过多久这一文明达到顶峰后,就会渐渐衰落,最后彻底消失。事实上,世界的历史就是各民族文明的兴衰史。自古以来,各个民族要么被其它民族所取代,要么,内部出现问题而自行毁灭。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但最重要的是,文明的兴衰应该成为后人的教训。 相比之下,希腊的情况较好。虽然它的国力目前在西方世界处于衰势,也不再是国际文化中心,但希腊文明并没有衰亡,不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阐扬,而且作为这种文明的直接后代也能理解和继承。它的衰落只表现为没有能够保持当初的繁荣势头,但又有哪种文明能一直保持繁荣几千年呢? 美国作家兼记者安德罗索对每一个民族的解体和各文明的出现与消失的原因作了大量研究。他说:多种因素导致文明消失。但是,导致各文明消失的一个共同因素就是每个民族对宗教信仰的忽视。据拉斯勒·库尔克说:文明应该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正如古埃及、希腊、罗马的文明以及印度和中国的文明都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显尔易见,一个民族对宗教和民族传统的淡薄,正是这个民族走向灭亡的前兆。 对此,美国历史学家威廉·杜郎特也说:自古以来,任何一个社...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1
浏览次数:38
习近平: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 2018-3-11 青野朝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四个自信”重要论述,从历史创造的厚度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这就表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也是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懈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选择和文化超越的总体性成果。展开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1
浏览次数:34
习近平的“下团组”时间 | “功成不必在我”并非消极怠政不作为 2018-3-10 青野朝华 3月8日上午,习近平参加了山东代表团的审议。这是今年两会他的第四次下团组,也是十八大以来首次到山东团。 2013年11月,习近平曾赴山东考察。他行经青岛、临沂、济宁、菏泽、济南五地,要求汇聚起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外界注意到,围绕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三农”工作,也是习近平那一次调研的重要内容。他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的说法。习近平此次下团,与代表之间会有什么样的互动,他将聚焦什么样的议题?按照惯例,山东团8位代表首先发言。 会场里,这些情牵五年的故事因为五年前习近平的那一次山东之行,在3月8日上午发言的这八位代表中,就有四位与习近平产生了交集。 情牵五年的故事,在熟悉的乡音里动情讲述。五年前的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看望了一群从事家政服务的“阳光大姐”,勉励她们“家政服务大有可为”。公司董事长卓长立代表向总书记报告,如今“阳光大姐”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万多名服务员的大型家政公司,牵头制订了行业内的7...
发布时间:
2018
-
03
-
10
浏览次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