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中国梦 News
走向新时代·全球治理 2018-3-27 青野朝华 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该理论最初由社会党国际前主席、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勃兰特于1990年在德国提出。1992年,28位国际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全球治理委员会",并由卡尔松和兰法尔任主席,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了《天涯成比邻》(Our Global Neighborhood)的研究报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价值以及全球治理同全球安全、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全世界法治的关系。而习近平总书记也就全球治理提出了一套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治理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极为重视,先后就此主持了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持召开了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时代。第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明确全球治理的总体思想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制改革的新理念。一是明确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7
浏览次数:123
走向新时代·治国理政 2018-3-26 青野朝华 十八大以来这三年,是中国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革的三年、中国社会精神状态重新振起的三年、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精确导航的三年,也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三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期待、回应时代要求,勾勒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方略,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四大基本问题。梦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事关国家发展远景、目标与价值。十八大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社会发展树立了旗帜,描绘了愿景,制定了目标。中国梦,把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总布局和总目标。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都是世所罕见的。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仆后继、奋起抗争,并围绕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尝试。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梦把近代以来志士仁人的探索与中国共产党...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6
浏览次数:28
走向新时代·乡村振兴 2018-3-26 青野朝华 2017年底,中央针对2018年“三农”工作连续作出重要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12月29至30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施,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专家表示,2018年我国将出台多个相关配套规划,包括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他形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6
浏览次数:32
走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2018-3-25 青野朝华 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他认为,当前转向高质量发展具备很多有利的基础性条件,比如过去五年最终消费的上升、服务业占比的提高大大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不断增大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强化了市场功能,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在微观上,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在中观上,要重视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等的升级,把宝贵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在宏观上,则要求经济均衡发展。长期以来,GDP一直是各界最关心的...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6
浏览次数:33
贸易战一触即发 中国奉陪到底 2018-3-25 青野朝华 美国301条款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美国东部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华尔街日报引援消息称,美国将对至少300亿美元总值的进口中国产品征税。包括关税打击的进口产品总值在内,以上计划的细节还在变动,在进行讨论。大致的关税征收目标和税率预计会在本周四公布,美国行业对最终决定有发言权,他们将得到机会,对哪些产品应面临征税置评。据彭博引援消息称,对进口中国产品征税的范围或加大到500亿美元总值。对此,中国外交部官网的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此事表示:一、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近40年来,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提供了巨大市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非常可观地降低了美国家庭的平均开支负担。我看到过一个数字,2015年中美经贸合作帮助每个美国家庭节省了约850...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6
浏览次数:35
走向新时代·新型大国关系 2018-3-24 青野朝华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中美双方为此都作出努力。2012年11月,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提到这个概念,大家总会想到中美双方。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尽管双方并未使用相同的概念,两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业内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中华民族注重“和”的理念,主张和平、和谐、和而不同。联合国193个会员国要相互尊重、团结和睦、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2014年底,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5年9月,习近...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4
浏览次数:37
走向新时代·国企改革 2018-3-24 青野朝华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2012年12月,在广东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表明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态度。“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国企国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习总书记心系国企国资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亲临国企一线考察调研,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国资的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了了国企地位、国企改革、国企发展、国资监管和国企党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和现...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4
浏览次数:31
走向新时代·依法治国 2018-3-23 青野朝华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过去五年来,民主法治建设也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3
浏览次数:70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