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过去14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中国人心态如此大变? 2022-03-14 青野华本2022-03-14 来源:文化纵横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姚中秋对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的时代精神、国民心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那么,过去14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中国人的心态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姚中秋将这一现象放在世界体系动态演变的框架中考察,指出:两场奥运会之间,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生结构性转折,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发生巨变,中国人对自我、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认知也随之巨变。中国人今天普遍认识到,中国已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并具有不惧霸主的综合力量。同时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也发生巨变:由于中国复兴撼动其支配性结构,为维护垄断利益,西方转而坚定遏制中国,中国则被迫自我...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4
浏览次数:22
强强联手!六大高校发起成立“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 2021-12-21 青野华本2021-12-21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12月17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在南开大学揭牌。该联盟由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起,联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和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成立,旨在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咨政建言、社会服务、对外交往等重要功能,汇聚成员智库力量,形成助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智库合力,搭建学术界、政策界和实践界的交流、合作及对话平台。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谭方正,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出席揭牌仪式并致...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1
浏览次数:20
「智库研究」陈春花:深度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变革 2021-10-19 青野华本2021年9月19日,北大国发院暨南南学院承泽园新院区落成启用庆典举办之际,北大国发院校友会、国发院传播中心与BiMBA商学院联合邀约国发院BiMBA商学院教授团队及校友,举办以“深度数字化时代的管理变革”为题的庆典论坛。本文根据北大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在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整理。 陈春花教授面对已经到来的数字时代,我们遇到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理解世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每一个人的心目当中大概都不一样。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所关心的是组织形式,即我们要以新的意识、新的世界观和新的方式来展开组织重构和组织运行。商业环境再认识这方面之所以产生如此大影响,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企业面对的环...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9
浏览次数:3
中国智库发展之路探索|王文:中国智库应多些“基辛格” 2021-06-25 青野华本2017-06-08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王文 两周前,89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去世,引起中国舆论的一阵学术怀念。多数纪念文章不是去评论他作为美国高官的政绩,而是对他的战略思想推崇备至,尤其惊叹于他在退休后任智库学者期间连续出版《大棋局》《大失控与大混乱》等著作。中国人崇敬的美国战略思想家当然还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笔者常想,为什么中国智库就出不了像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这样能传播本国思想、提升本国外交软实力的人物?这些年,笔者走访西方数十家智库,发现欧美一流智库的管理层大多有在政府担任高层管理的履历。尤其是在外交部、国防部等担任过副职的西方前高官,最愿意利用智库平台,为本国利益与社会发展发挥个...
发布时间:
2021
-
06
-
25
浏览次数:16
如何培养全球视野的中国接班人?智库提出七大改革建议 2021-05-15 青野华本2021-05-15 来源:人大重阳“十四五”期间,生于1990年代最年轻者将从22岁步入27岁,最年长者将从31岁步入36岁,正好是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力人群。根据相关统计,约有2.1亿人出生于1990-1999年,这2亿多新一代的中国人尽管居住不同区域、经历不同的家庭境状,但他们的成长进程大体与中国融入国际化并伴随着国力快速提升的进程几乎同步。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切身实践与调查访谈,笔者对中国“90后”进行一次深度描述。中国“90后”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在某些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90后”受中国国力提升与中外频繁互动的影响也远远超过此前每一代人。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需要他们拥有更强的网络技...
发布时间:
2021
-
05
-
15
浏览次数:28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反击西方偏见 2020-9-23 青野华本“西方反华反共的话语是一种强势话语,但本质上是纸老虎,因为它代表那一套制度安排正在全面走下坡路。”“我亲眼目睹法国从媒体到政界是如何怀着严重偏见来看待中国的。法国媒体和政界对中国的偏见没有例外,全都来自两个原因,一个是显性的,一个是隐性的。”9月6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72集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先生,共同探讨如何反击西方的偏见和傲慢。观察者网整理节目内容,以飨读者。张维为:7月21日,被大家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差的国务卿蓬佩奥抵达伦敦,访问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问我能不能接受采访,我问谈什么问题,他说谈香港国安法问题和蓬佩奥此次访英。我问他...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3
浏览次数:21
复旦智库 | 共识与分歧: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盘点 2020-4-3 青野华本复旦大学2日披露,复旦发展研究院发布4份《复旦智库报告》,分别从科技、舆情、经济、社会等角度,聚焦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疫后经济发展和社会修复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之策。4份《复旦智库报告》包括:“世界系列”的《共识与分歧:美国各界对华科技政策态势与评估》《傲慢与偏见: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境外舆情分析》;“中国系列”的《独立寒秋:“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治理》。在《共识与分歧:美国各界对华科技政策态势与评估》中,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围绕“持续接触”“协商解决”“部分限制”以及“全面遏制”四个方面,对美国...
发布时间:
2020
-
04
-
03
浏览次数:25
国别和区域研究成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发展“新风向” 2019-12-10 青野华本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执行主任温冰8日在兰州介绍说,当前,中国高校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很多高校出台了激励该领域研究的政策举措,学术界对该研究的概论、理论和发展路径等讨论也达到新的高潮,高校以及学术领域掀起了一股国别和区域研究热。当日,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和兰州大学举办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暨兰州大学第三届‘一带一路’高端学术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中国各地高校“一带一路”智库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共探当前机遇与挑战。温冰说,今年7月,国别和区域研究已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方向,该领域研究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与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进程相契合,未来...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0
浏览次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