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锦绣江山·湘江颂 2017-11-01 青野星汉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其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南部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为上桂河,湘江从广西转入湖南境内后,纵贯南北全省,作为湖湘儿女的母亲河,滔滔南来,汩汩北去,湘江从上游永州老阜头风景如画的“湘江第一湾”,开始了蜿蜒曲折的漫漫征途,流经东安,永州,冷水滩,祁阳,浯溪,衡阳,衡山,湘潭,长沙,望城拐至湘阴从芦林潭入洞庭湖,沿途接纳了潇水,春陵水,蒸水,洣水,涓水,涟水,渌水,浏阳河,沩水等大小支流1300多条,干流全长844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湘江两岸两岸,或层峦叠翠,悬崖峭壁,奇特怪异,千姿万态;或群峰环列,江面宽阔,烟波浩淼,倒影幢幢,风光旖旎,犹如别样的“桂林山水”;或 赤壁如霞,白沙如雪,垂如柳丝,樯帆如云。河道生态优美,蓝天,白云,水清,岸绿,沙洲芳草萋萋,成为鸟类的天堂,随处可见白鹭栖息在江中沙洲,当游船靠近时,惊起一滩白鹭,绕湘江盘旋翱翔,场面十分壮观。金秋时节,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江面,远浦归帆,渔舟唱晚,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湖南省因有湘江而简称“湘”。湘江主干支流湖南境内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和浏阳河由东岸汇入干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涟水、沩水从西岸汇入。紫水河,为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东安县舜皇山高挂岭洋禾坪,流经东安县大庙口、紫溪、白牙市、井头圩等乡镇,于大江口乡大江口村汇入湘江,犹如东安画山绣水中的一条柔软透明的绿色绸带,盘绕在青山绿树之间。紫水河全长72公里,流域面积1011平方公里。紫水河整个流域处在从高山到丘陵的过渡地带,滩多弯急,浅水与深凼、湾流相间。紫水河不仅风光优美,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相传,舜帝南巡到美丽的舜皇山狩猎休闲,之后沿太阳溪(即紫水河)漂...
说明:
云梦之南·浩瀚洞庭 2017-11-01 青野星汉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一,名称由来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的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
说明: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毛泽东2017-10-19 青野星汉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周世钊是湖南宁乡人,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学,曾加入新民学会。解放后与毛泽东信件来往颇多,并有诗词唱和。周世钊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第一师范校长。 1955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周世钊陪同游览长沙岳麓山,写了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随信件寄给毛泽东。毛泽东收到信件后于10月4日回信,信中就附有这首和周世钊的七律诗。《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政治抒情诗,该诗通过对春游长沙情景的回顾与追叙,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而且表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阔胸怀。注释⑴春江:指春天涨水的湘江。暂徘徊:即短暂流连。暂,指畅游湘江的时间短暂。⑵层峰:山峰层叠,这里指的是岳麓山山峰。⑶绿洲:指橘子洲,在长沙的湘江中间的一块陆地。⑷上山来:指山的顶峰。⑸尊前:即宴席上。尊,同“樽”,酒杯。⑹域外鸡虫事可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缚鸡行》的诗句。鸡虫,指某个大国(应该是指苏联)领导层内部的权力斗争。⑺韶(sháo)华:美好的年华,指人的青年时代。⑻卅(sà)年:即三十年。毛泽东曾于1925年游历岳麓山,到此次重游旧地,恰是三十年。赫曦(xī)台:在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南宋朱熹称岳麓山顶为赫曦,后因此山上的台为赫曦台。清代因山上台毁,将原“赫曦台”匾额悬挂于岳麓书院“前台”,由此前台更名为“赫曦台”。赫曦,光明盛大的样子。白话译文刚刚畅游了碧波荡漾的湘江,又踏上了峰峦层叠的岳麓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风从绿色的橘子洲兴起,吹拂着湘江之水,掀起层层波浪;雨从绿油油的原野上直向山上扑来...
说明: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别东鲁诸公2017-10-01 青野星汉编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