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史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2021-10-01 青野龙吟2021-10-01 来源:澎湃新闻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2021年出版了新书《劫数:灾难的政治》 (Doom: the Politics of Catastrophe),《泰晤士报》称赞说,此书是由“同代最为杰出的史学家”所撰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作为一名金融史和外交史的专家,弗格森转而研究灾难史,显然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启发。灾难是最能考验一个社会和国家承受能力的关键时刻,作者试图借助这项研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有的社会被灾难冲垮,而有的社会则因为经历了灾难而变得更加团结、更有力量?自从2003和2004年分别为英帝国和美帝国撰写了历史之后,弗格森的史学研究一直带着帝国史的视野,通常还会涉及中美关系。目前的这本新书也并不例外,同样对于他的美帝和我们的中国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只不过...
发布时间:
2021
-
10
-
01
浏览次数:26
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评审迎来大变化:不唯学历不唯奖项 2021-09-23 青野龙吟 2021-09-23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姜琳、邬慧颖近日,“新华视点”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历经5年,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完成,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出炉。这一涉及全国约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改革措施将产生哪些影响? 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出炉,增设11个系列正高9月以来,许多地方启动了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尽管还没收到正式通知,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绘画师李小贵非常期待:“2015年我评上副高,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这个职称‘天花板’会突破。”李小贵从...
发布时间:
2021
-
09
-
23
浏览次数:28
“双减”,让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2021-09-14 青野龙吟 2021-09-14 来源:光明网“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外教育机构的“非理性”补课之路阻断了,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被进一步明确下来。作为小学校长,我深切地感到,学校教育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上。“双减”之下,孩子们上学更积极了开学第一周,很多学校的孩子们都满怀期待地来到校园,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以前没有过的校本课程可供选择了。以我们学校为例,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开设同伴交往课程“很高兴认识你”,四年级开设校园生活课程“小菜园守护神”,五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上新了,班级》,六年级开设历史课程《开“史”了》,这样的学习不再把孩子局限在教材与学科中,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交往、游戏、做项目、完成任务、布置展区等等,这样的学校生活是孩子们特别喜欢、人人都能...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4
浏览次数:22
共和国功勋人物丨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教育强国的基石上 2021-09-10 青野龙吟 2021-09-10 来源:新华社 【她是谁】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创办者张桂梅。13年如一日,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在学生身上,点亮了一批又一批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她的功勋】扎根边疆教育一线多年,张桂梅曾目睹许多女孩因家庭贫困或性别歧视辍学,心底萌生了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8年,她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从担任华坪女高校长以来,她一心为了孩子,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经年累月的过度操劳,让她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她数次病危入院抢救。在一份诊断书上,医生密密麻麻给她列出了骨瘤、血管瘤、肺气肿等20多种疾...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0
浏览次数:36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021-09-09 青野龙吟 [宋] 晏殊清平乐•春去秋来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晏殊是北宋的名相,江西人,他身上颇有传奇色彩。比如他从小就被称为神童。5岁就能作诗,诗才敏捷。他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呢,有说,他小时候就显出孤独的特性,貌似与众不同,但孤独,又可以理解他的父母双亡。他还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弟弟,从小也读书,但是走的是道士修仙路。那么晏殊很可能从小失去了父母,和弟弟一起寄居在族人家中或者道观里,如果按部就班的考试,晏殊很可能到20多岁才能考进士。但是他13岁就破格被江南按抚 张知白 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宋真宗。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此时正当盛年的宋真宗为什...
发布时间:
2021
-
09
-
09
浏览次数:18
“双减”出台后第一个学期,将有这些新变化 2021-08-30 青野龙吟2021-08-30 来源:环球网教育部8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要把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创造性,以深、细、严、实的作风,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切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吕玉刚介绍,教育部根据中央部署,已就加强作业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务必高度重视,从把握功...
发布时间:
2021
-
08
-
30
浏览次数:23
北京“双减”措施全文来了! 2021-08-21 青野龙吟2021-08-21 来源: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作为正式落实“双减”政策的头个官方文件,来看看文件都有哪些重点内容。1、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于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2、严格审批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3、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4、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时间,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此政策标志着北京正式开始进入K12教育“双减”时期,北京市不少教培机构开始逐步进入转型阶段。素质...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1
浏览次数:15
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擅长“嫁接”? 2021-08-14 青野龙吟 2021-08-14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作者:徐悦东日本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日本文明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为何历史上日本人如此善于学习?我们该如何看待中日交流复杂的历史?这些问题仍然难以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仍然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通常,在大家的认知中,对于日本史,大家最关注日本近现代史。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在传统的“天下观”里,日本是偏居一隅的“蕞尔小邦”,也是唐朝的“学生”,怎么会在近现代成为了“列强”,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并在二战中为全世界人民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这个疑问一直是刺激许多中国人研究日本的出发点。由于中日文化相近,日本如何实现近现代化,成为了中国绝佳的一面镜子。在清末民初,大量中国知识分子...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4
浏览次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