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围城之战·百战经典 2018-7-14 青野龙吟 君士坦丁堡战役是发生在公元1453年,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此战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一次要塞攻防战。也是世界历史上一次令人震撼的战役。君士坦丁堡战役导致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中断,令很多欧洲人开始认真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君士坦丁堡在星期二失陷,直到今天,很多希腊人仍然认为星期二是一周中最不祥的日子。一般情况下,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被迫退位的公元476年,被视为欧洲古典时期的结束,也即中世纪的开端。在此之后,日耳曼人席卷了整个西欧,并最终造就了黑暗的西欧中世纪时代。相较于之前的古典时代,整个中世纪最大的地缘特点,就是地缘矛盾开始以宗教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欧洲内部的东、西矛盾,演化成了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共存;欧洲与亚洲的较量,则披上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彼此“圣战”的外衣。在中世纪的诸多战争中,除了对圣城耶路撒冷的争夺以外,兼有东正教中心地位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应该是最具“圣战”意味的了。同时,每个时代都有终结的一天,如果说“西罗马”的终结开启了中世纪的话,那么没有比东罗马(拜占庭)的灭亡,更适合为这个时代划上句号的了。公元1453年,这个被帖木儿西征拖延了半个世纪的时刻终于来临。集结了10万陆军和300多艘战舰的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对君士坦丁堡...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4
浏览次数:40
奥古斯都·世界名人传奇 2018-7-13 青野龙吟 中华民族很伟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和灿烂文化,涌现了无数伟大人物,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世界很大,外面还有很多伟大民族,跟我们一样,也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出现过很多伟大的人物。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中国的,海纳百川,文明互鉴,增强世界意识,开拓全球视野,弘扬中华文化,是21世纪我们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探索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旅程,你会发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了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断。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惊天地,泣鬼神,打造出一席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每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看着那么多闪烁的星光,总感觉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星辰,一位过客,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只是一瞬之间,而人类却是往事越千年了。假如只有我们这个蓝色星球有生命的存在,那真是我们的幸运,可是我们的脚步无法停止,让我们跟着时间去探索未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奥古斯都的世界。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是古罗马帝国的开...
发布时间:
2018
-
07
-
13
浏览次数:28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2018-6-14 青野龙吟 林则徐, 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一、林则徐的一生 贫苦童年林则徐从小深受妈祖的“立德、行善、”精神熏陶,他每到一个地方履职,第一件事便是拜当地的妈祖庙,如果遇到妈祖庙破旧必定会组织修缮。作为林氏的后裔要积极继续和发扬妈祖和林则徐身上所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林宾是林则徐的父亲,虽然林宾贵为私塾教师,中了秀才后又可领取公粮。但家里人口众多,僧多粥少,甚至...
发布时间:
2018
-
06
-
14
浏览次数:55
魏源的富国强军梦·《海国图志》 2018-6-12 青野龙吟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今隆回县司门前镇)。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一、人物生平 魏源求学嘉庆十二年,少年魏源离开了苦读多年的家塾,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了邵阳县城爱莲书院求学。相传著名文学家周敦颐即在此种莲,他的传世名篇《爱莲说》就在此完成。其中名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即为爱莲书院起名之滥觞。爱莲书院的读书生活给魏源留下绮丽的回忆,他在《答友人书院读书之邀》一诗中吟道:“池莲应入梦,门柳正扶春。”“岁时,参加县考,”前三名魏源、何上咸、石昌化,联名如贯珠。而何最少,世称“三神童”。县试之后,补县学弟子员。参加府试,考取案首。此时的湖南学政是李宗瀚,乾隆五十八年进士。他是藏书家、金石家和书法家。这位博学多才...
发布时间:
2018
-
06
-
12
浏览次数:70
阴阳家——大道阴阳,无极太一 2018-01-08青野龙吟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阴阳家的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古代大家与近代学者都认为阴阳家源于道家,属于道家支派,近代出土竹简《三十时》等证实早期阴阳家著作其中有大量道家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阴阳家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道家“阴阳说”和“五行说”。“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和道家创始人老子所秉承的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阳,阳生阴,阴阳生八卦,太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同。“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不断循环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运行规律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后与“五行家...
发布时间:
2018
-
01
-
08
浏览次数:87
春秋·儒学 2017-12-24 青野龙吟 儒家,又称儒学思想,是以奉信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各种与此相关、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春秋时代乃中国文化之轴心时代,原初儒学应运而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乃儒家之道统。修己安人,内圣而外王乃儒家之正统。设坛授徒,有教无类乃儒家之学统。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孔子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乃原初儒学之创始人。仁有三义,一曰仁者爱人。无论老幼贵贱,凡属人类,皆有可爱之处。爱人之道即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之忠。己之不欲,勿...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4
浏览次数: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