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十大国学必看经典 2018-1-7 青野龙吟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下面一起来看看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吧!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第1部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 2018 - 01 - 07
浏览次数:25
学界呼吁创建中国经典诠释学2017-11-11    青野龙吟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诠释学是沟通中外古今思想的桥梁。我国两千多年丰富的经典诠释学经验和历史已构成世界经典诠释的重要宝库,创建中国经典诠释学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实现现代转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开拓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 4月23日,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的“接受、转化与创造:诠释学与中国”学术研讨会上,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洪汉鼎如是说。事实上,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以来,不乏学者基于对现代中国学术的深刻反思,提出“回归中国”、“回归古典”、“汉语哲学”等命题,种种诠释学的诉求正在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以诠释学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古今之争、中西之争——在不同的历史语境、文化传统下,如何处理经典文本,人们常常面对这样的张力。而如何解释和理解经典文本,正是诠释学要回答的问题。“通过诠释学,经典文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被解读出新的意义,焕发新的生机。”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世纪以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等将诠释学从方法论转向本体论层面,继现象学、存在主义等思潮之后哲学诠释学成为显学。在洪汉鼎看来,诠释学不只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理解作为诠释学任务,是一种过去与现在、陌生性与熟悉性、传统与现代的综合,包含着反思的向度。20世纪...
发布时间: 2017 - 11 - 11
浏览次数:32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