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大健康

News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日期: 2018-02-12
浏览次数: 40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2018-2-12 青野天润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 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一、抗生素基本特点

 

直接作用于菌体细胞:抗生素则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菌体细胞DNA、 RNA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干扰细胞的代谢作用,妨碍生命活动或使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而不同于无选择性的普通消毒剂或杀菌剂。

具有选择性抗生谱:抗生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的作用不一样。对某种抗生素敏感的病原菌种类称为该抗生素的抗生谱(抗菌谱)。

有效作用浓度:抗生素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各种抗生素一般都在很低浓度下对病原菌就发生作用,这是抗生素区别于其他化学杀菌剂的又一主要特点。各种抗生素对不同微生物的有效浓度各异,通常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作为抗生素的抗菌强度,简称有效浓度。有效浓度越低,表明抗菌作用越强。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二、抗生素基本用途

 

1、抗生素最主要用于医疗方面。

2、对抗在人或动物体内的致病菌等病原体,可治疗大多数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疾病。

3、对于病毒、朊毒体等结构简单的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没有效用。

4、除了抗细菌性的感染外,某些抗生素还具有抗肿瘤活性,用于肿瘤的化学治疗。

5、有些抗生素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6、抗生素除用于医疗,还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等方面。

7、在畜牧业和农业中非治疗用途的抗生素,称为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三、抗生素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

3、肝、肾毒性反应;

4、胃肠道反应;

5、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

6、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7、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出处:人民日报海外版

 

每年全球约有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不治夭折,到2050年,因此死亡的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一组数据令人心惊,抗生素滥用是罪魁祸首。而美国最近公布一起病例显示,一名女患者感染病菌后,对26种抗生素呈耐药性,令医院束手无策。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病学会主委刘又宁教授强调,出于对抗菌药物的保护,限制和管理其使用,是非常合理且必须做的,否则未来我们将会面临对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的局面。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世卫组织发布超级细菌名单

 

  今年2月27日,世卫组织首次发布了12种被列为最高优先级的超级细菌名单,并将这些超级细菌按危险程度分为3类:紧急、高关注和中度。据悉,此次公布的12种超级细菌优先级的划分,是根据临床中的耐药情况、耐药导致的死亡率、人们因此发生感染的频率以及这些感染给医疗保健体系带来的负担决定的。这已不是世卫组织首次发出警告,该组织在此前多份报告中提出,如果许多利益攸关方不采取紧急措施,那么世界将走向“后抗生素时代”,数十年来可以治愈的普通感染和轻微损伤,可能再度置人于死地。

  统计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感染后出现的耐药率比例不断上升,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耐药感染,而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滥用,包括人类自身的治疗滥用和动物过度应用抗生素。在2000年到2014年间,抗生素应用的标准剂量已提升50%。

  2016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要是世界各国不就抗生素滥用等问题采取紧急行动,到2050年,所谓的超级病菌将每3秒中就会导致一名病人死亡。该报告还指出,按照目前趋势,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抗药性感染,而耐药感染的医疗费用将占到全球GDP的1.1%至3.8%。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这份“最危险细菌”清单将提交今年夏天在德国举办的20国集团峰会,以敦促各国政府重视并切实应对耐药细菌问题。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在很多人的成长记忆里,发烧吃抗生素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现在更多的病人则要求医生直接输液。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内科医生马序竹表示,在门诊经常能遇到发烧病人提出输液的请求。

  在病人心中,输液比吃药好得快,更高级的药品往往则是更新、更贵、更广谱——能杀灭的细菌种类更多。而在马序竹看来,抗菌药物根本没有高级、低级之分,“每种抗菌素都有自身的特征,关键是因病、因人选择。”马序竹解释说,比如老牌抗菌素呋喃妥因非常便宜,但对于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往往好于那些所谓的高级三代头孢。

  “抗菌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几种联合使用。”马序竹强调,衡量是否是“好药”的唯一标准就是“能治好病”,对症下药才是关键。“作为医生,我们会根据病情给予病人正确合理的指导。” 马序竹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邱海波教授表示:“ICU往往是全院耐药菌的‘前哨’或集中体现点,所以,在抗生素管理体系建设上,必须提升临床药学专业人员的能力,加强科室间的相互配合与沟通,才能保证抗菌感染诊治有效。”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抗生素要避免“两个极端”

 

  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深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性,他表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遏制细菌耐药的决心非常大,出台的抗菌药物管理和控制措施已经非常多,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要知晓“三个不等于”,即“抗菌≠抗炎”,除了细菌外,炎症还可以由病毒、炎症因子等引起;“发热≠感染”,发热的原因很多,如免疫、肿瘤等;“感染≠细菌感染”,感染的范畴更宽泛,包括寄生虫感染等。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需要提醒的是,运用抗生素还要避免“两个极端”:即过度应用和久拖不用。医生往往能接触到两类病人:一类是有点感冒、咳嗽就服抗菌素。其实,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感染的,用抗菌素基本没用。只有当感冒者出现黄痰、咽喉剧烈疼痛、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并引发中耳炎、气管炎、扁桃体炎、肾炎、风湿以及肺炎等,确诊是由病菌感染时,才需要用相应的抗菌素治疗。而另一类人则正相反,他们有病不吃药,拒绝治疗。这类病人往往存在服药量不够和擅自停药现象。

对此,马序竹强调,病人一定要按照医嘱、按疗程服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如果因为病情缓解就自行停药,可能让疾病反复发作,诱导细菌耐药,后果会更加严重。

 

为何要限制和管理抗生素?避免重症感染者无药可医

 

 总之,老百姓遇到用抗生素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不得盲目滥用。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