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大健康

News

春秋航空拒载抑郁症患者持续发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与病患乘客权益?

日期: 2020-10-18
浏览次数: 21

           春秋航空拒载抑郁症患者持续发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与病患乘客权益?

                                                          2020-10-18   青野天润


2020-10-17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杨昶


据《新闻有观点》报道,10月13日,于先生与他患有抑郁症的女友准备乘春秋航空9C8743次航班从威海飞往南京,遭到航空公司拒载,一时间在网络上引发不小的舆论争议。春秋航空到底是关照欠周、不近人情,还是为航空安全尽责?一时间一场拒载风波俨然成为一道活生生的电车难题。


  事件当事人于先生:春秋航空声明有违事实,希望公布录像,将考虑进一步维权


事件当事人之一的于先生对此次遭遇表示愤怒和不满,他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称,他与女友是在登机口的大庭广众之下受到春秋航空员工询问的,他无法理解员工在公共场合盘问隐私病情的做法。于先生认为春秋航空所发声明“与事实严重不符”,他称女友是在航空公司告知可能无法登机后才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并且很快恢复平静,其间仅有机场工作人员对女友进行安抚。于先生因此主张公布事发监控,还原真相。


 

春秋航空拒载抑郁症患者持续发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与病患乘客权益?



  录音:于先生当事人


  于先生回忆称,女友在安检处被发现手抖,二人向安检人员回应颤抖系药物副作用所致后,通过了安检。安检时有同机旅客表达担忧,于先生称对此表示理解,同时解释称,抑郁症只是自我消沉,其伤害向内而非向外,这一点上人们尚存误解,需要相关努力的普及与澄清。“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鼓励,这是他们能积极面对人生甚至活下去的最大动力。”于先生说,他也感谢在事件中给予慰问和关照的人们。


  目前于先生与其女友已向民航局发起的投诉已被受理。民航局方面回应于先生称,会要求春秋航空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实质性答复,如逾期仍无任何回应,于先生将向春秋航空提起诉讼。


  航空法律服务专家:相关规则已经陈旧,“航空安全”不是压人借口


于先生的诉讼计划也得到了中国航空法律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起淮的肯定。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张起淮表示,于先生与其女友的遭遇并非是中国民航中发生的个案,事件暴露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该不该拒载?拒载的依据是什么?应该有执行的依据。”中国要想从民航大国变为民航强国,旅客面临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春秋航空拒载抑郁症患者持续发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与病患乘客权益?



  录音:张起淮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制定于1985年,其第三十四条规定:“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运人不予承运。”张起淮认为,今日的市场经济条件与35年前《规则》制定时的背景已大不相同。张起淮介绍,在2006年,就有乘客因被海航拒载,贻误医治时机而致截肢,事后海航修改了相关规定。


  即便基于《规则》,张起淮认为,对乘客情况的评判也不应由航空公司完成,而应交由驻场的医护人员。此外航空公司应做好相关服务,对情绪不稳的旅客进行安抚,基于特殊情况对座次进行可能的灵活调整,而不是寻找理由,拿“航空安全”来“压人”。


  张起淮也建议,抑郁症等疾病的患者在乘机前可向医疗机构寻求开具证明,遇到情况冷静地沟通应对。


  民航安保反恐专家:抑郁症患者失控威胁不可无视,旅客安全才是最大服务


民航安保反恐专家刘晓非则站在另外一个视角,向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分析了春秋航空拒载的背后逻辑。刘晓非首先警示称,已有个别法律界人士对春秋航空进行引导式的攻击,对抑郁症患者潜在失控行为的威胁避而不谈,容易在读者中产生严重的误导。


 

春秋航空拒载抑郁症患者持续发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与病患乘客权益?



  录音:刘晓非


  刘晓非称,尽管抑郁症患者失控、狂躁的情况很低,但不能排除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飞行途中,可能对航空设施进行损毁性的破坏,进而造成灾难性的结果。此外,对于患者自身的安全也是一种威胁,长途的飞行并不具备紧急治疗的机会。


  至于于先生的陪护以及他对女友“接近痊愈”的说法,刘晓非认为,它需要在风险评估上彻底排除风险。“接近痊愈”不等于发病率偏低,潜在的威胁并未被彻底地排除。中国民航十倍于全球民航安全水平的成绩,背后是及其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春秋航空对事件的处理,“从安全角度,是没有问题的,也是一种负责。”刘晓非说。


  刘晓非注意到,一些媒体工作者以旅客的身份采访春秋航空公司的人员,得到“不建议抑郁症旅客乘机”的答覆,让很多人感到“冷冰冰”的,不近人情,但正是这样“冷冰冰”的手段,才能最有效地保证旅客生命的安全,“这是最大的服务,如果这个都做不到,其他的服务都是没有意义的。”刘晓非说,民航里有一句话,说“所有这些看似稳定的规律,都是用大量的事故和人的生命的代价一步一步换来的。”人们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尊重。


  心理咨询师: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应被理解,呼吁人们放下心中提防


  于先生认为,这件风波对于女友而言是“新一轮的创伤”。北京心灵时光心理咨询师穆凯也认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伤害”,抑郁症患者有病耻感,总是自我攻击自己,如果又遭到来自外界的歧视,患者就会感到更加的痛苦。对于于先生的投诉或诉讼,穆凯也表达了支持,“把(向内的)攻击性转而向外,为自己讨个说法,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于先生女友的手抖据称是药物的副作用所致,穆凯向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介绍称,发胖、神经刺激等副作用是抑郁症患者在治病过程中承担的额外痛苦,人们应予以理解。穆凯同时厘清了药物副作用所致的手抖与躯体化症状的区别,后者指患者在难以疏导心理创伤的情况下,伤病转移至躯体的情况,“用身体努力控制痛苦,身体崩溃了,他控制不住了,就会躯体化。”目前医学中有所谓“心身医学”讨论心理和疾病的关系。


穆凯分析认为,尽管近年来社会对抑郁症等问题的宽容度有所提高,但歧视并未完全根除,这也导致许多抑郁症患者希望知情者对病情保密。基于这样的现实,穆凯无奈地建议道,如果环境中充满了歧视的眼光,抑郁症患者应该懂得躲避这样的伤害。要彻底矫正社会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尚需时日,穆凯呼吁人们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应当放下心防,不要戴有色眼镜,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春秋航空拒载抑郁症患者持续发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与病患乘客权益?



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和刺激,大多数人面对这些压力和刺激都能较好的承受和应对。而对有些人来说,表现为持续的闷闷不乐,无精打采,郁郁寡欢,愤怒悲观,愁眉不展,深陷其中,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抑郁症的阴霾里。


如果突然发现身边的亲朋好友中,有人患上了抑郁症,那么作为家属和朋友,该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患者呢?


首先,要对抑郁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抑郁症不是一种“矫情病”,不是患者吃饱没事瞎想造成的,更不可能找点事干就好了。那种认为抑郁症患者属于吃饱撑的没事找事是对抑郁症的一种严重误解。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享乐不能、精力不足、过度疲乏。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自责、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下降、认知扭曲,严重者会有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甚至拒绝求医治疗。


部分患者会有明显的躯体不适,出现疼痛、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障碍等,并且因此而寻求医学帮助。


迄今至为,全世界对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大家公认的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家庭、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有关。


其次,要保持平常心,有一个良好心态。


家属要有一颗平常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说法,更不要有羞耻、自责、内疚感。不要对抑郁症患者有任何歧视,不要有任何抱怨和不满,更不要从道德角度评价抑郁症状,如指责患者懒散、不思进取、不孝顺等。


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患者与家庭成员和同事、亲朋好友多交往,增强患者的自信,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春秋航空拒载抑郁症患者持续发酵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与病患乘客权益?



第三,要对抑郁症患者多一点理解与关爱,陪伴与理解比讲道理更重要。


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不但来自于疾病本身,更多时候来自于家属的不理解。因而家属要表达真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不要对患者讲道理或者是简单的安慰“不要想那么多就好了”,“没事的,坚持一下就好”,“有人比你更不幸”等。


很多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退行现象,心理年龄会退行到几岁孩童时的状态,因而更需要家属多陪伴、支持。在陪伴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充分沟通,家人、亲友的情感支持和帮助对于患者恢复自信、改善症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最后,要重视运动的作用。


抑郁症患者往往因症状影响不愿参与运动,家人亲友的陪伴、鼓励在此时就是非常重要的支持。要多陪伴患者一起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户外的运动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对于日益增多的抑郁症患者,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增加对抑郁症的认识、了解和理解,做到“认识抑郁、了解抑郁、理解抑郁、帮助抑郁、治愈抑郁”,真正做到“知郁、治郁”,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早日走出抑郁。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