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大健康

News

今日节气大雪•雪纷飞•仲冬始

日期: 2019-12-07
浏览次数: 29

                                                    今日节气大雪•雪纷飞•仲冬始


                                                                 2019-12-7 青野天润


今天是大雪,它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里的第三个节气。随着大雪的到来,也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相较于“小雪”节气,“大雪”节气时,气温不断下降,雪量不断增大,下雪天数不断增加。笔者也提醒各位读者天气渐冷,注意添衣保暖。防止感冒。


回到正题,大雪节气都有哪些有趣的民俗呢?


 

今日节气大雪•雪纷飞•仲冬始



大雪腌肉


老话讲,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腌肉的习俗从何而来?主要跟年兽有关。我们知道“年”是长着尖角的凶猛怪兽,长期在海底生活,但每到除夕,都会爬上岸来伤人。因此,人们为了躲避“年”的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所以需要准备很多食物来生存,于是想出了将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大雪腌肉的习俗就这么慢慢衍变而来。


吃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要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使排便更加轻松,还能摆脱便秘的困扰。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今日节气大雪•雪纷飞•仲冬始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至于喜欢在室内的人,喝碗热腾的汤,或是来个火锅,都是经济实惠的御寒之策。


滑冰是大雪民俗活动里比较受欢迎的一项,而且也是大家冬季比较爱玩的一项运动。古时称“滑冰‘称为冰嬉。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做打滑挞。笔者这里也提醒滑冰的朋友,多注意安全。


 

今日节气大雪•雪纷飞•仲冬始



大雪进补


大雪时期是进补的好时期。老话讲: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由于天气变得十分寒冷,我们需要一些温补作用的食物来滋补身体。在北方,以吃羊肉、牛肉等来补充身体的元气,而南方则是鸭肉、鱼肉来温补。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补的过头,尤其是对于体质弱的人来讲,应该进行慢补,以防滋补过盛诱发其他疾病。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


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讲究食补的上海居民,会将大白菜买来炖炖肉,烹饪一碗“烂糊肉丝”,尝尝酸甜可口的红山楂,都是大雪时节不错的饮食习惯。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红”水果,多吃能补充水分对抗冬燥。


 

今日节气大雪•雪纷飞•仲冬始



同时,大雪时节,天寒地冻,饮食离不开“温补”二字。此时应以“补肾助阳”为主,以利来年春季阳气的升发。此类温补食物适用于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㿠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阳虚证,同时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的人群。


食疗方:桂圆红枣羊肉汤


【材料】:桂圆10颗,大枣10颗,羊肉250克,盐适量。


【制作】:桂圆去壳,大枣去核,切小块备用;羊肉洗净切小块,焯水后捞出备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羊肉、桂圆肉及大枣,大火烧开,小火慢炖2小时,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注意】:急性炎症、外感发热、热病初愈、皮肤疮疡、疖肿等均应忌食。


李竞、李歆同时也强调,进补要有节制,不同体质的人群,适合进补不同的食物。进补过头则会适得其反,出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便秘、痔疮等疾病。


 

今日节气大雪•雪纷飞•仲冬始



大雪养生小妙招:按摩太溪穴


【定位】: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失眠、健忘等肾虚证;咽痛、耳鸣等阴虚证;咳嗽、气喘等肺部疾患;消渴、尿频等泌尿生殖病症;月经不调;腰脊痛、下肢厥冷。


【方法】:每晚洗澡或泡脚后,用左侧大拇指点按右侧太溪穴,左侧交替进行,每侧100次。此穴也可以用灸法,每侧灸10-15分钟即可。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