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四川长宁6.0级地震
2019-6-18 青野天润
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18日15点34分央视记者从宜宾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珙县曹营乡新增1人死亡,该群众是在避灾过程中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截至目前,地震已导致13人死亡,200人受伤。

应急管理部:多支应急救援队伍赶赴四川长宁震区救援救灾
人民网消息:记者18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应急管理部已启动应急响应,连夜派工作组赶赴震区指导地方救援救灾工作。消防、地震、安全生产等多支应急救援队伍已赶赴四川长宁震区救援救灾。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立即赶到部指挥中心,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地震救援现场视频连线,调度了解受灾情况,部署抢险救灾工作,要求迅速分析研判震情趋势,快速高效实施救援,科学调度人员物资。同时,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5000顶帐篷、1万张折叠床、2万床棉被,支援抗震救灾工作。
截至18日6时,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10个支队的116辆消防车、526名指战员到达现场,对震中及周边10个相邻乡镇开展全覆盖搜救,已安全救出8名被困群众。四川、重庆、云南省(市)地震局共派出68名人员组成现场工作队赶赴灾区。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东源队等12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172人正赶赴灾区,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天府队等周边多支队伍备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的第一批中央救灾物资已到达灾区。
截至6月18日8时30分,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125人受伤。地震还造成部分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受损,目前灾区仍有余震发生。

专家:6.0级地震从能量上来说相当于三个5.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计,截至6月18日9点,四川地震灾区共记录到2.0级及以上余震68次,其中5.0-5.9级2次,4.0-4.9级3次,3.0-3.9级12次,2.0-2.9级51次,目前最大余震5.3级。这次地震的严重程度如何?后面还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发生?这个地方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地震?

四川长宁地震后续是否会发生更强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 孙士鋐:继昨天晚上6.0、5.1级地震以后,在今天上午又发生了一次5.3级地震,这说明了这个地区地质构造环境是比较复杂的。从较大范围考虑,这个地震是处在云南昭通到四川宜宾的一个北东向地震带,大约是250公里长。但是在珙县附近还有一个较小规模的北西向带。也就是说这个地区既有一个北东向带,还有一个北西向带。北西向带规模比较小,大约不到100公里,而去年12月16日的5.7级地震,昨天的6.0、5.1级地震和今天的5.3级地震,这个地震活动北部刚好跟北西带是比较一致的,所以说这个地区余震活动相对来说比较频发。但正因为它主要的地震活动处在一个北西带这么一个规模,而这个北西带规模大概就是60公里,所以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7级以上的强震或更大地震都跟比较大的地质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为何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较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 孙士鋐:这次6.0级地震的灾害程度比去年12月16日的5.7级地震明显偏重,这是因为6.0级地震从能量上来说相当于三个5.7级地震。另一点就是地震发生在深夜,将近11点钟,而5.7级地震当时是发生在中午12点46分。6级以上的地震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就是说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岩石的崩塌,对于6级以上的地震,在以往的经验上来说,比5.7级地震更容易引发。由于这几点因素导致了这次6.0级地震的灾害是比较重的。
此地地震为何较频繁?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 孙士鋐:大家比较关注当前我国的地震形势。我们知道,2008年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次地震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地震活动相对比较活跃的时段,在我国西部接连发生了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雅安地震、新疆地震,四川的九寨沟地震,也就是说在短短的10年里,在我国西部发生7级以上地震就高达5次多,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7级以上地震,说明我们当前这个活动状态还是比较高的,这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当然在最近,在全球地震活动的动力源方面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最近这两年在全球发生了一些深度很深的地震,但是震级又很大,像2018年在斐济群岛发生一次8.1级地震,深度达到570公里;2015年日本的小笠原发生一次8.0级地震,深度690公里,这么深的600多公里发生8级以上地震,这在以往的历史上是没有遇到过的。所以这反映出整个地球,地球内部的动力源是在出现一些变化,这个对我们搞地震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这里边可能带来一些更难以预料的不确定的因素,这个是我们现在当前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四川地震局:宜宾地震为天然地震 非人工干预
6月18日11时30分,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本次宜宾地震的情况进行说明。
四川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杜方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经过一上午的震情趋势会商,认为长宁地区的断裂带的长度只有20余公里,与之相比,而龙门山断裂带长达500公里,且平行有三组,因此可以有8级地震的承载力,因此四川省地震局认为该断裂带区域,由于规模较小,因此发震能力小。
“长宁地区的断裂带零碎、小、而且纵横交错,因此未来可能还会出现4-5级的地震活动,但短期发生更大级别的余震可能性小”,杜方表示。
此外,对于外界目前有质疑的本次地震活动与人工开采作业有关的猜测,杜方认为,从已知的地质数据看,本次地震为天然地震,与当地的应力的有关,而非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