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院特色门诊一览(一)
2018-2-26 青野天润
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卫生部直属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的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建院于1907年,前身是中国红十字会总院,是上海地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医院,1991年重新恢复为中国红十字会直属医院。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目前已成为一所国家高层次的医疗机构,并为全国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在国内外 享有较高的声誉。

(一)华山医院特色科室
1、神经外科:于1953年建科,现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11”工程一、二期建设学科、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市神经外科急救中心;2000年成立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医院;2001年成立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研究所。院本部有床位近180张,七个分院有近330张床位,总床位数逾500张。总院和分院各拥有7个和10个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室,配备有术中磁共振导航系统、神经导航系统、手术显微镜、激光刀、超声刀、微型快速磨钻、脑内窥镜等先进设备。年均门诊近3万人次,急诊逾5千人次,(集团)医院年临床治疗总病例数逾9000例,肿瘤手术占65%;其中伽玛刀治疗年均1000余例,累计已达1万余例。该科在微侵袭神经外科、脑脊髓肿瘤、血管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以及颅脑创伤、功能神经外科、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2、手外科:创建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建立手外科之一。杨东岳教授和顾玉东院士在开创之初就完成了世界首例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和世界第三例、国内首例下腹部游离皮瓣移植,之后又开展了世界首例膈神经及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从而奠定了在国际、国内的领先地位。该科目前有教授11名、副教授9名。在学科带头人顾玉东院士带领下,在“手创伤及断肢(指)再植”、“拇手指再造、皮瓣移植手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其成果获24项国家级、部级、市级科技奖,特别是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治领域有多项国际首创。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

3、皮肤科:创建于1929年,是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皮肤性病科之一。其创始人杨国亮教授是皮肤科学界的泰斗。门诊全年无休,日均门诊量逾2500人次(最高时近4000人次),单科门诊量居世界第一。科室拥有教授10余名、副教授20余名,在光敏性疾病、银屑病、白癫风、结缔组织疾病、皮肤淋巴瘤、遗传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及皮肤激光、性病防治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获国家级、卫生部和市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二)华山医院专家介绍
1、吴菊芳教授(感染及抗生素应用专病科):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包括内、外科,妇科常见及疑难感染性疾病,同时熟悉及了解各类抗感染药物,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等。多年来承担院内及各大医院重疾感染性疾病的会诊,在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2、俞永林教授(骨科):擅长诊断和治疗:1.颈肩腰腿痛。2.急慢性软组织疼痛。3.由创伤、肿瘤、结核及其他各种病变引起的骨与关节疾病。
3、胡永善教授(康复科):擅长治疗急、慢性颈、肩、腰腿痛;骨折、运动创伤及中风后和颅脑手术后遗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
4、丁强教授(泌尿科):泌尿系肿瘤、结石、损伤、梗塞及感染的诊治,前列腺疾病的诊治,肾移植等其他泌尿外科疾病。
5、庞烈文副教授(胸外科):擅长食管肿瘤、肺癌、纵隔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以及胸腔镜下肺部疾病的微创治疗。

(三)预约挂号:华山医院APP提供医院介绍、专家介绍、门诊预约、候诊提醒、报告查询等贴心功能。您可手机下载APP,按提示完成预约挂号。
(四)医院电话:021-52889999

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立于1907年,是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瑞金医院原名广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600张,全院职工3445人,其中医师101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及各类高级科技人员593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陈赛娟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内分泌、血液、消化),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血液),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内分泌),上海市优势学科一个(肾脏),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6个(消化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骨科、烧伤科、心脏内科),上海市卫生局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3个(消化外科、血液科、肾脏内科)。

(一)瑞金医院特色科室
1、普外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九.五”和“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第二期重点建设学科、第一、二周期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是外科硕士、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组成包括外科门诊、外科急诊、外科病房(10个病区,近400张病床)、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瑞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外科教研室、外科监护室、《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设有胃肠道癌肿、胆胰疾病、肝门脉疾病、器官移植、微创外科、血管外科、外科重症监护、乳腺和内分泌外科等专业课题组。现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外科学专家教授。有十余人先后担任全国胃癌、结直肠癌、腹腔镜、胆道或胰腺外科学会(或学组)的正副主任委员或委员、中华外科或上海市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其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06名,博士研究生29名,先后承担多项国家以及市、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解决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市、部级科技奖励;形成了以胃肠道癌肿、重症胰腺炎、器官移植、微创外科为特色的,在各个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重点学科。

2、内分泌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分泌实验室,70年代末成立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目前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卫生部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试验基地。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质控中心。内分泌代谢病及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受中华医学会委托负责《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的编辑和出版,2008年创办英文杂志《Journal of Diabetes》。也是国内最主要的内分泌代谢专业医师进修基地之一,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已连续举办全国内分泌进修班30届。

3、核医学科:1960年建立了放射医学专业(核医学学科的前身),徐家裕教授为创始人。瑞金核医学科经过放射医学到核医学,依靠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设备优良,技术全面,集医、教、研为一体的核医学专业科室,是核医学硕士和博士授予点,国家放射药品临床试验机构,校临床核医学研究室,在全国核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上海瑞金医院核医学科在诊断方面:上海瑞金医院核医学科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诊断仪器之一——PET,能进行肿瘤的诊断、原发灶寻找及疗效的监测和心脑疾病的诊断。上海瑞金医院核医学科拥有双探头的SPECT,能进行全身各脏器的显像及功能检查。另外,上海瑞金医院核医学科还拥有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质疏松症诊断),质谱仪(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肾图仪(肾功能检查),脑血流仪(脑缺血、偏头痛、老年痴呆等诊断)。在放射免疫诊断方面可以进行131I甲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各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一)专家介绍
1、何汝敏(心血管内科):1992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现任瑞金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心血管病分会会员,《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特约编委。长期致力于心脏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擅长治疗心血管系统各种危重疾病与疑难病例,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分离、高血压、高血脂等。
2、陈宇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的糖尿病强化血糖控制组主要负责人,利用饮食、运动、药物和仪器,针对不同情形的糖尿病状况,有不同的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方案。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治疗,有较多的研究。
3、吴云林(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51年生。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1985年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2月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日本昭和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研修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在我国率先开展内镜直视下食管静脉曲张穿刺测压及血管活性药物降压研究、秋田注气曲张静脉结扎术、内镜氩离子凝固技术、金属夹结扎大息肉内镜切除术等。在胃炎样早期胃癌、高危人群胃癌筛选、胃癌多药耐药性逆转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三)预约挂号:可在瑞金医院官网及APP上进行预约挂号
(四)联系方式:021-64370045

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东临地铁M8线,南靠中山环路高架,与浦东隔江相望,前身“伯特利医院”创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1964年正式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5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至今已走过八十多年辉煌的历史。

(一)特色科室
1、整复外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亲手创建的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已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目前,学科主任是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李青峰教授,学科带头人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谊林教授。本学科作为中国整形外科的奠基石之一,其发展历程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整形外科的发展史,学科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整形外科医疗中心,是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整复外科下设有:颅面外科、显微重建外科、手外科、疤痕整复外科、美容外科,以及耳、鼻再造、面神经瘫痪、血管瘤、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肢体淋巴水肿、激光、植发、功能康复等近20个临床与科研专业小组,科室瞄准整复外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疑难杂症,重点开展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在医疗、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它在世界整形外科领域的学术地位。

2、眼科: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是以眼整形眼眶病为特色,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眼表角膜病、屈光斜弱视等各亚专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学科集医疗、科研与教学为一体,附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眼科实验室,是目前国内眼整形眼眶病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和治疗基地。九院眼科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学科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9名,高级职称18名,博士学历占53%,开放床位90张,眼科专用手术室9间,年门诊量11.3万,年手术量1.27万台。三年内获得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经费1200万,医疗设备购置经费1768万,三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和教育部“985工程”等子课题各1项,省部级课题18项,发表论文114篇,其中SCI 收录65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3、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建立于1953年,首任科主任张锡泽教授,历任学科带头人张锡泽教授、邱蔚六院士、张志愿教授等,历任科主任张锡泽教授、邱蔚六院士、林国础教授、张志愿教授、沈国芳教授等。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志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国家级重点学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中国分会主席。国际牙医学院、英国爱丁堡皇家牙外科院和香港大学牙医学院fellowship。擅长口腔颌面部与头颈部肿瘤的诊治,尤其是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颅底的颅颌面联合切除术、侵犯颈动脉的颈动脉移植术以及口腔颌面头颈部血管瘤、大型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二)专家介绍
1、王丹茹(整复外科):主任医师,整形外科博士,美国Duke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卫生部直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 1、具有全面的医学美容知识,善于结合最新的美容理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美容手术。 2、擅长各类创伤后的体表整形和器官再造手术。 3、2011年起率先在九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开展小儿整形外科,擅长各类先天性畸形(如唇腭裂、上睑下垂等)以及创伤后畸形的治疗。
2、罗敏(眼科):主任医师,教授,眼科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眼科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残疾人康复专家指导组专家,《国际眼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通讯委员。上海眼科学会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黄浦区医学会眼科学组组长。1996年起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晶体植入术,是上海地区最早开展该手术的成员之一,手术成功率高。
3、徐立群(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1969年2月出生,医学博士。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尤其擅长各类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工作。

(三)预约挂号:可在医院官网及APP上进行预约挂号
(四)联系方式:86-21-2327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