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精英·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2018-5-2 青野鸿蒙
思想解放是改革创新的先导,全球视野,是治国治企的制胜法宝,几百年来,西方一直走在前面,放眼全球开拓市场,打造基地连锁等。财富传奇系列我们精选20个精品行业,挑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家集团向大家介绍,去感受他们的商业传奇,学习他们身上独一无二的价值。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7年,是德国最大企业,2010年打败日本丰田,美国GM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首。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夫斯堡。
主要子公司由德国大众公司,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捷克斯柯达汽车,保时捷集团,西班牙西亚特公司等。

一、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历史发展
希特勒在1936年曾提出一个设想,要生产一种廉价的“大众汽车”。他说,每个德国人,至少是每个德国职工,都应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就像美国一样。美国当时每五人有一辆汽车,德国每50人才有一辆汽车,职工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希特勒下令要为普通人生产一种只卖990马克的经济型汽车。他亲自过问由奥地利工程师波尔彻主持的设计工作。私营企业生产不出这么便宜的车,就由纳粹组织的“劳工阵线”来负责,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宣告成立,随后于1938年9月16日更名为“Volkswagenwerk GmbH”。1938年早些时候,在今天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在当时是世界最大的,计划年产150万辆,用以生产由Ferdinand Porsche设计的新款车型。产量超过美国最大的福特汽车公司。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的生产能力被用于军备生产。当时约有20,000名强制劳工和战俘,随后又有集中营犯人在这里被迫劳动。
1998年9月,为补偿当时的所作所为,大众汽车公司以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名义,成立了一项人道主义基金。截至2001年底,已有26国家超过2,050人从该基金获得人道主义援助。此外,在沃尔夫斯堡,一个旨在纪念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纪念馆正在建设中,大众公司现有新员工以义工形式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战结束后,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在Ivan Hirst少将的管理下,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投入大量生产。
1972年2月17日,大众汽车公司打破汽车生产世界记录。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记录,超越福特汽车公司Model T车型(即公众所熟悉的Tin Lizzy)在1908-1927年所创下的传奇记录。
1973年,新一代大众汽车的首款车型帕萨特(Passat)投入生产,它采用四轮驱动和水冷四缸引擎,引擎调校范围达110 bhp。帕萨特采用模块化战略设计,标准化的组件可同时应用于多款不同的车型,从而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1974年1月,首辆Golf在沃尔夫斯堡亮相。这款紧凑型箱式小客车一经推出便快速风靡,进而成为甲壳虫神话的继承者。同年公司还推出了运动型跑车Scirocco,一直生产到1981年。
1976年,首辆Golf GTI下线。该款车型以其110 bhp引擎掀起了一阵马路旋风,为又一个传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015年起,大众汽车品牌将在中国市场逐步启用全新“基于发动机扭矩”的车尾标识体系。大众汽车发动机创新技术的一大核心竞争力是卓越的“扭矩性能”。TSI涡轮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能够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前提下产生更大的扭矩,并在较为宽泛的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实现并保持最大扭矩输出,这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特殊交通状况。大众汽车高能效的发动机技术与其他节能环保技术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开展高能效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企业文化
品牌LOGO:大众汽车公司(德文Volks Wagenwerk),意为大众使用的汽车,汽车的标志历史曾发生过多次变化。今天的标志中的VW为全称中头一个字母。标志象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组成,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品牌群体:集团的乘用车业务分为两大品牌。在集团之下,奥迪和大众各自独立管理其品牌群,并负责从中创造利润。各个品牌均有其自己的标识,自主经营,产品从超经济的紧凑车型(耗油率仅为3升/100公里)到豪华型小轿车应有尽有。奥迪品牌群包括奥迪(Audi)、西亚特(Seat)、兰博基尼(Lamborghini)、杜卡迪(DUCATI)4个品牌。大众品牌群包括大众商用车、大众乘用车、斯柯达(SKODA)、宾利(Bentley)和布加迪(Bugatti)、保时捷(Porsche)、斯堪尼亚(SCANIA)、MAN共8个品牌。

三、大众汽车集团的发展战略和产品研发
技术发展:TSI发动机的缸内直喷技术使雾化喷入的燃油与进气得到精确、充分、均匀的混合,并充满整个气缸,全工况实现均质燃烧。燃油充分燃烧,也就充分发挥了每一滴燃油所储存的能量,使发动机产生高动力输出,并且发动机动态响应好,同时,燃油消耗也保持在较低水平。
DSG的核心部件“双离合器”分别与单数和双数档位齿轮相联。在一个档位运行的同时,下一个档位则预选下一档位的齿轮,并处于待命状态。达到换档点时,在转瞬间完成2个档位之间“离”与“合”的切换,快速完成换档。DSG的换挡过程极为迅速,因此不产生动力间断,其换档速度快过手动档变速箱。
TSI与DSG是节能环保的汽车动力技术,让汽车跑得更快,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驾驶乐趣。TSI和DSG将越来越多地装备于大众汽车在华生产和销售的车型上。
手握2012年930万辆的销量,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文德恩对自己提出的“2018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年销量提高到1000万辆,税前利润提高到8%以上”的目标(以下简称“2018战略”)充满了期待。
尽管2012年集团受到了不利因素影响,对于销量和盈利预期谨慎,但文德恩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召开的2013大众汽车全球年会上表情轻松,这位欧洲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正在逐步接近自己的“2018战略”梦想。

区域控制:集团建立了一套覆盖以下4个区域的控制结构:欧洲/其余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南非市场和亚太市场。Financial Services(汽车金融服务)和Europcar业务单元由Financial Services部门共同管理。在全球18个国家内拥有45间制造工厂集团在欧洲的11个国家和美洲、亚洲及非洲的7个国家共经营着45家间制造工厂。全球雇员总数超过50万人,每个工作日可生产超过21,500辆汽车,同时提供各类汽车相关服务。大众汽车的产品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均有销售。
集团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代表同类产品的全球最高水平。

四、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跨国营销——在中国
1991年 2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
1992年 1月21日,公司开始进行首次捷达轿车国产化件试验。作为一汽-大众诞生元年的第一款车型,捷达迅速以皮实耐用的产品特性红遍大江南北,畅销中国19年,累计销售197余万辆,被誉为“车坛常青树”。
1993年2月17日,公司在总装车间举行第10000辆捷达轿车下线仪式。 6月,公司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
1997年5月,一汽集团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合资建立的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8月,公司在轿车厂总装车间举行成立10周年庆典,暨被誉为 “驾驶者之车”宝来的下线仪式。

2003年7月15日,在一汽-集团公司诞生50周年之际历经四代改型的高尔夫轿车在全国正式上市。
2006年和2007年,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一汽-大众相继投产了出自世界领先PQ35和PQ46平台的速腾和迈腾。
2007年7月11日,搭载TS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的迈腾撼世而出。
2008年,一汽-大众的3年努力终结硕果,自主研发的新宝来问世,这次的Sportline车型,不仅外观和内饰更具运动感,还搭载了大众引以为傲领先全球的TSI+DSG动力总成技术。
2009年10月19日,第六代高尔夫上市,第六代高尔夫是一款定义新级别的标杆型两厢车,TSI+DSG动力总成技术在同级别车中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车型。
2010年7月,全新上市的车型——CC是德国大众设计师团队历时四年潜心研制的结晶,不仅在操控和动力上表现极致,外观内饰亦堪称完美。

一、德国大众发展中期的品牌故事
(一)
多年来一直有种推测,即大众是否会在甲壳虫的同时再搞第二种车型作为第二条腿走路。HeinrichNordhoff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同样固执的:”大众成功的秘诀不是去寻找一连串新的设计,无论这些是多么具有戏剧性和诱惑力,但是对于达到成熟和完美的甚至最小细节的合理改进则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做。难道有人居然会想我们会抛弃一种多年来曾给我们带来成功而且已经到达欧洲汽车工业顶峰的车型吗?”这并不是说大众没有时时刻刻在研究种种替换的车型,但是十五年来甲壳虫卖得这样好而且生产能力发挥得如此充分,一直根本就没有制造新车型的要求。
一个夏季的星期一,联邦德国政府通过一项法律,名为“关于管理大众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地位的条款”。这一条款的目的是允许政府把公司变为在政府控制下的股票上市公司。大众的股票是当时还年轻的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发行的“民众股票”。德国的投资者以每股350马克争购这些股票说明甲壳虫汽车在市场上成功的信誉。

(二)
1957年,“汽车大全”以同样的语调宣称:“大众的畅销主要由于它是一个老实车。它没有乔装打扮。它使买主为有这样一辆老实车而自豪。无论看什么地方,都能看到诚实的设计和坚实的工艺。”在占领美国巨大市场过程中,甲壳虫无疑表现非凡,然而运输车尽管在欧洲是成功的,而在美国销售却不那么好,从未达到目标。
1957年10月18日,在原“大众储蓄者”与公司之间的法庭诉讼以各方和解的形式终于有了结果,其之所以有了这个可能是因为联邦政府是原先柏林的两个Kdf公司的继承者已承担责任使悬案了结。以前的领导单位鲁尔萨克森州政府已经没有责任,因为它只是按照英军当局发布的指示负责对大众的资产进行临时监督。大约八万储蓄者坚持的结果,终于有了回报,使他们高兴的是,公司同意送给他们100马克的支票,或者如果他们准备定一辆新的甲壳虫可以从订单上扣除3600马克。
几年过去,大众成为德国最高产值的公司,出口业务兴旺,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它每年都对几乎早已完善定型的甲壳虫汽车作出新的改进。

(三)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个年代接一个年代,很明显可以看出一点,一种能够对保证就业和创造利润达到如此令人惊异程度的汽车也迟早会被取代。大众汽车的车型需要更新,即使有些沃尔夫斯堡的顽固派拒绝承认这一点。要找到一种当时销售量仍然很大的车型的后继者对公司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众认识到不能再长久躺在往日的成绩上,新车型确实迫切需要。在新的产品攻势中出现的第一个车型是“帕萨特”,其技术数据很大程度上源自奥迪80。帕萨特第一次证明了由leiding和Kraus宣传的积木式设计理论已经取得了成果。
为保证使将来的用户在一个主型上产生的两种变型之间能看到明显的区别,特地委托意大利知名设计师GiorgettoGiugiaro,为帕萨特设计了一种斜背式车身。正如预期的那样,帕萨特很快获得了新车注册图表中的最高地位。1974年首次推出“高尔夫”,带有1.5L、功率为51kW(70马力)的发动机,公众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甲壳虫的继承者。“高尔夫”一出现就引起了真正的轰动,到1976年10月27日已经生产了1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