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日期: 2022-10-07
浏览次数: 24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2022-10-07  青野鸿蒙


2022-10-07   14:58  原创 周佳丽   投资界  发表于上海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达利欧从人生经历中总结了一条原则:痛苦+反思=进步。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投资界一代传奇,优雅告别了。


本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宣布,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已辞去公司三位联席首席投资官之一的职务,并将所有投票权转让给公司运营董事会。这意味着,在执掌桥水基金47年后,达利欧不再拥有桥水基金的控制权。未来,他将以首席投资官导师、运营董事会成员的身份继续为桥水基金效力。


达利欧与桥水基金无疑是投资圈的一段传奇。1949年,达利欧出生在美国一户中产家庭,从小便表现出异于他人的经商头脑,12岁时就投资了第一支股票,幸运地尝到了甜头。1975年,26岁的达利欧在美国纽约一所两居室公寓中创立了桥水基金。此后,他带领桥水基金穿越危机、逆势盈利,至今掌管资金约合15000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


寻觅接班人12年之久,73岁高龄的达利欧如愿隐退,但传奇永不落幕,这位投资教父走过的风风雨雨皆是启示。


73岁官宣退休

桥水基金,告别达利欧时代


达利欧的“交班计划”终于画上了句号。


早在12年前,这家传奇对冲基金便开始酝酿接班计划——2010年,达利欧开始计划退出。在之后的几年里,前后曾有7人担任桥水基金的唯一或联合首席执行官,达利欧也逐渐移交了日常管理、投资监督以及公司的多数股权。


但寻找继任者并非易事,他的交接计划也一直未能完成。谈及退休,达利欧曾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我对我的人生道路有清晰的规划。具体而言,在我60至70岁的时候,我需要有一个过渡——培养一个能够脱离我进行独立决策的接班人。最初的我太天真了,以为两年就可以做成这件事,但后来我把寻找接班人的进度条拉长至十年,因为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


直到近两年,事情渐渐有了眉目。2021年12月,桥水基金宣布成立运营董事会,该运营董事会负责桥水基金日常运营,这一董事会由首席投资官、独立董事、职工代表董事等组成。2022年1月,董事会选择Nir Bar Dea和Mark Bertolini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随后的2月,桥水基金完成最后一步,敲定权利过渡协议,并称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完成一些法律步骤和监管要求。


9月的最后一天,达利欧决定放弃桥水基金控制权,将所有投票权转让给了董事会,并辞去桥水基金三位联席首席投资官之一的职务。几天后的10月4日,桥水基金宣布,该公司的控制权已经从达利欧转移到运营董事会。“瑞已不再拥有最终决定权,”联席首席执行官Nir Bar De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图源:桥水基金官网


官宣后,达利欧曾在领英(LinkedIn)上坦诚,权力交接过程并不容易,“这是自然而然的发展;我们一做好准备,便向前推进了,”现年73岁的达利欧表示,“我不想到临死还不退下来。”即便卸任,达利欧还将会保留董事会席位,新的头衔是: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督导。


“这一重要里程碑是十年历程的顶点,巩固了桥水基金从创始人领导的公司向员工拥有和控制的持久机构的转型。”桥水基金在新闻稿中称,“这对桥水基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尤其是对达利欧来说,标志着桥水基金的创始人和他领导了这么久的公司之间新关系的开始。


至此,桥水基金正式告别达利欧时代,“即使桥水没了我,我依旧觉得它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达利欧曾如是说。


47年执掌15000亿

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一度差点破产


达利欧的传奇故事,被人津津乐道。


1949年,达利欧出生于美国长岛的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职业爵士乐手,母亲是家庭主妇。幼年时期的达利欧曾一度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也很糟糕,看不出任何可能成功的潜质。


“当我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抗拒,而当我乐于做什么的时候,什么都阻挡不了我”。不喜欢学习的达利欧,热衷于打零工赚钱,从8岁起开始送报纸、铲雪、做球童,还去餐馆洗碗,去百货商店做理货员等等,并因此积累了一些可以独立支配的钱。


12岁那年,达利欧靠做球童赚来的薪水买了第一支股票——美国东北航空,只因在听过的所有公司中,只有东北航空发行的股票低于5美元一股。后来美国东北航空被收购,股价翻了3倍。


这是他首次涉足股市,其最初的粗浅的策略是——买足够便宜公司的股票,买的股票越多,赚的钱就越多。后来在他的初中和高中时代经历并参与了60年代的美国股市,也让他对市场与投资产生了持续一生的兴趣。


因对市场以及金融的热情,边上学边看投资的达利欧仿佛开了挂,最终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大学,此后进入哈佛商学院就读。从哈佛毕业后,达利欧辗转去了几家公司,任职了几份短暂的工作。


直到1975年,达利欧在他的两居室小公寓里成立了自己名为“桥水基金”(Bridge Water)的公司,斗志昂扬地拉开了自己职业投资的生涯,但却在1982年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这一年,由于石油价格意外下跌、墨西哥比索贬值、利率上升等原因,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彼时的达利欧断定1982年美国银行已经过度借债给新兴市场因此带来风险,他因此大幅做空股市,但美联储的成功兜底在达利欧的意料之外。这场判断失误几乎让他输光了一切,公司濒临破产,只剩他一人。最困难时,他向父亲借了4000美元维持生计,又卖掉家里的两辆车才熬过去。


这次低谷成为达利欧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回头来看,我的一败涂地是在我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因为它让我变得谦逊,而我正需要谦逊来平衡我的进攻性。”之后,他总结失败原因,深入研究历史上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建立了债务周期模型。2000年,达利欧带领桥水基金设计打造了“萧条计量指标”,在理解危机的基础上,打造了计算机决策系统,详细列出了在每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的应对之策。


达利欧率桥水基金一战成名是在2008年,他通过模型分析成功预测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来临。这一年,许多基金公司和投资人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桥水基金却获得了14%的高收益,使得桥水基金和达利欧声名鹊起。也就是这一战,达利欧开始思考桥水基金接班人的问题。


两年后,欧债危机爆发,在那个人人亏损的年代,桥水基金逆势创收,收益高达45%,从此桥水基金成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2016年,英国脱欧,大多投资机构跳水,而桥水基金却逆势狂揽49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3月30日,桥水基金掌管资金约合近15000亿元人民币。


期间,桥水基金在投资界创造了传奇的一幕幕,达利欧带领公司穿越危机、逆势盈利的能力,总是为人称道,美国投资界重要刊物《CIO》称达利欧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长期看好中国

他的人生信条:痛苦+反思=进步


达利欧与中国的渊源已久。


1984年,达利欧受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邀请来到中国讲金融市场,也是他的第一次中国行。当时,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唯一一家与外界打交道的“窗口公司”,街上没有汽车,大多数人住在胡同里,状况落后。但达利欧当时就判断认为,中国人总是很聪明,有着不像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心态,有很大的潜力。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图源:桥水中国官网


时至如今,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现在在各方面都是一个可观的大国,我不仅目睹了这一点,还在一段时间里亲身经历中国的进化。我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发生过的最大规模的经济进化,13亿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今年6月,在与红杉中国沈南鹏的对话中,达利欧如是说,“但我认为有些遗憾的是,没有目睹这一切的年轻人,也许尚未能完全领悟这场巨变的意义,中国为实现这一切付出了很多努力。”


如我们所见,达利欧在近年多次现身中国,桥水也不断加码中国市场。2016年,桥水正式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两年后在基金业协会备案,2018年10月发行了首只私募产品。目前,桥水中国在管基金3只,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成为境内规模最大的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


白手起家,从濒临破产的绝境到今天风卷云舒缔造万亿规模,他是如何做到的?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投资经验之中,达利欧最为擅长的,便是在变化和风险中寻求盈利。他认为在自己近50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之所以能获得相对的成功,得益于他知道如何应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知道什么东西。


“成功永远更取决于一个人应对未知的能力而不是已知的信息”。对他来说同样重要的总结是,总结人生中失败提供的教训,增加成功的概率,然后继续挑战极限。


领导桥水40余年,达利欧给团队定下了一个原则:创意择优(idea meritocracy),永远保证让真正好的想法胜出。


痛苦+反思=进步——这也是达利欧常常分享的重要原则。他认为,一直重复过去正确的行为,便无法进步,而错误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刺激和痛苦,可以逼着我们去反思和进步。正如达利欧在其著作《原则》中所说的那样:要么进化,要么去死;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恒的事情,它驱动着所有的一切。


同样身为一名创业者,在达利欧看来,拥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量,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并对中国的创业环境感到非常兴奋。以此,他也给到了中国创业者一些建议——对你们的合伙人保持彻底的坦诚是至关重要的。“创业者必须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在创业这条路上,你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你要与他人共同呈现有效的分歧,来进一步检验你的想法,提高你的正确率。”


“人们有时只想着赚钱,近乎痴狂、着迷,而不思考金钱的意义”。达利欧认为,金钱没有任何内在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机会公平的环境,是让钱最好地服务整个生态体系,这才是商业、赚钱的目的。


而当被问到“如何做好投资时”,达利欧表示,没有什么投资是永远利好的,每笔交易的激烈程度都堪比奥林匹克运动,“如果想做个职业投资者,你一生都要从错误中学习。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要需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投资组合,保持投资健康。”


当下的世界,显然是风险重重的,变化似乎成了唯一不变的事情。中国创投市场亦如是,一批批创业公司正御寒过冬,投资人也谨小慎微地演算着每一笔投资。


曾经历过相似的景象,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指出,所有经济体系即使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危机和衰退,但只要努力在危机中学习、成长、锤炼自身,终将会回归正确的轨道,并且引领整体经济发展继续向上,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这样,对中国来说亦将会如此,也只有经过这个历程,在下一轮危机来临时,才能更加从容应对、勇敢前行。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逆境可能是一份礼物。正如达利欧所说,为了拥有美好的生活,你必须穿越一片危险的丛林。


【桥水基金---全球最大对冲基金】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Ray的桥水基金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桥水对冲基金公司成立于1975年,26岁他被一家从事零售经纪预算业务的公司炒鱿鱼后,在一套两居室里成立了桥水公司。


生活中的他是一个喜欢野外活动的人:在加拿大钓鱼、在苏格兰打松鸡、用弓箭在非洲狩猎大型动物,比如南非黑色大水牛,这些家伙以脾气暴躁著称,有时会用巨大的角去顶狩猎者。


Dalio把狩猎看成他投资方式的一种隐喻。“这就是一种控制风险的事情,如果你了解并控制住它们,也就不存在什么风险了。如果你不加思考地去做,草草了事,那就会非常危险。”他说,成功的关键就是弄明白“哪里是刀刃,我如何与刀刃保持恰当的距离”。


为了保持头脑活跃、富于创意,Dalio每周要打坐五次左右,每次20分钟。


让Dalio有别于其他对冲基金经理的,是他对经济分析的深度,以及自命不凡的学术抱负。他更渴望成为一个世俗哲学家。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在2008年10月,金融危机正处于鼎盛时期,他发表了文章《理解当下所发生事情的一个样板》。他在文章中称,经济面临的并非一场普通的衰退,而是减低借贷、重铸储蓄的时期,它的影响会让整整一代人感受到。


Dalio坚信,他在资本市场中依赖的箴言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职业发展和管理。在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他写了大约100页厚的《行为准则》,并将其列为员工手册,与员工一起分享他的生活和经营管理原则。


不像一般的对冲基金公司,Bridgewater不为富人管理资产,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其客户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国外的政府以及中央银行等。现在,它有超过270家机构客户,一半在美国,一半在海外。


Bridgewater公司是多种创新投资策略的先锋者,如货币管理外包、分离Alpha和Beta策略、绝对收益产品以及风险平价等。2000-2005年期间,Bridgewater成为了资产增长速度最快的基金管理公司。在2005年,由于资产规模的限制,Dalio决定暂停接收新的投资者。过去的10年里,公司的管理资产以每年25%的速率增长,公司员工数量也足足比2000年增长了11倍。现在,公司管理着大约1200亿美元的资产以及拥有1200名员工。Bridgewater的”日常观察”(Daily Observation)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大中央银行高管以及养老基金经理的必读内容。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第一个阶段(1975-1990):咨询与资金管理


1975年Ray Dalio成立Bridgewater时,公司只从事两种业务,一种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另一种是国内外货币和利率风险的管理业务。之后,公司改变了其战略,开始向政府以及像麦当劳这种大型企业销售经济咨询报告。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公司开始发行付费的调查报告—“日常观察”(Daily Observation)。这份报告得到了很多大型公司以及银行的青睐。


1987年,公司获得了第一笔投资基金—-世界银行50亿美元的固定收益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司把其业务重心放在了机构投资者的债券和货币管理。1990年,公开开始正式为其客户提供货币管理外包产品。


第二个阶段(1991至今):创新投资策略


在20世纪90年代,Bridgewater公司开发了多种创新投资工具,如通货膨胀联动债券、货币管理外包、新兴市场债务、全球债券以及超长期债券。


在1991年,Bridgewater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旗舰基金—-“绝对阿尔法(Pure Alpha)”,这个基金在2000-2003年的市场低迷期表现十分出色。1992年公司引进了环球债券风险投资项目。


1995年,公司发行了“全天候(All Weather)”对冲基金,并且于1996年开创性地运用风险平价技术去管理投资组合。


2006年,公司的旗舰基金“绝对阿尔法”为了保持其投资策略以及增强容量限制,它开始返还部分资金给其投资者。同时,Bridgewater开始让其投资者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如绝对阿尔法基金和全天候基金),改变了其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式。


仅仅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Bridgewater就已经获得了多达22项的行业荣誉,被公认为业界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行业先锋。在2010和2011年,Bridgewater 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和业绩最好的的对冲基金公司。


公司投资理念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在全球宏观策略下,Bridgewater公司的主要投资理念主要有以下三种:Alpha和Beta的分离投资、系统风险高度分散化以及“D过程”(D-Process)。


Alpha和Beta分离的投资策略最开始是由Dalio在1990年引进的,然后在2000年初逐渐被各大基金经理认可。Bridgewater公司是第一个运用Alpha和Beta分离的投资策略的对冲基金,并且为这两个投资模式各自设立了相应的投资基金:Pure Alpha 对冲基金和All Weather对冲基金。


Beta是衡量投资组合与市场整体表现的一个相关性指标。Beta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几乎完全与市场的整体表现一致,并且投资产品的成本小、流动性高。这类投资主要集中在被动型的收益产品,如指数基金、固定收益产品等。通过beta投资,投资者可以以高流动性以及高透明度获得市场收益率,同时只需要承担比较小的风险和费用。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图2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图3


Alpha投资-是一种主动型的投资方式,目的是形成与市场相关性低的超额收益回报。Alpha指标刻画了主动投资所带来的超额收益的大小,高的Alpha值反映了该资产(或组合)与市场相比有较高的超额收益,同时表示一个积极的基金经理有较好的投资管理能力。这类投资主要集中在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商品基金、期货基金等。通过Alpha投资,可以寻求一些难以发现的、对投资技巧要求很高的超额收益项目。


Bridgewater公司认为传统投资组合中,股票的风险过大,组合收益对股票市场的表现过于敏感。它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把Beta和Alpha的收益分离开,同时通过大范围的分散投资,大大缩小投资的风险。在这个投资理念下,Bridgewater公司设计了一个叫“Alpha Overlay”的策略,传统的投资组合与Alpha和Beta分离的投资策略比较如图2和图3所示所示。


图2以图表的形式显示了传统的投资策略与Alpha和Beta分离策略下的区别。可以看到,分离策略下,内部的Beta收益是稳定且低风险的,而外部Alpha策略则可以通过投资其他的高风险产品获得超额收益。


【指标释义】


 (一)beta


在股票行业中是一种风险度量指标,指的是系统性风险指标(Beta系数),是度量市场的变化对股票或组合收益率变化的影响程度的指标。


(二)Alpha (α) 


是投资中使用的一个术语,用于描述投资策略击败市场的能力或其优势。因此,阿尔法也常被称为“超额收益”或“异常收益率”,指的是市场是有效的,因此没有办法系统地赚取超过整个大盘的收益。Alpha 通常与beta(希腊字母 β)结合使用 ,后者衡量大盘的整体波动性 或风险,称为系统性市场风险。


(三)Smart Beta


在投资领域中,收益分为α收益和β收益,其中:α(阿尔法)指主动投资收益,来源于选股和择时,超越市场收益。β(贝塔)指被动投资收益,来源于组合和市场相关的收益,跟随市场收益。

而所谓的 Smart Beta,顾名思义,就是在 β 的基础上进行一些 Smart 的处理,专业点来说就是——以确定的规则对成份股进行筛选或对成份股权重进行优化配置,以承担一定风险或投资组合来获得超越传统市场的回报。


Smart Beta 策略的风险和主动化管理程度,介于传统 Alpha 和传统 Beta 之间,简单来说就是在被动指数投资基础上,又加上点筛选指标,添上点主动投资的逻辑。按照投资策略的划分,Smart Beta 可以简单分为单因子策略和多因子策略。而比较常见的因子则包括红利因子、价值因子、质量因子、动量因子等。

从对于因子的投资策略上来看,Smart Beta是一种主动管理策略。基金经理会选取他认为长期最有效的策略(比如价值策略)。但是在执行的时候,Smart Beta又更像被动产品,有非常明确的执行条件和框架。


Smart Beta比主动管理策略更加透明,但是并不是完全被动。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在金融领域,衡量投资收益的参数有很多,最著名的当属α(Alpha,阿尔法)和β(Beta,贝塔)。


通俗的来说,β(Beta,贝塔)指的是被动投资收益,即来源于所投资的资产组合和市场相关的收益,跟随市场收益,或者说可以用市场的收益来表示β,例如某投资于我国的股票市场大盘股的基金,可以用沪深300指数的收益来作为β值。换句话来说,若投资在一个完全同步于市场的组合,例如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话,那么收益就是β。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α(Alpha,阿尔法)指主动投资收益,或者叫超额收益,指的是所做的投资组合超越市场水平的收益。打个简单的比方,同样用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作为β的话,我们构建一个投资在我国的股票市场大盘股的基金,假设沪深300的表现是15%,而这个基金的表现是20%,那么这个情形中β就是15%,而α就是20%减掉15% 即5%,就是比市场平均水平还要多赚的部分。


通常来讲,我们做投资,不管是自己做投资组合,还是买基金(相当于委托给基金经理做投资组合),目的都是获取α,或者说期望能够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因为若想要获取β(市场表现水平)的话非常简单,只要几乎闭着眼买一只同步于市场的指数基金就可以了。而获取α就没那么容易了,不光要会选择合适的投资标地,还需要把握好投资标地的买卖时机,用股票投资打个比方,α的来源就是4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却很难,“选股”和“择时”。


既然β的获取相对简单而追求α又是充满了难度,近些年来,一种新的投资流派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欢迎,那就是通过在市场投资组合(即β)的构成成分上适当调节一个或多个因子,来获取超额回报,这种方法结合了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两者的优点,可以看成β的强化版,所以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Smart Beta。



【桥水中国】


 

那个执掌15000亿的男人退休了

                                               桥水基金中国区总裁 王沿:全天候的投资原则


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3月7日在自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RAYMOND THOMAS DALIO,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信息技术咨询等。2017年3月其法定代表人由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变更为王沿。


2018年6月29日,桥水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正式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标志其在华私募业务已经正式启动。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