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日期: 2018-12-23
浏览次数: 29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2018-12-23 青野鸿蒙

 

从200亿估值到全线崩盘;


从富豪榜35亿身家到列入“老赖”名单;


ofo和戴威,用鲜血给我们书写了一本启示录。


一、突发:戴威被法院列为“老赖”


近日,ofo创始人戴威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北京海淀区法院正式列入“老赖”大名单。在一纸限制消费令下,飞机、高铁、旅游、房子统统拜拜了。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远比个人危机严重的是,ofo稳定的用户群一夜崩盘。截止到2018年12月18日,其排队退押金的用户已突破1000万人。若以每人99元计算,ofo仅押金一项债务就高达9.9亿,更何况相当一部分人的押金都是199元。


这意味着ofo距离破产仅一步之遥。


有人说,押金在账户上,直接退回去不就完了么?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据财新网报道,早在2017年12月,ofo就因资金紧张,将30亿用户押金挪用一空。

满城穿梭的小黄车,为什么说黄就黄?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从2015年成立至今,3年里ofo一共拿到12轮投资,融资金额高达150亿元。2018年3月,ofo估值30亿美元(近200亿人民币),创始人戴威的身家超过35亿人民币,荣登胡润年轻富豪榜。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孔尚任《桃花扇》里的评句送给戴威恰如其分。


大起大落的故事从来不乏复盘者,以从帝国崩塌的前因后果,还原一份《创业启示录》。


派系斗争、上层变动、腐败成风都曾是ofo的杀手之一,但这些病没有切中要害,正如马化腾所说:“最近这么多分析(ofo)的文章,没有一个说到真正原因。”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二、马化腾:这是一个价值200亿的教训


12月20日,在一个“谁杀死了ofo”的朋友圈讨论中,马化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真相:“veto right(一票否决权)


从腾讯大风大浪般经历走过来的马化腾、共享单车幕后的推手马化腾,可以说对ofo的衰败洞若观火。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ofo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竟然有5张否决权票,它们分别是:戴威、滴滴、阿里、经纬和金沙江创投。


换句话说,只要有相关利益,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动用手中的一票否决权,从而决定ofo的生死。


当遇到利益不均、意见不合时就否决,甚至恶意使用否决权,这样的公司怎么开下去?


所以,虽然ofo背后的大山一座比一座强,但这种盘根错节的股东关系,从ofo诞生之日起,就埋下了溃败的种子。


从这个角度看,ofo 的教训价值远超200亿。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三、ofo到底是怎么被否死的?


梳理ofo从成立、起飞、坠落的路径,三个关键时刻的否决,导致了ofo今天的全线崩盘。


1、15亿美元融资流产,滴滴一票否决


2016年9月,滴滴成为ofo的战略投资人,在董事会获得了一票否决权。2017年中,ofo疯狂烧钱铺车和补贴,资金短缺。程维从日本拉来软银一笔15亿美元融资,条件是戴威接受滴滴高管进入ofo。


这一方式得到了所有投资人的同意,包括ofo内部管理层也表示欢迎。据《略大参考》报道,在滴滴撮合之下,孙正义和戴威就投资一事进行面谈,前者当场签下投资意向书。


可到8月份的时候,局面急转直下,戴威和滴滴交恶,赶走滴滴系高管,彻底惹怒了程维。后者直接动用一票否决权,拒绝在投资文件上签字,最终15亿美元融资胎死腹中。


2、与摩拜合并流产,戴威一票否决


2017年10月,投资人对共享单车烧钱模式越来越不满。在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的撮合下,摩拜与ofo坐到了谈判桌面前。


摩拜第一大股东为腾讯,ofo第一大股东为滴滴,而腾讯又是滴滴的股东,因此双方达成了这样一个默契:合并后的公司设立联席CEO制度,由摩拜CEO王晓峰和ofo创始人戴威分别担任,董事长任命权归属滴滴。


对滴滴和腾讯来说,这样的结果近乎完美。而有了赢家,自然有输家——代价就是戴威将丧失部分控制权。

谈判进行了一个多月,眼看ofo、摩拜就要合二为一,戴威行使了一票否决权,导致合并流产。此事过后,朱啸虎将ofo的股份卖给了阿里,在此后的媒体采访中,他始终拒绝回答与ofo有关的任何问题。


这莫非不是戴威对程维当时否掉软银投资的报复?


3、滴滴收购,阿里一票否决


出行一直是滴滴的业务,2018年4月,滴滴高层推进收购ofo的谈判,最快可于6月官宣。到8月的时候,滴滴与ofo一度已经谈拢,只差最后签字。


关键时刻,阿里整出幺蛾子,否掉了这次收购案。


原因在于,滴滴收购ofo后势必重启与摩拜合并,而腾讯是摩拜最大股东。这意味着共享单车将会成为腾讯的天下,对阿里的支付业务非常不利。


就这样,各方的缠斗于斡旋,各方的利益与冲突,最终让ofo失去了三次最好的机会。


可悲!可叹!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四、ofo启示录


对企业发展来说,一个“霸气独裁者”至关重要,过度民主反而经常坏事。


1994年,潘宇海和姐夫蔡达标创立真功夫,各占50%股份,这意味着他们各有一票否决权。公司做大后,两人矛盾激化,谁也不服谁。潘宇海制定的规划,蔡达标说改就改;蔡达标制定的规划,潘宇海宣布作废。


在这种局面下,投资机构敬而远之,真功夫错失上市良机。即使后来潘宇海把蔡达标送进监狱,但由于股权一致,双方仍然缠斗不息。曾经对标麦当劳的连锁中式快餐,现在越走越没存在感。


李国庆和夫人俞渝曾经携手打下当当网,两人同属极度强势性格,经常意见不统一就让决定推迟三个月。当当网就在两人的争端和内耗中接连失去亚马逊、百度和腾讯的投资,最终成为互联网的弃子。


不只是规模型的企业,草根公司同样需要一锤定音的话事人。2016年,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7美女创业开餐厅,不到半年亏得底朝天,根本原因就是人多口杂,大家都是舵手,却没有一个船长。


目前,中国企业数量超过2000万家,平均每分钟就诞生7家。然而它们存活率却低得惊人,一半企业的寿命不到4年,三分之一倒在了缺乏最强控制人上面。内讧、拖延、彼此消耗,最终拖垮了创业梦。


我们看那些成功的企业:


任正非不到1.4%的股权,掌握万亿华为;


马云7%的股权,阿里巴巴还是他的;


马化腾13%的股权,腾讯永远是他说了算;


刘强东15.8%股权,京东连个二号人物都没有!


即使股权被稀释到极致,他们也牢牢掌握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没有任何投资方可以挑战他们的权威,更何谈一票否决。


我们现在来看,ofo的管理层设计荒谬到极点。


滴滴可以否掉戴威的决策,阿里、经纬都可以站在自己的利益场,对ofo指手画脚,这样的创业团队不死掉才是奇迹。像戴威这种90后创业者,说到底还是太年轻,玩不过一群老司机。


作者:政军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最强爆料人马化腾说的致命否决权,到底谁用了?


摩拜被美团收购,巨头魅影未散。对ofo如今的境遇,马化腾跳出来爆料,看着那么多分析文章说不到点子上,他直接抛出了veto right(否决权)问题。


这是马化腾就共享单车的第二波强势发声。去年6月,他曾与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朋友圈互怼,称摩拜和ofo是“智能机和非智能机”的区别。这一次,他则是作为ofo最强爆料人。


到底是谁扼住了ofo的喉咙?


一位投资人对寻找中国创客表示,在共享单车这场资本大戏中,早期投资人在一开始就已经预言后期阿里、腾讯等巨头会进入,因为共享单车很难做成一个独立业务,更适宜放到大公司中的子业务,能够提供的流量入口、数据对于巨头的价值是大于租金收益。这是一场早有预料的巨头入场大戏。


后面的发展,也应验了这样的说法。朱啸虎成为最会和巨头做生意的人,低买高卖将手中股权给了阿里和滴滴。


无论是阿里还是马化腾,在故事开头已经被假想为接盘金主。而早期风险投资人到后期,能做的也只能是“搬把小板凳”在旁边。


ofo如今退款的人排起长龙,作为创业者,戴威不易的一面在于,这样的舆论情绪越是发酵,越可能发生类似银行挤兑的悲剧。用户有权利拿回自己的押金,但如今,解药不在戴威手里。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要命”的否决权


2016年9月,已显巨头之势的滴滴通过对ofo的B+轮融资,入局共享单车大战。在此之前一个月,滴滴刚宣布合并uber中国。


在随后一年内,滴滴通过多轮融资,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2017年4月,阿里巴巴入局,通过蚂蚁金服对ofo进行了投资。紧接着12月,阿里出资收购朱啸虎手中的ofo老股,ofo早期投资人朱啸虎由此退出。


至此,ofo几大重量级股东已全部坐上牌桌。加上C轮进入的经纬中国,戴威、滴滴、阿里、经纬成为影响局势走向的关键角色。


对于ofo董事会中到底谁拥有“一票否决权”,ofo回复寻找中国创客称:商业机密。


知情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曾有四方具备名义上的“一票否决权”,分别是戴威、朱啸虎、滴滴、经纬。


此外,上述信源确认,在融资层面,ofo的任何涉及融资的决策都需要董事会全体签字通过,任何一方不签字,新的融资都不能进来。这意味着,在引入融资的决策上,戴威、滴滴、经纬和后来买下朱啸虎部分股权的阿里等都有权力影响新的融资。


此前,阿里曾否认拥有一票否决权。今年9月,阿里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阿里和蚂蚁金服在ofo没有外界所传的一票否决权,没有能力阻挠ofo被收购。滴滴也曾公开表示,未使用过一票否决权。


“朱啸虎的股份,阿里系只接了一部分,在最后时刻,滴滴动用优先购买权买走了一部分,所以,阿里系一直没有一票否决权”,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


日后ofo的发展证明,一票否决权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马化腾将ofo如今的困局归结于一票否决权,欢聚时代CEO李学凌在朋友圈中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由于否决权过多,导致决策通不过,留下的法律漏洞对公司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胁。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制衡与博弈


有观点认为,滴滴投资ofo后,双方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分歧。滴滴试图将ofo纳入自己的业务版图,成为滴滴出行生态体系的一部分,但戴威坚持独立发展。这成为双方日后反目成仇的起因。


2017年下半年,ofo和摩拜之间的烧钱对抗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曾喊出“共享单车90天结束战斗”的朱啸虎开始在公开场合极力鼓吹ofo和摩拜合并,当时腾讯和滴滴分别为摩拜和ofo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不确定性在于戴威的立场。


前述知情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戴威曾使用过名义上的一票否决权。戴威对ofo和摩拜的合并不支持,而滴滴当时倾向于合并方案,后来戴威在合并决策过程中使用了一票否决权,从而导致合并无法进行。


另有说法称,令戴威不满的是合并后新公司的控制权归属,这导致了谈判流产。


接着在去年11月,滴滴派驻在ofo的高管团队被戴威驱逐,ofo和滴滴之间的矛盾正式公开化。撮合无果的朱啸虎马上选择套现走人。微妙之处在于,一个月后,朱啸虎的老股少部分被滴滴拿下,大部分被阿里接盘,阿里成为滴滴之后最重要的股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所有重要股东都同意才能引入新融资的规则设定,让戴威、滴滴、经纬、阿里拥有了在融资事宜上的“一票否决权”(非名义上的)。这也成为了各方上演制衡与反制的博弈武器。


因为无法达成一致,新的融资进不来。无论是曾经近在咫尺的软银18亿美元注资,还是在今年1月传出的阿里10亿美元注资,都因为种种原因,在各方的牵制和混战中未能达成。


今年以来,ofo唯一获得的一笔大额融资,来自向阿里的抵押借款。今年2月,ofo以小黄车为抵押物获得了两笔合计达17.7亿元的贷款。


今年下半年,陷入困境的ofo一度想要卖身滴滴,但最终因为各利益方未能达成一致,收购未能达成。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巨头宫心计


如今ofo进入生死时刻,排队退押金的人数已达1200万人,戴威也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名单。马化腾在ofo的生死关头,点出了他眼中ofo走向败局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在滴滴和阿里之外,腾讯是这场共享单车大战中,另外一个低调而隐秘的幕后推动者。


腾讯不仅是摩拜的第一大机构股东,还是美团点评的第一大机构股东。美团收购摩拜,成为这场战局中最大的变数。


今年4月,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摩拜和ofo是否能够合并时,半路杀出的美团,让这一幻想成为泡影。美团作价27亿美元将摩拜收入囊中,二者幕后股东腾讯,毫无疑问扮演了一个强势角色。


和腾讯的胸有成竹相反,阿里在这场战局中面临着更多的变数。


当初阿里投资ofo,被业内认为是看重其支付场景和流量渠道。阿里投资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掌控欲强,被投项目大多被纳入成为其生态体系的一部分。但在对ofo的投资上,阿里没有继续贯彻这种话语权。


从朱啸虎手中高位接盘后,共享单车行业却开始降温。ofo和摩拜合并难产后,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开始被证伪,估值一降再降。


就在ofo周旋于巨头之间时,哈罗单车与蚂蚁金服却默默牵手。


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支付宝上线“扫一扫骑单车”功能,首批接入的7家共享单车中出现了哈罗单车。随后,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蚂蚁金服继续增持。


而与此同时,今年6月16日,ofo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支付宝芝麻信用免押金骑行政策。蚂蚁金服也客气表示,“尊重合作伙伴决定”。


此刻,蚂蚁金服、阿里系与ofo,已不再是盟友。阿里系流量与数据的寄托在哈罗单车上得到了实现。


在阿里系重押哈罗单车的同时,滴滴则托管小蓝单车,推出自有品牌青桔单车,以另一种方式绕过ofo,继续投身不得不做的共享单车。


腾讯、阿里、滴滴的账本怎么算?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巨头混战的共享单车市场,不论是ofo、摩拜,还是哈罗单车,背后都站着巨头的身影。


在经历了快速登上峰顶,又快速跌落风口后,参与其中的投资人获益几何?


摩拜背后最大的巨头是腾讯。腾讯从C轮开始投资摩拜,D轮和E轮继续领投跟进,摩拜的E轮融资金额达到6亿美元。今年4月,摩拜被美团全资收购,对价为27亿美元。在今年8月发布的腾讯第二季度财报中,腾讯披露已将所持摩拜股权出售。由于具体数据未公开,腾讯对摩拜的投资收益不得而知。


ofo背后的巨头是阿里和滴滴。新京报记者获悉,滴滴共向ofo投入3.7亿美元;阿里投入3.4亿美元,另有8000万美元债权;蚂蚁金服投入1.4亿美元。此外,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股东包括中信、DST、弘毅等机构。


作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滴滴在ofo的投资金额最多。从2016年的C轮融资,到去年3月的D轮融资,去年7月的E轮融资,滴滴都在投资名单中。


阿里系资本蚂蚁金服在去年4月对ofo进行首次投资;阿里在去年12月从朱啸虎手中接手的老股,对价大约为1.2亿美元;另外,阿里系在今年借款给ofo数亿美金,抵押物是ofo的数千万辆单车。


如今ofo出现现金流危机,除了对阿里的债务,还肩负着对供应商和负债,以及用户的未退还押金。戴威在员工信中承诺将对债务负责到底。

 



创始人成“老赖”,ofo崩盘!马化腾:这个200亿的教训将载入史册


结局会怎样?


按照相关规定,如果ofo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由于债权优先于股权,债权将优先得到清偿。滴滴作为财务投资者,对ofo占有的是股权,这部分股权将在债权清算之后才会得到清偿。阿里对ofo的投资部分是以债权形式,作为抵押物的数千万辆单车,或许可以由阿里投资的哈罗单车接手运营。


如果ofo被哈罗单车收购,在不考虑债权的前提下,各投资机构的盈亏重点在于收购估值。公开数据显示,ofo2016年4月A轮融资的估值为1亿元;2017年3月D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2017年7月E轮融资估值为30亿美元。


无论如何,ofo都还在战场上尚未倒下。美团收购摩拜,腾讯扮演了一个强势角色。而如今,阿里、滴滴也成为了决定ofo命运走向的关键角色。这样的关键角色在马化腾的爆料下,将会有更多故事浮出水面。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