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日期: 2020-06-20
浏览次数: 25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2020-6-20   青野鸿蒙


6月18日,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表了书面致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分别发表演讲。在年中这个时间节点上,陆家嘴论坛释放出了共同应对危机、坚定改革开放的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促进国际合作。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第一,传递了共同应对危机的信号。


刘鹤副总理在谈到疫情应对时强调,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也必须同舟共济,协同发展。郭树清指出,大灾当前,世界各国必须放下分歧,携起手来,紧密合作。易会满认为,深化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专业高效的政策协同是阻止危机扩散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经济体以G20机制为纽带,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加强多边协同和宏观审慎监管,有效促进了危机化解和全球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果断出手,采取财政、货币和必要的市场稳定政策,引导公众预期,促使经济和金融市场恢复弹性和生机。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率先走出危机,加快恢复经济。同时,中国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支援,协调宏观政策。为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和接续,中国优先安排与跨区域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复工复产、释放产能,为全球经济贸易稳定做出中国贡献。


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已经相互交融,互相深度影响,危机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将秉持合作共赢、守望相助的信条,积极与各国合作应对现实挑战。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第二,传递了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号。


刘鹤副总理在阐释金融改革开放时,既从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的角度谈了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结构、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问题,也从扩大开放的角度谈了进一步出台金融改革开放举措,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支持上海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三角互动方面进行新探索。易会满表示,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易纲则强调,金融监管能力也要与金融开放程度相适应相匹配,在金融开放中维护了金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上述表态和分析说明,中央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态度是坚定的,不会因一时的困难和压力而改变。在疫情压力和国际单边主义干扰下,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没有停步,而是积极进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早全面放开,六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已经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下一步,将在抓好市场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为外资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便利,加强与各国监管机构合作,打击跨境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市场开放与完善监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市场更加有效、生态更加友好。


越是坚持开放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越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本届论坛开幕时,商务部就制定《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大幅降低了对非控股股东的外国投资者或其全资投资者的资产总额要求,大幅缩短了外国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限,放开了外国投资者以要约收购方式实施战略投资,放宽了跨境换股条件。这些新举措意味着金融市场正在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是历史性的跨越。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第三,传递了共建共享的信号。


实践反复证明,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时代,单边主义损人不利己。大家不仅应当在危机时刻一起想办法,一起协调政策;即使危机过去了,也应当加强对话沟通,加强政策协调,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机制。


易会满说,“流动、流通是资本的天性,融合发展是金融的主流”;“国际分工的内在逻辑和市场规律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全球化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发展中去解决”。郭树清提醒说,美联储在制定政策时过于“内向”,有可能侵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也很可能会透支美元和美国信用。这两段话从正反两面说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是时代的进步,但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在全球化下出现的一些不平衡现象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只有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找到有利于各方、有利于大局的创新办法。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当前危机时刻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初衷是努力维护货币财政政策的常规状态,努力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处置市场风险还是打击违法犯罪,无论是开展区域合作还是跨境监管,无论是稳定供应链、产业链还是推动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信息沟通、政策协调、机制对接。当前,主要经济体应当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加强沟通,尽可能形成合力,增大正面效果,减少不利影响。(证券日报)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引入做市商制度,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


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今日在上海举行。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担任本届论坛的共同轮值主席。刚刚,易会满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作出分析判断,对资本市场“直面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实现新愿景”作出了详细阐述。


针对下一步科创板建设,易会满提出了三项明确的工作: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他还提出,将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并释放了三重“政策礼包”。


先来看看易会满此次讲话的“干货”!


要点速览


□此次资本市场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合力更强,效果也更明显。资本市场实现了常态化运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市场韧性明显增强。外资总体保持了净流入。


□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推出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下一阶段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溢是大概率事件,各主要金融市场将可能共同面临“资产荒”的挑战,优质上市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有更多的担当。要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将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拓宽ETF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尊重市场规律,不作行政干预,更好保护和提升投资者活跃度,形成投融资均衡发展、市场交易高效透明、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市场生态。


□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严肃市场纪律,净化市场环境。


□中国证监会将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建立打击跨境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联盟,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


□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支持上海在证券代表人讼、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调解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建设法治诚信资本市场的示范区。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看点一:应对疫情影响须深化国际合作、实现政策协同


易会满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正在并将持续对世界政治、经济和金融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大家普遍认为这次由疫情引发的系列问题,兼具了1918年大流感、1929-1933年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特征,应对难度前所未有。”他说,因此有必要从历次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深化对危机形成,演变和应对的规律性认识。


易会满着重谈到了两点启示:


1.深化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共同解决方案,各国唯有本着命运与共的情怀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大萧条”的危机重演。


2.专业高效的政策协同,是阻止危机扩散和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迅速恢复市场信心,避免恐慌情绪蔓延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危机救助措施的首要目标和政策着力点。凡是危机中应对比较有效的国家,政府都能够果断出手,通过财政、货币和金融稳定政策的“组合拳”,及时纾困止血,稳定市场预期。


看点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 外资总体保持净流入


易会满评价,与历次应对股市风险事件相比,此次资本市场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合力更强,效果也更明显。资本市场实现了常态化运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支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也得到了有效发挥。


他表示,近一阶段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正加快恢复发展,金融业和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了稳健运行。


首先,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因为疫情放缓,相反的,我国提前全面放开了证券、基金、期货机构的外资股比限制,6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已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外资总体保持了净流入;证监会加强与境外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其次,在科学监管、充分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体现了监管温度和弹性,一方面使得市场自我调节和创新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的监管导向,较好实现了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再者,与历次应对股市风险事件相比,这次资本市场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合力更强,效果也更明显。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加强形势研判,加大了货币、财政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力度。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支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看点三:融合发展是金融的主流


易会满分析表示,随着疫情影响持续发酵,未来全球可能出现经济深衰退、金融高风险、要素低流动的不利局面。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维护全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他说,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因此出现了暂时性困难。但总的看,国际分工的内在逻辑和市场规律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去解决。


“流动、流通是资本的天性,融合发展是金融的主流。”易会满指出,应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坚持相向而行,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共同推进全球金融合作和金融风险防控,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看点四:证监会将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


易会满表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24小时“全天候”接续交易的运行网络,不同时区、不同地域的股票、债券、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之间高度联动,在为全球经济贸易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交叉传染的特征也日益凸显。


他说,春节以来,全球主要市场接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剧烈震荡。在这次疫情危机未解除之前,这种情况还可能会出现。在特殊时期,没有哪一个经济体、哪一个金融市场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零和游戏,面对危机和风险挑战,唯有加强合作,守望相助,才是唯一出路。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眼界、新的格局和新的胸怀。”易会满指出,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建立打击跨境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联盟,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是在新起点上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看点五:扩大沪深股通投资范围及标的完善沪伦通业务拓宽ETF互联互通机制


易会满指出,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投资、消费明显下降,供应链产业链遭遇梗阻,供需两端受挫。面对困境,金融行业必须主动积极作为,更好发挥促进要素资源全球配置、便利跨境投融资活动和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


他表示,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中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


易会满提到的具体工作包括:


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


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


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


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


拓宽ETF互联互通机制;


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易会满表示,热忱欢迎各国投资者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中国市场,投资中国市场,在互利共赢中推动全球经济金融融合发展。


看点六:加快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


易会满同时指出,资本市场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发展最终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回顾历次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是走出危机的根本所在。”


他表示,这次疫情势必助推新产业新科技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机制优势,大力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再连接、再优化、再巩固。


就此,易会满指出,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具体举措包括:


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


在科创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


研究允许科创板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


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推出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


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看点七: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


易会满指出,资本市场在新时期发展的新愿景之一,在于努力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分析提出,为助力经济加快复苏,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超预期的刺激政策,此后一个时期,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溢是大概率事件,各主要金融市场将可能共同面临“资产荒”的挑战,优质上市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有更多的担当。


据介绍,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陆家嘴论坛密集发声传递积极信号• 易会满讲话9大看点全梳理!



看点八:保护和提升投资者活跃度投融资均衡发展


着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是资本市场在新时期发展的另一个“新愿景”。易会满表示,健康的市场生态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资本市场的总目标,证监会将着重开展三方面工作:


以贯彻落实新证券法为契机,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着力构建权利义务边界清晰、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的制度生态;


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尊重市场规律,不作行政干预,更好保护和提升投资者活跃度,形成投融资均衡发展、市场交易高效透明、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市场生态;


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严肃市场纪律,净化市场环境。


看点九: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将获得更加完备的资本市场支持。易会满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他给出了这样三个资本市场“政策礼包”:


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证监会将继续支持上海股票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开放发展,支持交易所与境外市场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影响力。


在支持行业机构做优做强方面,证监会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为外资机构创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继续支持本土机构充分利用上海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


在优化金融法治环境方面,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司法机关合作,支持上海在证券代表人讼、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调解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建设法治诚信资本市场的示范区。(上海证券报)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