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格局变化:广东一骑绝尘,河南增量超浙江,云贵崛起
2019-11-03 青野鸿蒙
2019-11-02 上林院:杨飞
十月以来,各个省市已经陆续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济报告。从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情况来看,虽然整体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9.7798亿元,同比增长6.2%。但各个省市的发展却有喜有忧。

一、广东一骑绝尘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即使在今年全国增长放缓、内外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甚至于已经同第二名的江苏省拉开了将近5000亿元的差距,经济增速也远高于江苏。
从增长动能上看,广东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会进一步赋能广东经济,广东很有可能成为类似美国加州那样鹤立鸡群的领头羊,彻底甩开身后其他省份。
广东几年内就会超过俄罗斯、韩国的经济总量。中国经济从广东、江苏、山东三强鼎立,将会变成广东作为唯一超级强省的一超多强格局。
二、山东进入转型阵痛期
在GDP排名靠前的省份中,山东的名义增速只有4.53%,可比增速5.4%,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无疑当前这一阶段对于山东是颇为艰难的。山东从与广东、江苏并驾齐驱,到GDP已经落后广东接近1.5万亿(相当于一个西部强省的经济总量),落后于江苏接近1万亿。
这个差距,显然意味着山东在与广东、江苏竞争的跑道上已经大幅落后,甚至于已经退出了金牌的争夺战。
而往前数十年,2008年,山东GDP 30559亿, 只落后广东差不多5千亿整,还领先江苏500亿。
不止经济总量,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上,山东与广东、江苏的差距也呈现继续扩大之势。
由于在高科技领域落后于广东、江苏,山东的传统制造业近年来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2018年,广东申请PCT国际专利2.5万件,山东仅为1750件,只有广东的7%。
山东在产业结构、发展后劲、人才吸引力等诸多方面已经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三、河南经济增量超过浙江
前三季度河南省GDP39055亿,浙江省43198亿。河南与浙江已经只有10%的差距。
2008年浙江GDP2.15万亿,河南1.8万亿,浙江领先河南接近20%。过去十年,河南与浙江的差距已经缩小了一半。
河南人口9605万人,即将破亿,浙江人口只有5737万人。河南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浙江面积为10.55万平方公里,而且河南多平原,浙江多山地。从人口和土地上看,河南比浙江的增长潜力更大。
伴随着河南经济增长动力的累积,河南在下一个十年经济总量超越浙江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事实上前三季度从增量上河南已经超过了浙江。
而河南经济的崛起,不仅将帮助中国经济版图的中部崛起,同时更大的意义在于使得已经严重失衡的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四、东北经济仍然深陷泥潭,但辽宁有望率先突围
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仍然未能摆脱颓势,辽宁、黑龙江跑输全国平均水平,而吉林更是全国垫底。
在人口外流外流严重的情况下,东北振兴压力很大。2018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减少9.6万,吉林省减少13.37万,黑龙江省则减少15.6万。
辽宁虽然相比其他省份经济增长也亮点不多,但却比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好出很多。辽宁有望率先在GDP增速上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招商局集团出资整合大连港和营口港;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在辽宁省盘锦市投资额超百亿美元,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恒大集团选择沈阳,在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投资约1200亿元。辽宁经济率先受益于“投资正过山海关”。
今年上半年,辽宁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七成。东北经济的成长性日益受到市场青睐,营商环境正不断好转,制约东北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正在破解。

五、海南经济失速,严重依赖房地产
海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受关注的省份之一,也有各种政策的加持。但是今年前三季度海南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3%,房地产投资下降28.1%,经济增速下滑明显。
2018年4月22日,海南省出台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外地购房者在海口、三亚、琼海购房需要连续60个月个税或社保,首付比例不低于70%,且5年限售。
受此影响,2019年1-9月,海南省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8.6%,销售额同比下降44.6%,下滑趋势较2018年进一步拉大。
虽然最近海南已经放松了落户限制,省内居民有合法稳定居所即可落户,省外居民取得居住证并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落户,但效果仍有待观察。
由于缺乏制造业基础,海南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使得海南经济的周期性明显。而定位国际旅游岛,海南旅游在国人心目中却印象不佳,也严重影响了海南经济的发展。
六、西南地区增长加速,广西出现通缩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排名前三的都是西南地区省份,云南、贵州与西藏。
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35个季度居全国前3位,在2017年接棒重庆坐上全国经济增速冠军的位置。2017和2018年,贵州分别以10.2%和9.1%的增速领跑全国。
去年以来,云南也强势崛起,2018年以8.9%的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二名,并于今年开始跃上第一的位置。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增速分别以9.7%、9.2%和8.8%位居全国第一。

云贵的崛起是工业的崛起。前三季度,贵州和云南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6%和9.3%,位居全国第一、二位。
西南地区经济基数较小,基建领域和房地产的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云南和贵州的房地产依赖度分别是21%和19%,居全国第一和第三位。
但广西经济增长却意外落伍,广西实际增速5.5%,不仅大幅落后于周边西南省份,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广西的实际增速5.5%,竟然还比名义增速2.93%还要高出2.57%,也就是说广西的物价水平下跌,经济出现了通缩现象。
正常情况下,实际GDP增速要经过物价变动调整,都会比名义GDP增速低,因为经济增长中,总会伴随物价上涨。
虽然也有其他省份出现实际增速高于名义增速的情况,但幅度也没有达到这么多,比如吉林(0.92%),山东(0.87%),河北(0.7%),天津(0.52%)。
广西占据西南地区最有利的地理位置,又是资源、人口大省,工业基础也不错,本应该与云贵一起引领中国经济增长,但却长期落后于周边省区。
原因值得深思,广西应该避免踏入东三省的陷阱,东三省也同广西一样,一手好牌,各方面资源、政策都有优势,却一直发展低迷。
-----------------------
纵观各省份经济,总体上平稳且亮点不少,中国经济仍然比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增长动能更强。
但国内各省份之间的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东西部差距正在缩小,南北差距正在凸显,部分省区经济将会崛起,而另一些其他则会需要时间完成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关键。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关注财经事件与产业经济发展。一家之言,井底观天。公众号:“产业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