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贵州茅台成A股史上首只千元股•中国资本市场30年
2021-02-04 青野鸿蒙
三十而立,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盛年。
1990年12月,中国资本市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关键转轨时代蹒跚起步,孩提之年就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探索前行,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改革、创新的使命,“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三十年的发展长卷中,中国资本市场搭乘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了“向上生长”的旅程,充满暗礁曲折,也充满欢欣鼓舞。它的理念和市场生态在新旧交替中不断完善创新,它的制度建设在兼顾时代性和适应性方面不断突破,行至今日,逐步构建形成了既遵循国际市场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史,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渐进革新,也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勇敢尝试。

贵州茅台成A股史上首只千元股
2019年6月27日,贵州茅台在全市场的瞩目下,股价突破1000元,市值直逼中国石油,成为A股史上第一只千元股,买一手茅台股需要10万元!
截止午间收盘,茅台股价涨1.86%,报998.04元/股,总市值1.25万亿。
同时今日也是茅台的股权登记日,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145.39元,28日将进行现金红利发放,合计182.64亿元,成为史上最高的分红。
从历年分红的情况上来看,上市至今,贵州茅台累计净利润为1790.53亿元,共计分红757.3亿元。近几年来,茅台分红不断在上升,而作为第一大股东,茅台集团靠每年的分红便受益不菲。
分红逐年递增的背后,自上市以来,茅台营收及净利双增长,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771.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2.04亿元,净利润已超过5年前的营业总收入。
就茅台此次高额的分红而言,受益最大的必然为公司的前十大股东。wind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贵州茅台股东人数共8.06万名,前十大股东持有9.734亿股,持股比例达77.53%,727家基金持有4765.72万股,占总股本3.79%,2家QFII持有1630.3万股,占总股本1.30%。
从茅台前十大股东明细可以看出,公司实际控制人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79亿股,占总股本持股比例达61.99%,此次将分走113.22亿元;在一季度增持了2083.28万股的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此次将分到红利17.57亿元;第三大股东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持股2.21%,此次将分去4.04亿元。
此外,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交易所)将分到1.8亿元;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0.86%,分得1.57亿元;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64%,分得1.17亿元;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34%,分得6210万元红利,其在一季度减持了贵州茅台110.8万股股票。
而剩下的42.649亿元,则由其余剩下的股东瓜分,平均每人约分得5292.09元。
由此可见,尽管茅台慷慨分红182.64亿元,但由于其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为集中,散户持股比例较小,平均到个人账上并不算多。
此外,wind显示,截止至2019年6月27日,茅台机构持股合计比例为81.04%。近三年来,茅台机构持股比例除了去年10月份有所下降外,其持股比例不断在攀升,而茅台股价也在去年10月30日见底,随后机构持股比例不断攀升,茅台股价也在不断上涨。
去年10月29日,茅台一字跌停,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三季度茅台营收549.69亿元,同比增长23.56%;归母净利润247.34亿元,同比增长23.77%;去年单季度营收为197.09亿元,2017年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89.93亿元,单季度营收同比几乎零增长;此外,去年市场认为会对白酒增收额外的消费税,因此市场对此过分悲观,导致其一字跌停。
不过现在回头看,茅台从去年10月份的509.02元/股,到如今的992.52元/股,股价涨幅近一倍。而茅台的股价走势与机构持股比例数成正相关,可见机构对茅台股价的影响非常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资金不断在买入贵州茅台,年初至今合计净增持614.69万股,合计持股数为1.06亿股,占茅台流通股数的8.44%。

康得新、康美药业、辅仁药业因财务造假被查
2019年8月9日,焦点访谈播出《财务造假须严惩》专题报道,近期一批涉嫌财务造假的上市药企因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被点名。
央视焦点访谈出手,直接点名,该重罚!该严惩!
熟悉焦点访谈的观众都知道,被这个栏目点名批评,下场都不会好。
三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始末
1、康美药业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01年其在上交所上市,共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800万股。发行之初,公司总股份7080万股,第一大股东是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1季度持股比例达到32.83%)。
4月29日,康美药业发布了一份《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公告具体阐述了公司2017年年报中出现的14项会计错误。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由于财务数据出现会计差错,造成2017年营业收入多计入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入76亿元,销售费用少计入5亿元,财务费用少计入2亿元,销售商品多计入102亿元,货币资金多计入299亿元,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多计入3亿元。
公告出来之后,市场哗然。
证监会5月17日表示,2018年底证监会日常监管发现,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美药业)财务报告真实性存疑,涉嫌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我会当即立案调查。
现已初步查明,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涉嫌违反《证券法》第63条等相关规定。
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
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
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作为曾经A股市场上的白马股,康美药业也收到了不少股民追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1月31日,有接近30万户股东。

2、康得新
*ST康得2018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0亿元,同比降低22.38%;利润总额3.43 亿元,同比降低88.2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1亿元,同比降低88.66%。年报中同时称公司账面货币资金153.16亿元,其中 122.1亿元存放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
公司独立董事对122.1亿元的真实性表示强烈质疑!
在5月7日晚间的公告中,公司网银显示有122亿元存在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简称“西单支行”),然而,西单支行却回函称“账户余额为0”。
7月5日,证监会对*ST康得进行了处罚及禁入告知,内容触目惊心:4年内虚增利润119亿 。
经查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业务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等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通过上述方式,*ST康得虚增利润总额119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119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康得新是2010年上市的,上市以来8年的净利润总和也就80多亿,可见这财务造假有多恶劣!
随后深交所发布称,如证监会对*ST康得作出最终行政处罚决定,深交所将第一时间启动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流程。
上市多年,康得新的股东户数在近年来持续走高,从2014年的1万股东到最新的15万股东。

3、辅仁药业
7月19日原本是辅仁药业的红利派发股权登记日,但那天晚间,辅仁药业却突然发布公告称,因资金安排原因,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现金分红款项划转,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发放现金红利。
按照此前的公告,辅仁药业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以总股本6.27亿股计算,需向股东派发6272万元。
跟康得新的套路一模一样,当时康得新账上趴着150亿的货币资金,结果拿不出10亿还短期债务,多米诺骨牌就此崩塌。
经过上交所的问询,7月24日晚间,辅仁药业也给出了答案,但令市场极为震惊,未受限金额只有区区377万元!
对于辅仁医药20000多股东来说,辅仁医药道出的“真相”犹如晴天霹雳,股民们担心的是这家曾经备受资本追捧的医药白马股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康美药业?
根据公司财务提供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7月19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现金总额127,240,702.45元,其中受限金额123,461,985.09元,未受限金额3,778,717.36元。
7月26日晚间,“白马股”辅仁药业发布公告称,因涉嫌违法违规,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被立案调查。
辅仁药业提醒,如果公司因前述立案调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且依据行政处罚决 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 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截止目前,辅仁药业背后有2万多的股东户数。

长生生物成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
2019年11月27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今天(11月27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
9时30分早盘开盘,长生生物已不再交易,其股价定格在前一交易日收盘时的0.77元。26日晚,长生生物公告称,退市整理期已结束,将于27日摘牌。长生生物由此成为重大违法退市第一股。
长生生物同日公告显示,公司销售总监杨鸣雯由于个人原因辞职。而实际上,近半年来,长生生物重要岗位已出现一波离职潮。上月14日,长生生物董秘赵春志辞职,但继续担任总经理助理,协助董事会处理相关事宜。9月30日,公司副总经理鞠长军、万里明辞职,两人各持有公司50万股。6月28日,长生生物研发总监王群辞职,其持有公司45万股股份。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退市临头,长生退近期股价却上演一波“末日狂欢”,股价从历史最低的0.39元涨至近期最高的0.8元,股价翻了一倍。昨天股价涨幅仍达到8.45%。
长生生物退市时间线:
2018年10月16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生生物)的主要子公司因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处罚没款91亿元。长生生物主要子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
2018年11月1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外通报,由于长生生物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当天已启动对长生生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
2019年1月15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1月14日收到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决定书,根据相关规定和深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对公司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019年3月1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宣布,长生生物因触及深交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第二条、第五条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以及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自3月15日起暂停长生生物股票上市。
2019年5月20日,深交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对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的公告。
2019年6月19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在深交所网站发布一份《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的提示性公告》。
2019年10月16日,在暂停上市6个月后,深交所上市公司长生生物进入退市整理期,30个交易日后,将被深交所摘牌,长生生物将以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的身份被记录在A股的历史上。
2019年11月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破产清算的公告》,宣告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破产。
2019年11月26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退市公告,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19年10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 30 个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2019年11月26日为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1月27日公司股票将被摘牌。

政策背景
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实施。

30年前,深沪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幕徐徐拉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股票市场到多层次体系,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市值规模名列第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影响力辐射全球的大市场。
与欧美资本市场数百年的发展史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走过30年,时间很短,却也因此更加波澜壮阔、风光无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成都等地就出现了股票和资本市场的雏形。1986年11月,邓小平将一张面值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纽约证交所董事长范尔霖,以此表达中国推进改革、对外开放的决心,一时传为美谈。1990年,深沪两家交易所开业之初,分别只有五只和八只股票挂牌交易,起步卑微,但新中国资本市场自此正式奠基,意义非同小可。
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早期市场化程度低、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股票发行采用配额和审批的方式;国有股、法人股暂时不能流通;二级市场缺乏稳定资金来源,庄家操纵成风;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一些公司治理混乱,等等。这些成长中的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制度的日渐完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A股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也从最初谨慎试水,中间一度为国企脱困服务,升级到如今在资源配置和高质量发展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地位。
回顾过去30年,A股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牛熊转换,曲曲折折的K线图背后,刻画的是一个个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