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日期: 2021-01-16
浏览次数: 104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2021-01-16   青野鸿蒙


三十而立,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盛年。


1990年12月,中国资本市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关键转轨时代蹒跚起步,孩提之年就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探索前行,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改革、创新的使命,“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三十年的发展长卷中,中国资本市场搭乘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了“向上生长”的旅程,充满暗礁曲折,也充满欢欣鼓舞。它的理念和市场生态在新旧交替中不断完善创新,它的制度建设在兼顾时代性和适应性方面不断突破,行至今日,逐步构建形成了既遵循国际市场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史,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渐进革新,也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勇敢尝试。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


又一个“题材故事”在股票市场破灭,这一次是乙肝疫苗。12月13日,因乙肝疫苗事件,重庆啤酒迎来了复牌以来的第四个跌停板。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乙肝疫苗故事落幕,重庆啤酒的身份将从“中国最大市值的医药上市企业”回归到没故事性的地区啤酒企业,一向信奉“墙倒众人推”的市场也将无情地撇清啤酒上厚厚的泡沫。 


  12月7日晚间,重庆啤酒发布公告披露的乙肝疫苗Ⅱ期临床研究揭盲结果显示:安慰剂组应答率28.2%;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600μg组应答率30.0%;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900μg组应答率29.1%。 


  就此结论,有媒体援引医学界人士的评述说,从数字来看,疫苗应该是无效的,尽管数据并没有完全公布,但从目前公布的这些数据已经能够看出,结果和此前预期差距非常大,不会有更乐观的预期。尽管从各方的报道看,业内对最终结果尚存争议,但此结论依然被市场解读为重庆啤酒近13年的乙肝疫苗研究失败。乙肝疫苗神话的破灭,直接导致失望的投资者选择了抛售,12月8日复牌的重庆啤酒开盘即宣告跌停,并持续了4个交易日的跌停走势。恐慌的机构分析师甚至给出了重庆啤酒有可能15个跌停板的判断。 


  也因此,重庆啤酒在股票市场掀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随着股价下跌而止步,该事件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的想象,更引发了一场关于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的权利纷争。 


  13年暴涨神话 


  13年前的1998年10月27日,重庆啤酒股价还在13元一线。这一天,公司董事会宣布,将以1435.20万元收购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重庆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2%股权。重庆啤酒称:“通过收购'佳辰生物',将使本公司直接进入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该公司正加紧研制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制药产品,成为本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本公司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 


  此后,虽然“新的利润增长点”并没有实现,但股价却有了“丰厚的回报”。1999年4月,重庆啤酒表示将对佳辰生物增资扩股后,重庆啤酒开始出现收购佳辰生物以来的第一个涨停。并随即迎来第一轮大涨,累计涨幅近1.5倍。同时,佳辰生物所研制开发的国家一类生物制药——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性多肽疫苗也已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并获得国家新药研究基金的立项资助。 


2002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再次出现大涨走势,累计最大涨幅接近八成。此间,重庆啤酒曾发布公告称,佳辰生物与第三军医大学联合开发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已送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进行检定。翻阅重庆啤酒公告,几乎对于上述乙型肝炎疫苗研制的每一步细节,均会被及时披露。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有分析师表示,这个一直较为朦胧的乙肝疫苗概念也是支撑重庆啤酒不断上涨的主要动力,重庆啤酒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一路高歌猛进,截至12月7日,重庆啤酒的股价攀高至81.06元/股,创下上市14年来的历史新高,这一举将重庆啤酒的市值推高至392.30亿元。 


  在市场人士看来,支撑重庆啤酒的高股价主要在于其乙肝疫苗。“如果结果没能达到预期,重庆啤酒的下跌将会继续,因为目前的估值是基于对其乙肝项目的较高预期,没能兑现后,将会回归至啤酒行业的合理估值区域附近。”按照大智慧的数据,12月8日,重庆啤酒的市盈率为182倍,股价为72.95元。而同行业的燕京啤酒的市盈率只有20倍,如果按照燕京啤酒的市盈率来计算,重庆啤酒价格应该是8.10元左右。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前期大家的预期太高了。生物医药领域的进步不是孤注一掷,需要长期积累。即便这个品种成功了,也不代表重庆啤酒在生物医药领域进入了全球的顶级水平。过去的股价是包含了成功的预期的,现在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基金再陷“噩梦” 


  双汇发展“瘦肉精”梦魇对基金业的重创才刚刚过去,基金业又踩上了重庆啤酒这颗地雷。正如“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随着重庆啤酒的疫苗梦前景暗淡,扎堆其中的基金公司开始浮出水面。 


  天相统计显示,2011年基金三季报中,共有大成、富国、国泰、中海、易方达、泰信等公司旗下共20只基金重仓重庆啤酒,合计持有4936.94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10.20%。其中大成基金旗下共有9只基金集中持有重庆啤酒4495.16万股,占该股总股本的9.29%。 


  “一家基金公司有这么多基金重仓某只股票,而且基金净值比例还挺高,这是不多见的,这样选股是有些偏激。”一位基金业人士表示,大成基金此次重注押宝在重庆啤酒,恐难全身而退。 


  对于难以估计的损失,大成基金开始行动。12月12日,大成基金发布了其关于重庆啤酒的第三次公告称,我公司现郑重声明,敦请重庆啤酒应立即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停牌,直至信息披露完整、充分。在此之前的12月9日与12月10日,大成基金已发布两次关于重庆啤酒公告,公告内容都是对重庆啤酒进行估值调整。 


但是很显然,大成基金的请求未能如愿。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目前不需要对乙肝疫苗研发情况作进一步说明,公司亦未公告将停牌。“停牌只有上市公司自己申请、或者监管层要求才会停牌,由于股东的要求并不具有法律效应,因此对重庆啤酒并不具有约束力。”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影响远未结束 


  尽管重庆啤酒12月13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乙肝疫苗的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终稿将于2012年4月6日出具,意味着最终定论将要到明年4月才能揭晓。但无论如何其带给股市的影响以及巨大争议都是不容回避的,而有关机构投资者是否有资格要求上市公司停牌,或许也需要监管部门给予进一步的明确。 


  此外,有专家表示,重庆啤酒的疫苗概念在资本市场具有典型意义,乙肝疫苗研发周期长、前景远大、不确定性强,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公司股票容易反复被炒作,对于类似重庆啤酒乙肝疫苗题材的炒作现象,应该如何去加强监管,如何保护投资者,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今年以来,兴业证券研究员王晞和华创证券研究员廖万国给予重庆啤酒强烈推荐评级的次数即分别多达7次和3次。此次重庆啤酒乙肝疫苗实验结果不仅将兴业证券和华创证券的两位研究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也引发了券商研究所间关于存在重大风险的科学实验结果能否作为研究假设的争论。 


  对于为何对重庆啤酒屡屡给出强烈推荐评级,王晞和华创证券研究所上述高管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前期给出的强烈推荐评级均建立在同一个假设之上,即重庆啤酒乙肝疫苗项目进展顺利,2013年完成3期临床试验,2014年取得新药证书并成功上市,而估值与啤酒业务关系甚微。 


  国信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研究员则一针见血地表示,科学实验的结果具有刚性,成功或是失败并不会因为分析而产生影响,况且新药研究的成功率本来就低,因此将科学实验的结果作为研报的假设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还有业内人士质疑,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重庆啤酒的成交量疾速放大,有接近13亿元的资金套现离场是否引发内幕交易。 


专家表示,12月份以来,包括科力远、ST传媒、大元股份重组失败,股价连续无量跌停腰斩的悲剧,以及此次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爆出的诸多问题,一直都是中国股市的顽疾,值得市场各方深刻反思。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中恒集团天价合同蹊跷解约


2011年9月6日,上午,广州的阳光明媚动人,使人倍感放松。但正在番禺长隆酒店会展中心进行的中恒集团[14.99 0.00% 股吧研报](600252.SH)经销商大会的气氛却有些严肃。


不到十点,四五百人的会议厅座无虚席。统一着装的中恒集团的工作人员,就几乎占据了一半人数。中恒集团梧州制药全国营销合作发展大会即将在这里召开。


几日前的一场解约风波,让此次经销商大会尤为引人关注。8月31日,中恒集团发布公告称,因步长医药无法完成约定的销售任务,经双方协商,解除独家总代理合约。次日,开盘即遭遇跌停。


“分手”后中恒集团的未来命运成为关注焦点。而在会议上,由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率领的豪华阵容,梧州市副市长窦现金、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广州医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九州通[11.17 2.20% 股吧研报]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树林等,则向经销商传达了完成销售目标的信心。


当日,中恒集团与广州医药、九州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就药品科技研发、销售物流配送展开合作。一切似乎预示着,没有山东步长,未来的日子可能更好。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李旭利老鼠仓案发被批捕


2011年11月29日下午,证监会通报了李旭利“老鼠仓”案。据通报,其具体“作案”时间是2009年2月28日到2009年5月20日,李旭利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利一千余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将李旭利逮捕,证监会将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据报道,李旭利案件中初始炒作的资金为几千万元,但后期增长到上亿元。在2009年2月之前,李旭利任职交银施罗德期间,一直亲自操作其自有资金的交易,监管机构突击检查时在其工作的电脑中检查出残存的交易证据。


  李旭利在公募基金从业时间长达10年,为何“作案”时间单单在2009年2月到5月?其实这与部分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关。


  根据《行政处罚法》,如果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没有被发现的话,就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所以在2008年下半年之前的违规操作将无法追究,只有在《刑法修正案(七)》公布之后以及离开公募基金之前,而此段时间仅有3个月。


而根据2009年修正后《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政策背景


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


2011年11月28日,为进一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创业板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深交所在总结主板、中小企业板市场退市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成熟资本市场经验,制定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运作,控制投资风险,加强业务隔离,中国证券业协会于近日向行业发布了《关于落实<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在督促证券公司尽快严格落实《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基础上,对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提出了进一步的自律管理要求。协会下一步还将对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进行持续跟踪、关注、分析,并将根据业务实际发展状况适时出台或调整自律规则。这也是继《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制度指引》之后,协会发布的又一项涉及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运作的自律性措施。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2011•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


2011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便利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


2011年1月16日,深交所发布《交易规则》(2011修订),拟于2月28日实施。


2011年1月27日,银监会完成2004年颁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工作并发布。


2011年2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


2011年2月18日,证监会近日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铅期货交易。


2011年2月28日,沪深股市出现大幅反弹,上证综指再度站上2900点,深证成指也创下本轮反弹以来新高。


2011年3月24日,铅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


2011年4月21日,国内首家有色金属现货电子交易所——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开市,白银和金属铟两个品种将首批挂牌上市。


2011年6月9日,上证B股指数收报256.91点,下跌7.9%,创2008年10月2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至3500元。


2011年8月18日,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保险资产战略配置,适时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


2011年9月28日,上证综指跌破2400点,盘中最低探至2383.40点,收盘和盘中均创出14个月以来新低。


2011年11月1日,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2011年12月23日,海富通、华安、博时、南方、易方达、华夏、嘉实、大成、汇添富9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业务资格,成为首批RQFII试点机构。


2011年12月23日,国元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等12家证券公司香港子公司已经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资格。


 

2011•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事件致连续9个跌停•中国资本市场30年



30年前,深沪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幕徐徐拉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股票市场到多层次体系,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市值规模名列第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影响力辐射全球的大市场。


与欧美资本市场数百年的发展史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走过30年,时间很短,却也因此更加波澜壮阔、风光无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成都等地就出现了股票和资本市场的雏形。1986年11月,邓小平将一张面值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纽约证交所董事长范尔霖,以此表达中国推进改革、对外开放的决心,一时传为美谈。1990年,深沪两家交易所开业之初,分别只有五只和八只股票挂牌交易,起步卑微,但新中国资本市场自此正式奠基,意义非同小可。


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早期市场化程度低、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股票发行采用配额和审批的方式;国有股、法人股暂时不能流通;二级市场缺乏稳定资金来源,庄家操纵成风;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一些公司治理混乱,等等。这些成长中的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制度的日渐完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A股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也从最初谨慎试水,中间一度为国企脱困服务,升级到如今在资源配置和高质量发展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地位。


回顾过去30年,A股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牛熊转换,曲曲折折的K线图背后,刻画的是一个个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脚印。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