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日期: 2020-12-27
浏览次数: 31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2020-12-27  青野朝华



2020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台湾网


导读:近日,中国发布了《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其主要目的是对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作出一系列系统的规定,从而规范审查工作,提高审查工作的透明性和精准性。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中国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

从国际上来看,对一些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进行安全审查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美国的《外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英国正在制定“国家安全和投资法”等都是这些国家为了国家安全所对外商投资做出的一些标准要求。中国有关部门强调,实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国家安全风险,是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需要。在中的外商投资数量多且规模大,对其进行必要的审查,能够更好的维护国家安全。这并非所谓的“保护主义”,也不是开放倒退。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可以促进并且保护外商投资,从而进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在中国出台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相关法规的前一天,特朗普签署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以阻碍一些中资公司在美国上市。对此,美媒认为,这是中国对美方快速且强硬的反击。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第二天就出台此种规定,是因为美方签署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国因而产生的所谓“报复”之举。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外媒双重标准

对于外媒的一些错误解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此时出台并非是针对某个国家,这是立法进程决定的,也是目前国际社会的通用做法。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合理且正常的做法,在一些外媒的眼中,就成了“报复”与“针对”。在这些人眼中仿佛只有外国对中国投资进行审查才是合理正确的,中方对外资进行审查就是不合理错误的了,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每个国家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利用外资位列前三的国家,而中国面对大量的外资,对其进行必要的审查是合理的、正常的。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之举,更加有益于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1月18日开始施行!中国公布安全审查办法,针对外资划下23条红线



2020-12-25  闽南网晋江官方帐号  醒狮论事



据环球网报道称,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12月18日将59家中企列入了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显然是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的大举动。对此中方商务部做出回应,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的这种做法。同时强调“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近年来美国利用“泛国家安全”概念,以各种理由将中国企业与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话题挂钩,并以此为由,将中国企业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持续性打压和限制中国企业正常的海外经营,已经严重侵害了中企的合法权益。对此中方也开始有所动作,公布安全审查办法,给外资划下23条红线。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美国再对中企出手,中方已经有所动作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于12月19日发布消息,宣布将会自2021年1月18日开始施行《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下称:安审办法),该办法主要是针对对我国国家安全可能产生及已经或正在产生影响的外商投资进行安全审查。

“安审办法”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反击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机构、个人进行泛国家安全概念的打压的行为。一直以来,中方秉持的都是和谐共处的概念,敦促美国停止单边主义、不要再施行霸凌主义做法,在外交与国际贸易中秉持公开、公平原则。然而美国却一意孤行,执意破坏中美两国的经贸合作,阻碍全球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进程。

面对中方努力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需求、促进全球经贸发展融合的积极态度,不愿失去霸权地位的美国和诸多有霸权思维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看不惯的模样,不希望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后起之秀”,频频对中国出手,逼中国不得不有所行动,维护国家及中企权利与利益。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西方国家归纳“安审办法”23条红线,称中国“闭关锁国”

中国出台“安审办法”是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局下打造建立与开放匹配度平衡的外贸规范,助力中国改革开放顺利渡过深水区。外国媒体针对中国发布的这一办法进行过度解读,并强调这一办法对美国乃至欧美企业划下了23条红线,未来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返。

美国一直在国际社会上反复强调“民主”“自由”等话题,然而却一遍又一遍地公开撕毁其自己贴到身上的“高尚”标签。列出所谓“制裁清单”,对数十家中企在美国的正常业务开展进行阻挠与干预,甚至与其盟友国搞“政治迫害”本质下的恶意打压。美国为了限制中国高新科技企业发展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其本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还鼓动其他国家对中企进行扩大式抵制。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如今外媒又过度解读中国商务部刚刚发布的“安审办法”,认为中国此举是“闭关锁国”的先兆。对此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崔凡进行了驳斥,其强调,“安审办法”不是中国搞“保护主义”的手段,更不是从开放到关闭的倒退,它是中国为更大范围的开放定下的规则与前提,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大融合的必经之路。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方始终大力欢迎外国投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市场进一步融合,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发展建设的提速,也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历史趋势。中方也曾多次表明态度与立场,敦促世界各国能够顺应经贸发展潮流,不要再搞“对立”“打压”等不符合潮流的事情,那只会迎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



 

对美国的反击?中方出台重磅法规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

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安审办法》)。

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进行安全审查,是国际通行做法。2011年,我国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近十年来,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历经大幅改革,特别是今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在法律层面正式确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大幅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同时,为统筹积极促进外商投资和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外商投资法》规定国家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进行安全审查。

《安审办法》以《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为主要法律依据,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开放和安全并重,总结近十年来审查工作实践,借鉴主要国家审查制度成果,对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以在积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的同时,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安审办法》共23条,规定了适用审查的外商投资类型、审查机构、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决定监督执行和违规处理等,进一步提高了审查工作的规范性、精准性和透明度,尽可能减少对外商投资活动的影响,保护外商投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根据《安审办法》,国家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承担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日常工作。《安审办法》将于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正式施行。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