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丰巢超时收费:智能快递柜全面开启“收费时代”,还有多远?
2020-5-8 青野鸿蒙
央广网:在疫情期间,无接触配送的兴起,再次凸显了快递柜的重要性。但眼下,“免费的午餐”要结束了。
近几日,不少消费者在使用丰巢快递柜取件时,看见屏幕上多了一则通知,该快递柜服务推出了会员制,普通用户超时12小时未取件将收取费用。而就在昨日(6日),杭州某个“硬核”小区抵制收费,宣布暂停使用丰巢快递柜,更是将该事件推向风口浪尖。

一问:消费者是否有权拒绝使用快递柜?
近几日记者在走访中得知,外界对快递柜收费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快递员在放入快递柜时,已付费过一次了,在购买快递时已支付快递费的用户,为何还要再次付费?二是其他快递柜大部分为24小时内免费使用,丰巢却缩短了一半时间。其中一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张女士向记者“吐槽”到:“如果快递员前一天晚上投递快件到快递柜,很有可能出现睡一觉后快递柜就收费的情况,或是前一天加班晚上才回家,就必然要缴费取件。”
关于“超时收费”是否合理,北京康达(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嘉熙表示,本质上,快递柜提供的服务属于委托合同的范畴,收费合法。换句话来说,快递柜服务从诞生以来就是商务服务的范畴,不属于公益服务。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快件柜在推广使用初期,以免费扩大消费体验。但快递柜不是快递服务中的免费赠送品,而是一种新增的独立服务产品,尤其在当前普遍亏损状态下,收费有合理性。但他同时也指出,目前快递柜的使用,需强化服务流程的规范和标准。
与此同时,不少网友也最为关注,自己是否有权利拒绝使用快递柜呢?
就此,刘嘉熙告诉记者,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快递公司应当将快递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应当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的权利。因此,如果快递小哥仅将快递放置在快递柜并发送取件码,也并不能认定为快递的签收和完成送达。
她具体解释到,从合同的角度来看,丰巢方面认为基于保管行为需要收费,但保管物品因未签收和完成送达,尚未发生所有权转移,且未经收件人同意,单方面设定付费义务的行为,不具有法律基础和合同基础。

二问:疫情之后,快递柜是否由此结束免费模式?
“超时收费”热度未减,顺丰又有大动作。
5月5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参股公司丰巢开曼、丰巢开曼子公司丰巢网络拟通过股权重组的方式收购中邮智递,收购完成后,中邮智递将成为丰巢网络全资子公司。
也就是说,丰巢网络将100%控股中邮智递,两大智能快递柜企业实现“联姻”。
丰巢方面表示,以上会员服务消费者可在线上进行选择,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将不产生任何费用。而针对多次滞留包裹在柜占用资源的用户,将在两次免费取件过程中,询问消费者是否要选择延期保管服务,如仍不同意使用的用户可选择不再允许其快件投递入柜。
此后,不少业内人士热议,由丰巢收费事件为起点,国内快递柜开启收费时代,还有多远?据记者了解,纵观智能快递柜行业,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快递柜企业丰巢,快件入柜12小时内对消费者免费,超时后,每12小时后收5角钱;第二大智能快件柜企业速递易采用快件入柜24小时对消费者免费,超时后每滞柜一天收1元钱。
杨达卿认为,两家企业合并后,在收费制度上或需要一个统一收费方案。目前菜鸟驿站快件柜仍对消费者采用免费模式,在他看来,快递柜对消费者收费与否,目前还应由市场和消费者选择。
究其原因,智能快递柜在中国市场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杨达卿解释称,一是投建普及率不够,中国去年快递超过630亿件,全年人均快递包裹45件,但中国智能快件柜仅40多万组,约合3500万人才有一组快件柜,而日本近乎每个居民楼都有一组快递柜。二是用户使用率不高,2019年630亿快递包裹中,入柜比率才占10%左右。
因此他分析道,目前国内消费粘性还没培养起来,虽说丰巢与速递易的合并形成了先占优势,但最终市场的竞争领先还要靠服务激活,要更加凸显消费者的选择权。目前阶段,全面推进既向快递员收费,又向消费者收费还需慎行。

三问:除了收费模式 快递柜行业是否有其他可能性?
疫情之下,虽说快递行业面临亏损局面,但行业链条上的智能快递柜却被“幸运”地推了一把,将触角伸向不同配送场景,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从趋势上看,国邮智库专家、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原局长杨世忠告诉记者,接下来一段时间,上门送件情况或将逐步减少,而经由驿站转交和投递智能快件箱的比例会逐步增加。疫情过后,更多的社会资本将青睐智能快件箱项目,加速智能快件箱建设的进程。
但在这同时,刘嘉熙提出,以丰巢快递柜为例,如果也有其他快递柜后续相继进行完善,产生相应配套费用,不排除快递柜的商业属性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
记者注意到,2019年下半年,国家邮政局组织江苏、广东、四川等省局对运营智能快件箱经营快递业务开展了许可试点工作,目前广东、江苏两省已经分别核准了首张省内许可。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全国将全面推开这项工作。许可有关安排将会按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面推开后,各地的申请人均可以通过国家邮政局政务服务门户依法提出申请。
与此同时,国家邮政局办公室与商务部办公厅也于4月17日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
此前,在国家邮政局举办的“2020年中国快递业未来时刻”线上沙龙上,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快递管理处副处长杨飞透露,2020年,国家邮政局将继续推动智能快件箱的布局、建设和使用,明确公共属性。他表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可能会有实质性的推动,希望借助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智能快件箱的建设,实现传统信报箱向智能化改造升级。

丰巢收费背后:忙扩张不止损 投诉多急盈利
Via:新浪科技
对于新出台的收费规则,丰巢方面并没有发布官方通知,而是通过快递柜屏幕上显示公告来做提示。而关注了其主要用来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公众号的用户,也并没有事先收到相关通知。
随着快递柜模式逐步进入小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取件需求,比如方便非居家时间接收快递等。智能快递柜正在成为新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很多一二线小区都配备该设施。
但是,这种无接触式快递投放模式目前却诟病颇多,在用户体验上还有诸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地方。
而这也并不是丰巢首次因为收费问题引发用户诟病。
此前,丰巢多次因为“支付一元钱赞赏”功能被质疑诱导消费,多人上当。目前,该功能仍然存在。

“最后一百米”的变现不可操之过急
实际上,关于智能快递柜的使用,有关部门已经有相关的法规出台。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施行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应当合理设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不过,由于投诉成本等问题,大多数用户对此一般忽略,或者默认接受快递员未经同意就投放快递至快递柜的做法。
随着无接触式的普及,未来快递柜可能是物流环节越来越重要的一块,但该领域需要规范的方面还很多。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指出,目前阶段,全面推进既向快递员收费,又向消费者收费,还需慎行。
“快递柜现在距真正成为用户习惯还有一定距离”,杨达卿表示,就目前的市场结构、竞争环境、普及程度、用户体验来看,快递柜对用户收费还需量力而行。快递柜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末端的问题。目前阶段,全面推进既向快递员收费,又向消费者收费还需慎行,尽可能以消费体验优先培养消费粘性。快递柜有类似传统社区邮政信报箱的公共服务功能,在商业化上需要综合考量。
目前来看,对比速递易快递柜免费保管期为24小时,菜鸟驿站快递柜免费保管期为3天,即72小时,丰巢的收费规则相对较苛刻。
丰巢的着急变现,很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其面临的沉重的变现压力。

丰巢背后有着复杂的资本局。2015年6月,顺丰、韵达、中通、申通、普洛斯五家企业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并于次年6月由上述五家企业内部增资5亿元投资。2017年1月,丰巢完成外部融资25亿,估值达到55亿。不过,到2018年,中通、韵达、申通等企业已相继退出。
2019年,丰巢科技进行股权重组,丰巢科技境外融资平台HiveBoxHoldingsLimited(简称“丰巢开曼”)通过协议控制方式控制丰巢科技。重组后,顺丰控股(46.190, 0.07, 0.15%)仍通过境外子公司RadiantBeyondLimited(亮越有限公司)持有丰巢开曼13.67%的股权(考虑了员工股权激励ESOP的摊薄影响)。
就在前几天,5月5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丰巢开曼拟在智能快递柜市场进行重要布局,丰巢开曼、丰巢开曼的子公司丰巢网络将与中邮智递及其股东签署一揽子交易协议。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将成丰巢开曼子公司,而明德控股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持股主体持股为36.54%,明德控股持股为1.25%。明德控股为顺丰控股创始人王卫旗下企业,这意味着,丰巢依然是顺丰系企业。
而早在2017年,丰巢还收购了另一家快递柜品牌“e栈”的运营方中集电商。目前,丰巢与中邮速递易已是当前市占率最高的快递柜运营商,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丰巢目前投入约178000个快递柜,柜机占比约44%;中邮速递易占比约25%。收购后丰巢市占率将达69%。
不过,不管是丰巢开曼,还是中邮智递(旗下智能快递柜业务速递易),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可见丰巢与速递易商业化压力之大。
数据显示,丰巢开曼2020年1月至3月未经审计营收3.34亿元,未经审计净利润为亏损约2.45亿元,而2019年营收16.14亿元,亏损约为7.81亿元。
中邮智递2020年1月至3月未经审计营收7021万元,未经审计净利润亏损约1.59亿元,而2019年营收4.29亿元(其中,广告业务收入0.63亿元,快递柜业务收入3.66亿元),亏损约5.17亿元。
智能快递柜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快递员使用支付费用以及广告费用。但变现规模和速度远不及其拓展成本的消耗。一方面,丰巢加快在智能快递柜市场的布局;另一方面,智能快递柜产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变现困难。
虽然丰巢有望“称霸”智能快递柜行业,但其未来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如今的情况下,急于变现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丰巢等快递柜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付出成本,在一定的条件下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以及寻求商业变现无可厚非,但管理费用如何收取,规则如何制定,可能还需要结合市场多方因素来衡量。否则将会伤害用户利益和体验,甚至可能会涉及不正当价格行为面临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