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日期: 2020-06-22
浏览次数: 28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2020-6-22   青野鸿蒙


年轻看遍高处风景,年过而立却是一场幻灭。


1981年出生的李兆会,或许曾是山西省最快乐的“小年轻”之一。2008年他以12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首富,2012年以120亿元的财富位列少壮派富豪榜第3名。


“黄袍加身”担任地方支柱企业董事长,凭借百亿财富傲视全省,高调迎娶女星车晓传为佳话,这一切都发生在李兆会20多岁的年纪里。然而,就像他的成功一样,他的失败同样引起轰动,与少年英气挥手告别后,企业破产、婚姻破裂接踵而至。


如今,当初倒塌的企业已东山再起,李兆会也慢慢淡出公众视线,此时一个消息又将他拉入人们的视野。


曾属于李兆会的海鑫集团,旗下五家公司总计价值22.35亿元的应收账款从今年5月起四度流拍,起拍价格也从最初的1.4亿元缩水至最近一次的6000万元,仅为账面金额的2.7%。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22亿资产四度流拍


0.2折仍无人问津


6月20日上午10时,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海鑫集团五家公司的843笔应收款项拍卖结束,有1351人围观,但无人拍下。


阿里拍卖页面显示,本次拍卖标的物为海鑫集团五公司截止2014年11月12日(破产受理日)的843笔应收款项及1项股利。五家公司分别是: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线材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焦化有限公司,均为原海鑫集团旗下公司。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五家公司应收款项及股利账面金额高达22.35亿元,评估价1.4亿元。早在今年5月,这笔应收账款即按评估价1.4亿元拍了一次,无人报名;然后降价到1.12亿,还是无人报名;再大幅折价至6600万元,仍然无人出价。如今,起拍价已下调为6000万元,仍然无人出价。


山西前首富账面价值22亿的资产包,已经缩水至6000万元,简直是打折到了“骨折”的地步,为何还没人敢要?


原因也挺简单,这个资产包看着值钱,但里面几乎全是各种烂账,而且很多欠债方已经不知所踪。欠款的单位要么是“吊销、注销”,要么是“工商信息查询不到,无法清收”。


这些应收应收款项里面的许多债权发生在1998年以前,距今已有20多年;最近债权也在2005年,距今也有15年了。年代如此久远,绝大多数欠债方已经消失,上哪儿去收钱?找谁去收钱?这都是个现实问题。


负责拍卖的海鑫集团管理人也在竞买公告上提示了风险。上述应收账款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真实性瑕疵、诉讼和执行时效已过、执行人下落不明、无财产可供执行等。


另外,据红星新闻报道,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李兆会涉及的诉讼已经超过200起,初步统计其本人面临的债务纠纷金额仍然超过10亿元。


多家法院的判决书显示,李兆会名下值钱的多处北京房产,已经划拨给债权方,甚至被法院查封、拍卖。其中,李兆会名下一套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别墅被强制变现,拍卖得款人民币1.02亿元。


但更多的法院判决书显示,未发现李兆会名下还有可供执行财产,他已经无法履行责任及偿款。从身家百亿到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令人唏嘘。更多债主想要再找到李兆会本人已经很难,由于欠债太多,他早已不再公开露面,目前本人也不知所踪。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逆天改命救父业,最后却成笑柄


《桃花扇•余韵——离亭宴带歇拍煞》曾有一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写尽了人生变迁,可以繁花似锦,可以门可罗雀,可以惊涛骇浪,亦可以平淡如水。


他曾是山西首富,风光时,身价过百亿;迎娶漂亮女星时,席开500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可是好景不长,短短几年光阴,便濒临破产,败光百亿家产,倒欠银行2亿债务,他被无情列入“失信人”名单,限制出境,他便是原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厂“海鑫钢铁”第二代掌门人-----李兆会。


李兆会曾被人羡慕是最年轻的山西首富,用过人的才干逆天改命,创下百亿收入,但他也被世人称做最“悲情的败家子”,短短几年败光所有家产,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如荧屏上演的电影,看尽人生繁华与凋敝,尝尽世事无常与世态炎凉。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出生富贾,将门无犬子


1981年,一名男婴呱呱坠地,他的出生仿佛就携带着光芒,家庭富裕,父亲能干,母亲慈爱,他便是李兆会,他的父亲李海仓在当时,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李海仓白手起家,一路披荆斩棘,从一个榨油厂工人逐渐走上了民营企业家的道路,甚至拥有了百亿资产。


李海仓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商业头脑,在商道、政道混得风生水起,他甚至还担任过全国工商联的副主席,不得不谓是事业有成。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兆会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完成了本科学业,还在父亲的指导下,前往澳洲进修深造,一切视乎应该向着幸福、稳定的方向发展。


可是,生活常常出人意料,意外总是不期而遇。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2003年,还在澳洲留学的李兆会突然收到一个噩耗:父亲被人枪杀了。消息来得太突然,惊慌失措的李兆会在亲戚的安排下,匆匆退了学,返回国内,接过父亲一手打下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年轻的首富,身价顿时上涨为百亿元。


接管父业的道路并不好走,作为一个刚刚20出头的少年,在老一辈人眼里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孩,几乎很难服众,一不小心还会被资历老的长辈架空甚至撺夺了权位。


然而,面对这样的困难,李兆会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才智摆平了大家的非议,终究坐稳了“海鑫钢铁”掌门人的宝座。


逆天改命,积极救父业


刚刚回国的李兆会,自然明白公司老一辈人员对自己的不服,但是,这是父亲创下的宏伟蓝图,他不能就此拱手让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暗暗努力,坐稳这“海鑫钢铁”第一把交椅。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李兆会动用了家族的力量,在爷爷及叔伯的支持下,他将当年同父亲一起打下江山的时任公司副董事长及党委书记的辛存海调离了公司的核心岗位,他重用了跟自己关系较好的“六叔”,让其辅佐自己。


经过这一番操作,李兆会掌门人的宝座算是坐稳了,接下来,他要开始拯救父业,实现他的远大抱负了。


李兆会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又有过留学经历,他与自己的父亲不同,眼光、思维更加新潮,他不仅局限于国内钢材事业的发展,更放眼于资本市场,放眼于公司集团化管理。


他利用海鑫钢材的流动资金,大胆投入到股市、房地产及保险等金融领域,在他的领导下,海鑫钢材在那一年不仅实现了12亿元的利润,还成功的实现了以钢材发展为主业,兼顾电力、保险、房地产等多领域的集团化管理。


2008年,年仅27岁的李兆会,因此被列为“山西首富”,身价达125亿元。


李兆会的成绩不仅仅止步于此,2008年后,中国钢铁行业进入“寒冬期”,产能过剩是当时钢材行业的最大问题。


不仅如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中国工信部在2009年还发布了《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明确了对产能100万吨以下的普通钢企和50万吨以下的特钢企业设置了门槛。自此,民营钢铁企业几乎面临淘汰。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李兆会却成功的通过多行业发展,带领着海鑫钢铁穿越了“寒冬期”,将公司业务越做越大,公司管理向着集团化管理模式发展。当时,人们纷纷为这样的英年才俊拍手称赞。


而就在事业的巅峰,他更是挥动大手笔,迎娶了女星车晓。那场婚礼也曾轰动了国内外媒体。当时媒体报道,婚礼现场,酒席500桌,婚车200辆,每位前来喝喜酒的人都严禁送礼,却还可以倒领红包,公司一万多名员工,更是每人收到500元的红包。可见,当时李兆会出手之阔气。


然而,好景不长在,这样的豪华婚礼却无法让李兆会的婚姻长久,他的婚姻仅维持了一年便戛然而止了,而更悲哀的是,他的事业好运也开始走到了终点。

 

 22亿资产四度流拍,0.2折仍无人问津!“山西首富”李兆会的浮沉史


败光百亿,沦为笑柄


就当李兆会的婚姻刚结束不久,他被查出套现山西证券四千万,还被查出涉嫌造假账、偷税逃税、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银行开始撤资,再没有人愿意伸手帮他一把。


有人说,李兆会终究是太年轻了,他与自己的父亲不同,他并不擅长于与当地政府打交道,并不善于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他更看重资本的力量,然而失去了实体,资本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这样,那个曾经拥有上万员工、纳税额超过全县60%的钢铁企业,就此倒塌。不仅如此,李兆会还花光了家族原有的百亿资产,倒欠银行2亿债务,最后为了还债,不得不卖掉私人飞机,被世人无情的嘲笑为“最快败光家产的富二代”。


俗话说,“从奢入简难,从简入奢易”,当献媚变成嘲笑,李兆会成了别人眼中败光家业的无能子弟,沦为笑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回顾他的故事,我们也看到,那个人们眼中的“富二代”也曾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干带领海鑫钢铁成为人们羡慕的大企业。


然而,也许是因为他太过年轻,经验不够丰富,最终导致了败落。但他曾经的魄力与远见,让我们记住了“年轻有为”。而未来,他是否还会东山再起,也未可知!(网易新闻 枕猫)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