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仁:VC中的“舞林高手”
2018-12-5 青野鸿蒙
30多年的创业经历和近十年的VC生涯,黄宗仁总能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一个“舞林”高手一样能够稳稳掌握着市场的节奏。
做投资就是低买高卖,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这需要投资人能够准确把握经济冷暖转折和行业周期起伏,并能够领潮流而动。有“台湾地区金融改革先驱”之誉的永威投资有限公司(Asiavest)的创始人、执行合伙人黄宗仁(T.J.Huang)似乎总是能够领先一步察觉到一个行业启动或者衰落的趋势,并且在最合适的时机果断出手。
迄今为止,永威投资累计管理四支基金,总规模9.8亿美元,对位于中国台湾、大陆、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的130多家公司进行了约7.8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已有50多家公司实现上市。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在永威的上海办公室里,俯瞰着窗外从遥远天际滚滚而来的黄浦江水,黄宗仁率领着他的12人团队中的八员虎将,讲述他和永威的故事。

一次漂亮的套利
有人说黄宗仁是台湾做网站唯一赚到钱的投资人,理由是,在互联网刚刚跨过立冬日,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严酷的寒冬正在逼近的2000年春节前后,黄宗仁就开始谋划把他在1997年创建的奇摩网(Kimo)出售给中文门户网站的老大、也是奇摩网最主要的竞争对手雅虎网。这宗雅虎以新发行225万股普通股收购奇摩全部股权的交易,最终在当年的11月9日获得公布,这一天距离3月10日纳斯达克市场(5132.52点)崩盘的起始日恰好整整8个月。
创办奇摩网,可以说是受到了门户网站“祖师爷”雅虎所取得巨大成功的启发。1997年,互联网热潮正在蓬勃兴起,代理美国网景公司浏览器软件Navigator的经历,让黄宗仁培养了对互联网行业的敏锐嗅觉。“雅虎在美国很成功,我们研究了它的模式和经验,觉得门户网站在台湾也会有很大的市场”。于是黄宗仁通过精业集团旗下的精诚信息公司,投资成立了奇摩网,在两三年内将其发展为台湾最大的门户网站,并且在1999年底开始筹备赴纳斯达克上市。
2000年收购消息公布的同时,奇摩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00年前三季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0%,达到1.85亿新台币,是台湾第一个宣布获利和达到单季损益平衡的中文门户网站。当时的奇摩网正处于“一只脚已经跨入了纳斯达克门槛”的鼎盛时期,黄宗仁却突然将其全部出售给竞争对手,这宗估值将近1.5亿美元的并购案,在当时台湾互联网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对于当时很多人认为奇摩被“贱卖”的说法,黄宗仁认为,门户网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当时雅虎及中国大陆三大门户网站都已经上市,在台湾也有不俗业绩。但对于只有2000多万人口的台湾来说,不可能容纳这么多完全同质化的门户网站企业。其次,2000年的互联网业已经开始泡沫化,奇摩当时可以选择独立上市,但是之后整个互联网业可能进入低潮,加上众多实力派对手的竞争,公司可能会面临经营困境。当时雅虎已经是一个拥有全球市场的大公司,与奇摩相比,雅虎的成长性和抗风险能力都更强。“假设互联网行业不景气,它一定能比奇摩更容易度过寒冬;如果互联网行业转好,雅虎的业绩会比奇摩更好。”黄宗仁今天向记者解释当时出售奇摩网的考虑。
黄宗仁在这宗以换股实现的购并交易中,卖空前景不甚明朗的奇摩网,买进市场规模更大、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雅虎网,做了一个漂亮的套利交易,而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逐渐回暖,雅虎股价的市场表现也远远优异于纳市综指。

与市场共舞
从30年前开始创业,到最近10年来的VC生涯,黄宗仁就像一个娴熟的舞者,踏着市场的节拍翩翩起舞。
黄宗仁的职业生涯是从1973年加入中国台湾上市公司永丰余造纸集团(1907.tw)开始的,担任财务总监等职务。1976年,黄宗仁把握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创建了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精业集团(Systex Corpo-ration:2343.tw),并在80年代中期瞄准中国台湾岛内金融市场开放的时机,率先投入研发证券分析系统,抢占了市场先机,其出版的胜龙股票分析软件在中国大陆的股民中也是尽人皆知,而精业集团也成为中国台湾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和金融信息提供商,于1995年在台湾股票市场上市。
上世纪90年代,风险投资在台湾蓬勃兴起,黄宗仁觉得,这个行业可以给自己丰富的创业和管理经验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那时也正是台湾半导体行业的黄金岁月: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心向台湾转移、大量在硅谷工作过的科技人才回到台湾创业、新竹园区每年都有几家企业上市……,一切迹象都预示着,台湾半导体行业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1995年,黄宗仁创办了永威投资有限公司,并成功地募集了第一支1.25亿美元的VC基金,重点投资IT技术产业。这一次,黄宗仁又赶上了台湾VC业迅速成长的第一次热潮,并且搭上了台湾IT产业蓬勃兴起的顺风车。
伴随着全球IT产业转移的大潮,台湾而后是大陆相继迎来了IT业蓬勃发展的黄金岁月,黄宗仁紧紧跟随市场风向,于1997年率领永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摘取了台湾IT业向大陆转移的丰硕果实。从2000年中芯国际创建开始,永威陆续向其投资将近2800万美元,这一次黄宗仁瞄准的是,“如果某些行业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而在国内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就存在投资机会。比如中芯半导体,国内半导体产业一定需要一个张汝京这样的人来引导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参与其中。”
置身于席卷台湾和大陆的IT业迅猛发展的大潮之中,同时也是自身团队的优势所在,永威持续关注于IT产业、尤其是半导体及软件领域,并且建树颇丰:已有50多家企业在中国台湾、美国、中国香港及新加坡上市。“其中在香港上市的IC设计公司晶门科技给我们22倍的获利,而在美国NASDAQ上市的凹凸科技也给我们7.5倍获利。”黄宗仁说。此外,永威投资的企业中,有多家公司已经发展为全球或地区性的行业领导者,如全球排名第一的半导体芯片代工厂台湾积体电路(TSMC)、张汝京先后两次创业的台湾世大半导体和中芯国际、台湾明基电通等。

现在,大陆经济迅猛发展,内需迅速启动,让黄宗仁再次看到一个正在爆炸式成长的广阔市场―民生产业。永威在2005年募集成功的第四支基金,增加了在消费零售和汽车工业等领域的投资方向。“台湾地区本身的市场有限,企业必须面向国际市场,竞争靠高科技,所以过去我们在台湾投资,主要关注高科技领域。但是大陆本身有很巨大的市场,这个能量足够大,可以支持很多公司做到上市的规模,所以在中国大陆我们会对消费和渠道领域给予更多关注。”黄宗仁解释说。“中国社会的消费结构层次非常丰富,在每个层面,当它的基本面发生变化的时候都会产生机会,我们会去关注这些机会。”

芯片投资因时而变
永威投资公司成立初期,主要投资在芯片制造环节,如台积电、世大半导体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IC产业链的结构和应用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永威的投资侧重于设计环节,以及具有特殊应用的封装测试环节。从宏观经济来看,制造业总体上是产能过剩的,并且芯片制造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的产业,扩张受制于设备产能。而芯片设计的先天优势是,一个产品开发成功,只要获得市场认可,可以立即增加定单,迅速扩张,并且扩张成本比较低。所以,现在的芯片产业链条上,最有爆发力的环节是IC设计,这是一个年销售2000多亿美元的市场,年复合成长率超过10%,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在芯片设计环节,永威注重于从应用方向来做考察。现在比较热的应用比如手机、电视、通讯以及定位系统方面,在国内外都有非常大的市场。大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应用会出现,在可替代性的方向会形成新的行业,比如降低芯片的耗电量,把多个芯片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提升效能等等。

目前在芯片设计环节,永威主要锁定两个方向:手机和通讯网络,及数字电视领域。比如2005年4月投资的安凯科技(Anyka),它的产品是手机上的多媒体芯片。手机芯片主要有两部分,对于基带部分(baseband),手机制造商的惯例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知名大厂来供应,一个初创公司如果在这个方向竞争,取胜的把握不太大。安凯走的是应用方向,提供下载、音乐播放、拍照等功能,把这些功能整合在一个芯片,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这类业务的公司要做到很大营业规模不很容易,但是爆发力很大,只要它设计出来的芯片证明可以批量生产,就会有很好的前景。安凯今年的销售预计达到800万美元,明年可能达到3000万美元。
数字电视领域的芯片也是永威锁定的一个目标应用市场,目前全球都正如火如荼展开电视数字化的平移工作,现在是模拟电视加装机顶盒,未来则是模拟电视直接转换为数字电视。数字电视芯片的应用领域――卫星及有线电视,国内和欧洲的标准基本一致,因此IC设计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出口欧洲。此外因为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看好,做数字电视应用的IC设计公司,可以与永威已经投资的做手机应用的IC设计公司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永威投资有限公司(AsiaVest Partners, TCW/YFY Ltd.) 是一家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引,在大中华区,即中国、香港、台湾以及美国从事私营企业投资业务。本公司自1995年成立伊始,就一直利用创新技术、具竞争力的市场地位和强大的管理团队来支持企业发展高增长业务。
简介
处在亚洲和美国的强势地位,本公司已管理近十亿美元的资金。公司的投资重点是半导体、信息技术、无线电、软件、制造业以及消费者相关的产业。已经对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及美国逾130家公司进行了投资——这一投资组合代表着在该地区极富价值的商业关系网络。
本公司关注的焦点,是那些期望充分利用大中华区所提供机会和资源的公司,并且协助他们进行业务拓展和融资选择。针对这些投资组合所包括的公司,角色远远超出了提供资金本身。更确切地说,认为自己的角色是这些被投资公司的服务提供商。我们积极协助他们巩固重要的生意伙伴、发展新的客户关系、建立分销渠道、拟定公司战略并构建财务体系。公司的业务增值方法已经促成了大中华区和美国许多重要企业的创立。
历史
始创于1995年的永威投资公司现已被公认为大中华区的一家知名风险投资公司。管理来自于全球顶级机构投资者近十亿美元的资金。公司的投资者包括公司和政府养老基金、知名基金公司的私人股本基金,以及来自于北美洲、欧洲、 亚洲、澳洲的保险公司和企业等。
截止2006年12月,永威投资已对设在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和美国的130多家公司进行了超过八亿美元的投资。永威投资在多家公司的创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些公司在它们所属行业内已发展成为全球或地区性的领导者。我们已经协助50多家公司完成了上市,并为公司投资组合中的公司, 在关键过程中促成了无数次并购。
投资策略
永威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于半导体、信息技术、无线电、软件和制造业。公司投资于那些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从投资初创阶段到控股权收购阶段不一而足。投资规模通常在七百万美元到三千万美元之间。
我们所投资的公司通常具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优质的资源、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是能够应对全球市场的解决方案。这些公司依靠的是领先的技术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台湾的加工技术和商业化能力以及中国具竞争力的资源和成长的市场。
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包括参与董事会以及与管理层的广泛互动等,公司在投资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投资理念
公司的目标是在分享企业成功和财富创造所带来的利益基础上,与公司所投资的公司建立一种伙伴关系。从一开始公司的方法就是利用永威投资的丰富经验和专长,通过在大中华区和美国的广泛商务联系以及庞大的投资组合网络来使公司的投资增值。
公司的投资组合包括120多家设在大中华地区及美国现有的和正在崛起的领军企业。伴随着这一过程,它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和产业网络,该网络能够使其中的各部分得到互惠。
永威投资公司是个由具有多种专业和学术背景的人士组成的团队。公司把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在技术投资、商务拓展、公司管理、资本市场以及企业并购等方面,以此来帮助公司所投资的公司——无论是他们需要建立重要的商务联系、发展战略合作、巩固新顾客、建立分销渠道、合并和承购,还是为上市做准备,抑或是为了确保获得更多的融资。
重点投资领域
半导体产业 集成电路制造商、无线设计公司、检测和包装服务业、原材料、销售服务业及全承包设计服务业信息技术 PC/笔记本生产、配件和外围设备、显示技术及产品、多媒体设备及存储介质通信。
III-V复合元件制造商、无线局域网集成电路设计和模块、电信服务供应商及网络设备。
相关专家
·黄宗仁T. J. Huang
管理合伙人 创始人
黄博士在企业创立、业务运作及金融管理和投资方面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他对多元化产业、管理和资本市场有深刻的认识。在2003年的亚洲风险投资大奖评选中,他被评选为该年度亚洲风险投资家。
黄博士被誉为台湾金融改革的先驱。他曾是永丰馀造纸公司的前任首席财务官和常务董事。他于1973年加入永丰馀造纸公司,对公司的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技术的多元化建设做出了显着的贡献。他同时还是精业公司(Systex Corporation)的创始人。此公司是台湾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和金融信息供应商, 于1995年在台湾股票市场上市。
黄博士于1973年取得位于麦迪逊的威斯康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前取得国立台湾大学的数学学士学位。
黄博士在企业创立、业务运作及金融管理和投资方面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他对多元化产业、管理和资本市场有深刻的认识。在2003年的亚洲风险投资大奖评选中,他被评选为该年度亚洲风险投资家。博士被誉为台湾金融改革的先驱。他曾是永丰馀造纸公司的前任首席财务官和常务董事。他于1973年加入永丰馀造纸公司,对公司的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技术的多元化建设做出了显着的贡献。他同时还是精业公司(SystexCorporation)的创始人。此公司是台湾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和金融信息供应商,于1995年在台湾股票市场上市。黄博士于1973年取得位于麦迪逊的威斯康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前取得国立台湾大学的数学学士学位。
·萧崇河Henry Shaw
资深合伙人 1995年加入
萧先生有着丰富的技术投资经验,在大中华区和美国拥有广阔的投资网络,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他是Transpac Capital Pte Ltd的前任副总裁,也曾是Mosel Vitelic Inc.的创始人和首席财务总监。Mosel Vitelic Inc是台湾计算机内存条行业的领军企业。萧先生是台湾政治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并获得该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