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日期: 2018-11-30
浏览次数: 37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2018-11-30 青野鸿蒙

 

在全球最大上市投资基金管理全球投资的杨光,是美国媒体公认的,可以帮助美国投资者正确认识中国和亚洲经济的人。他不但常年作为美国财经频道和彭博财经频道的特约专家参与有关经济谈论,也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国国家领导人访美之际,被美各大媒体选择邀请的中国经济点评人。


同时,他所参与管理的基金集团也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购买中国”的最大买家之一,这让他有很多机会,用行动表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过去几年,他在华尔街的一句名言是:“投资中国有风险,不投资中国风险更大。”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30岁以前,杨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入金融行业。那时,他的理想是在科学界取得成就,具体地说,是要成为神经学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而且,他具备这个潜力,也对自己充满信心。事实上,在决定进入金融界之前,他就已在全球发行量最大,也是最有权威度和影响力之一的科学杂志《科学》上发表文章,进而取得了成为专家教授的资格。在华尔街,从以专长数学的理工科转向金融领域的大有人在,但从医学领域转向金融领域并亲自管理着美国人的巨大资产的人却不多,杨光算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而他决定要实现这个转型的理由 ,很简单:不想把路越走越窄。做科学是路越走越窄,没有第二,只有第一,而金融,却是路越走越宽,并且可以八仙过海。杨光说,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后者,因此,他在获得科学家入场券之后,毅然放弃多年的科学家梦想,重新开始。


说话不温不火的杨光,是个喜欢尝试不同挑战的人。杨光1963年年底生于四川成都, 1979年,15岁时,以高分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专业是生物科学。在校期间,先后被选举为系学生会主席、校研究生会主席,毕业时被挑选到团中央工作。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杨光开始在科研之外考虑人生,再加上当时国内已经蓬勃兴起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热潮,所以他逐渐在对科研的迷惑里找到了一个新目标——学经济。不久,他开始做两手准备,一手做好实验室,一手要“学点新东西”——经济。而且,要学能够经世致用的经济。“既然已经对做学者有了动摇,那就不要再做一个学经济的学者。”学经济和商务,哈佛商学院是很好的选择,杨光把目光锁定在那里。和高考一样,他也是二度进攻才最终登堂入室。虽然,他已在哈佛医学院工作,而且还在《科学》杂志上露过脸,但商学院要求“无论你过去做什么,都必须证明,你发自内心的对商业有兴趣,而且有潜力做好。”


  1991年,杨光向哈佛商学院发起第一轮进攻时,就没有过好这一关,教授们认为他科研已经做得不错,有玩票的嫌疑,而且也不认为一个学视觉神经的博士,能学习好商业管理。杨光被拒绝之后,再接再厉,觉得不是自己不够格,而是别人不够了解自己。于是第二年,他重装上阵,而且找了包括哈佛大学校董在内的推荐人推荐自己。哈佛商学院录取学生时,比较注重观察学员的人脉关系,因为这反映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这些大人物的推荐后,商学院录取了杨光,他当年却没去,“因为实验室突然有些事情要去做,不能半途而废。”


1993年,杨光终于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开始专心读书。当时,能在哈佛商学院念书的中国学生不多,因为到这里念书,即使成绩再好,也必须承担一笔相对于当时中国学生的经济能力来说,相当昂贵,甚至无力承担的学费。杨光就是无力承担,“但我看到他们的招生申明上有一条,不给奖学金但可以贷款。他们相信自己的学生毕业后,不会赚不到那些贷款的钱。”杨光毫不犹豫的做了贷款的决定。这也可以算是他人生中最重要,也最有长远观念的价值投资。他系统的评估了“继续做科研”和“贷款读商学院”的风险和利益,然后从长计议,做了融资购买“商学院”的决定。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商学院期间,杨光受到的训练让他终生受益,“最主要的就是做案例分析,每天给你一些根本看不完而且信息混乱的案例,让你扮演案例中的决策人去思考问题,而且必须给出答案。他们认为一个商业领袖必须不断决策,而在决策的时候,你可能得不到或是得到也无法了解清楚的全部信息。因此通过这种办法,训练你以后在商业领域应付变革的能力。”后来,杨光接触到了他现在工作的邓普顿基金,并加入到了这里。 原因是,“当时能进这种国际大买家的人很少,所以觉得很有吸引力。”另外,被人认为擅长销售的杨光,内心其实也不太喜欢投行的做一单生意就忙着找下一单生意的销售,所以他转而改变了主意。接受投资洗礼 ,杨光选择邓普顿基金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对基金的创始人约翰邓普顿爵士充满崇敬。


在技术层面上,杨光十分强调如何“隐身”的进出。“动作太大,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也因为这个原因,像他这样的,动辄挥舞着上亿乃至数十上百亿资金的投资家,相比于那些常常卖出数十上百亿的投资行家而言,显得非常的默默无闻,并且经常让人“有眼不识泰山”。笑看风起云涌,多年的市场修炼,让杨光炼成了火眼金睛,也让他成为美国市场极其少数可以赢得主流尊重的华人投资家之一。杨光并不太赞同华人会“仅仅因为自己是华人”就难在美国获得成功的说法。他说,美国基本上是一个非常公平的社会,人的背景,种族都不是太大问题。“事实上你去看,所谓遭遇不平等待遇的种族,其实都是在华尔街做得很好的。比如犹太人,然后是印度人,最近中国人也在上来。所以我觉得中国人不应该有任何的心理包袱。美国人确实很“势利”,但反过来说,你要有本事,要能给公司赚钱,你就会被尊重。”杨光说,“对于金融投资领域来说,就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投资也很公平,业绩是多少就是多少,好比高尔夫,它也是很简单的东西,少一杆就少一杆,很实在,没有什么吹黑哨偏袒的问题,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无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对自己始终有信心。”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美国市场上,杨光是媒体公认的,可以帮助美国投资者正确认识中国和亚洲经济的人。他不但常年作为CNBC(美国财经频道)和BLOOMBERG(彭博财经频道)的特约专家参与有关经济谈论,也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国国家领导人访美之际,被美各大媒体选择邀请的中国经济点评人。杨光非常看好中国的投资机会,投资中国也是公司给他的一个重要使命。在自己管理的全球投资基金里,他将10%的资金投向了全球指数只有1%多的中国市场。这种安排也给他带来很好的回报,为他的基金业绩排列在同行的前茅做了很重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杨光既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当然,他的选择只是从市场和投资价值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出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情怀。“有人说,我在一个1%的市场放10%的钱,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我告诉他们,指数永远是落后的。作为投资者,你要永远超前你的指数,等指数上来你就没有机会了。”


在对中国企业的投资上,杨光同样坚持长远投资和价值投资。中国人寿、神华、中国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上海电气等等,都是他投资的对象。因为是投资长远,而且在投资前做足了功课,所以杨光不会时常坐在电脑前满脸紧张地看投资的股票。短期的波动,兴趣来了,他会去看,但大多数情况下,他选择像巴菲特那样,拿到股票证书以后,就可以把它锁到保险柜里去。他说:“如果对公司分析得很好,对公司有足够的信心,只要基本面没出问题,就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关注它的短期波动上。”他坚信,公司的最终价格一定是和公司的基本面挂钩。带领中资扬帆出海,目前,已经在全球投资市场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杨光肩负起了一个新的重要使命——带领中国资本扬帆出海,而且,已经实现了开门大吉,甚至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其中,代表富兰克林与中国人寿成立中国人寿富兰克林则是他最新的如意作品。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2007年1月份,富兰克林邓普顿集团与中国人寿合作成立了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富兰克林邓普顿集团中国董事长的杨光则代表富兰克林邓普顿集团出任了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主管投资的董事。对于这一合作,双方均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就曾在公司开业典礼上指出,希望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尽快创出中国人寿境外资产管理的品牌,为中国人寿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作出贡献。一年多的实践表明,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有能力兑现起这个愿景。目前,已成功运作一年的中国人寿富兰克林,已经快速发展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一支生力军,而且已经交出了漂亮答卷。从一开始,中国人寿富兰克林就植入了国际领先的投资管理基因。目前,中国人寿富兰克林已将中、后台系统全部与富兰克林邓普顿全球中后台系统整合在一起,公司只要少数的后台人员,便可享有后者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交易系统、组合管理系统、清算结算系统等。同时,还全面引入了富兰克林邓普顿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流程,借鉴其成熟的国际投资经验。在这整个过程中,杨光均代表富兰克林与中方紧密合作,从而使上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如果说以前在海外市场坚定地看好并投资中国,是杨光在帮助中国企业赢得世界,而今的杨光则更是要用中国资本去赢得世界。不变的是,无论以前,还是现在,他都保持着那一份难得的从容。这也是杨光的一大特点。手握几十亿美元的他,并不像想象中的基金经理人那样,工作生活得紧张无常。他的业余爱好很多,喜欢打高尔夫球,冬天时常带小孩一起滑雪,他的小孩才四岁的时候就被他带去滑雪。他在中国香港、美国有房子,有游艇,也常常开着游艇带小孩晒太阳、钓鱼、潜水。“一有机会就做这些事情。”


   杨光说,这个世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该辛苦的时候要辛苦,该享受的,也一定要享受。”


也因此,如果让他再选职业,他还会选择投资。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杨光的基本投资理念


杨光认为投资最重要的第一点就是,值要合理。我们经常说一个非常好的公司不一定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要是定价太高的话。但是反过来,一个一般的公司,却有可能代表一个最优秀的投资机会。我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买的价格一定要好,你买的价格好,以后早晚有机会能够赚钱出来,大不了等一个周期而已。如果你买的价格非常高,我们说高就是和它的赢利的能力相比,你要赚钱出来的可能性就很小,除非这个公司真是爆炸式地成长。但是实际我们发现全球范围内真正爆炸性增长的公司很少,你要撞上那几家多半是运气。首先想的不应是要去寻找最暴富的机会或者爆炸性增长,而是想这个公司即使在最糟的情况下,它是不是还能产生一定的赢利或现金流,和你买进去的价格相比是不是很值。如果到时候它真的有非常好的增长机会,对你来讲就是一个额外的收益。所以在我心中,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看价值,这是第一理念。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二,我觉得耐心非常重要。投资真正要赚钱肯定至少要等两三年。你想快钱进去、快钱出来,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持续的,除非你是幸运的。但不能靠幸运吃饭。在投一个公司的时候,就不要想着五六个月以后,一年以后我赚多少钱至少应该是两三年以后。为什么是两三年以后,因为一般情况下,公司两三年以后的情况很多人不关心,很多人也没去琢磨,所以使得今天有一个让你以比较合理的价格进去的机会。


乐观 自信是成功的因素


我觉得作投资的人第一肯定要非常乐观,因为你投的是未来,所以如果一个人不乐观,就很难做好。你总是要认为将来会比现在更好,才会去作投资,否则你肯定不会投。乐观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特征,比如有很多兴趣、喜欢体育活动,等等。


第二我觉得作投资的人要有观点和想法。我跟投资团队开会,有人讲,有人就不讲,不讲的我说你必须得讲,如果作投资你没有观点,你就毫无价值。你要把观点说出来,可能是错误的,可能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有可能引出别人的些思考,那就有价值。所以一定要有观点,当然观点是建立在你有一定的经历、知识面的基础上的。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三要有勇气。往往最成功的一些投资,在刚投的时候可能是最看不懂的时候,尤其是做二级市场,别人都不看好的东西你看好,你买进去才会是最好的价格,这就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有可能10个人坐在一起,9个人是反对的。或者是你读所有的报告,其他人都反对,你怎么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时候勇气也挺重要的。约翰爵士也灌输过很多这种理念,就是投资实际是很艰辛的一个过程,你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这个过程实际是很艰辛的,因为你一直会问自己,是不是自己错了。



杨光:必须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对投资者的建议


杨光认为投资是一门科学,所以基本功要扎实。自学成才的股神,有可能他们确实很聪明,也能够赚很多钱。但是我总觉得从科学角度来讲的话,如果你没有受过正规训练,那就是在碰运气。而且投资人有个最大的特点,说穿了就是万金油,什么都得知道一点,你随便聊一个话题我都可以跟你侃一下。但我们其实对哪个行业都不是最专的专家,比如我要跟别人谈石油我肯定谈不过做石油的人,但是为什么反过来我们投石油会很赚钱,那就是因为投资要求你具备很广的知识面和很强的综合能力。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