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日期: 2021-06-26
浏览次数: 25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2021-06-26   青野鸿蒙


2021-06-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6月23日,碳交易概念股闻风起舞,板块内蓝晓科技(300487.SZ)、华自科技(300490.SZ)20%涨停,次新股三峡能源(600905.SH)实现5连板。


消息面上,6月22日,上海环交所正式发布了《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细则,这意味着离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启动又近了一步。


事实上,从电力到参股碳交易所的公司,今年以来资金轮番炒作碳交易概念股。


据统计,截至6月23日,今年碳交易板块已诞生10只翻倍股,其中,南网能源(003035.SZ)涨超418%,长源电力(000966.SZ)上涨202%。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时间渐行渐近,哪些领域还有机会?券商建议关注森林碳汇、节能领域。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何为碳排放权?如何交易?


碳排放权是指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包括可供的碳排放权、所需的碳排放权两类。


例如A企业每年的碳排放限额是1万吨,如果A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减排,每年碳排放量为7千吨,多余的3千吨可以通过交易卖掉;如果B企业因扩大生产,原定的碳排放限额不够用了,也可以通过交易购买。


那么,碳排放权如何交易?《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明确,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交易时段与A股相同。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碳交易价格将上涨我国碳交易市场达万亿级别


据联合国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规模,超越石油成为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市场。


我国在碳交易所启动后,券商预计碳交易市场规模将会在4000亿以上;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碳资产交易市场空间将达万亿规模。


与此同时,我国碳价被长期低估,2018年至今8个地方碳交易所平均碳价仅为29.13元/吨,远低于国际水平。


中航证券认为,我国碳价过低、碳价机制不健全,导致进行碳减排的企业缺乏动力进行技术革新向绿色高效发展。全国碳交易所的建立有利于增大市场化竞争机制,刺激企业向清洁能源转型,提高碳交易价格。


国泰君安也表示,随着碳排放额度的收紧,碳价上升,将提高高耗能行业的成本并促进其技术升级。


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梁希教授预测,我国碳排放价格在2030年前或突破200元/吨。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关注两领域


全国碳交易市场或于6月底正式上线交易。券商看好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后对碳经济的推动作用,普遍认为碳交易价格将上涨,从而促使企业技术升级向绿色高效发展,利好森林碳汇、节能领域。


森林碳汇作为最经济的“碳吸收”手段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林业碳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壁垒,成熟的项目开发团队将有效的帮助业主方规避风险。


券商认为目前保有大量林地资源以及成熟林业碳汇开发团队的企业最为受益,关注岳阳林纸(600963.SH)、冠中生态(300948.SZ)等。


节能领域方面,国金证券建议关注提供节能设备服务的杭锅股份(002534.SZ)等,中航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清洁能源先进运营商协鑫能科(002015.SZ)。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热点前瞻:我国拟于2021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


2021-06-2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据此前中国生态环境部消息,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后,我国预计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及发展历程


碳市场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交易过程形成合理碳价并向企业传导,促使其淘汰落后产能或加大研发投资。


碳市场机制特别是碳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向低碳领域流动,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应用低碳产品,带动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转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培育和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动力。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是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起点,文件中,将我国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作为首批碳交易试点省市。


随后几年,我国在碳交易试点中不断出台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培育和建设交易平台,以求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支撑体系建设。直到2021年6月,在试点结束后,我国将计划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项目,交易中心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立武汉。


中国碳交易市场试点结果


——碳交易试点整体情况


2013年深圳率先开启碳交易市场试点,随后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等省市相继在2014年开展试点。从2013-2021年6月我国碳交易的试点情况来看,自试点以来,我国共完成碳交易总量24130.91万吨,其中市场于2017年达到交易峰值4900.31万吨。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在我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方面,自试点起我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约为58.66亿元。在交易额变化趋势上,2013-2020年间,我国碳交易市场碳交易额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碳交易额达到新高,约为12.67亿元。


——各试点碳交易市场情况


从各个试点地区的交易情况来看,湖北省和广东省的碳交易中心的市场规模要远超于其他地区,其中湖北省的碳交易总量和碳交易总额都位列首位,分别为7827.65万吨和16.88亿元。


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重庆五个市内,北京和深圳的碳交易相对活跃,其中北京的碳交易额总共为9.06亿元,深圳的碳交易总额共7.38亿元。


从我国各试点的碳交易市场碳配额交易均价来看,2013-2021年间我国所有试点的碳交易加权平均价格约为每吨24.31元。在各试点中,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的碳交易均价要高于加权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试点市场的碳交易均价最高,约为每吨61.98元;而碳交易均价最低的是重庆市,自试点以来整体均价约为每吨6.11元。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的意义


——金融市场碳交易产品体系的开端


在2015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表示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20年又进一步表明争取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根据生态环境部、证监会公布信息,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仍处于初期水平,碳交易仍以现货交易为主,碳债券、碳期权、碳质押等产品仍处于地区试点阶段,未来将持续关注碳现货市场的运行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密切联系着行业企业,紧贴现货市场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期货合约以及规则的研究和论证工作。


——中国碳配额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对我国构建碳配额交易体系的意义重大:全国碳交易市场由生态环境部负责组织建立,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提供交易和结算服务,是我国碳配额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和升级维护时时刻刻影响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进程。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指出全国碳交易先从电力行业开始。电力行业覆盖的碳排放配额将近40亿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配额市场。后续将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预计明年可能就有新的行业纳入到全国碳市场。


 

 万亿风口来了!全国碳市场即将上线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从我国碳交易规模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相比,早期碳交易和碳边境税制度都是由欧盟所引领,2020年欧盟碳交易所的成交金额占全球交易所的成交金额的88%,约为2000亿欧元;其次,美国的碳交易市场约为250亿欧元左右,而我国的2020年碳交易金额按平均汇率换算也仅为1.6亿欧元。但由于我国的工业大体量和高数量碳排放,由此可见我国未来碳交易市场容量将是巨大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市场测算,预计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个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未来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