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农业银行登陆A股•中国资本市场30年
2021-01-15 青野鸿蒙
三十而立,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盛年。
1990年12月,中国资本市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关键转轨时代蹒跚起步,孩提之年就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探索前行,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改革、创新的使命,“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三十年的发展长卷中,中国资本市场搭乘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了“向上生长”的旅程,充满暗礁曲折,也充满欢欣鼓舞。它的理念和市场生态在新旧交替中不断完善创新,它的制度建设在兼顾时代性和适应性方面不断突破,行至今日,逐步构建形成了既遵循国际市场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史,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渐进革新,也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勇敢尝试。

农业银行登陆A股
农业银行(601288)2010年7月15日正式登陆A股。在A股和H股启动“绿鞋机制”后,农行将以221亿美元募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IPO。
2010年7月15日,农行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的103.1亿股,将开始上市交易。这也标志着最后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正式登陆A股市场。按照A股最终定价2.68元人民币/股和H股最终定价3.20港元/股计算,如果农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农行IPO募集资金规模将达221亿美元,超过此前工商银行的IPO融资规模。
扣除发行费用,农行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净额约为587.36亿元,高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农行14日发布的上市公告书显示,此次发行完成后,农行每股净资产约为1.52元,发行后每股收益约摊薄至0.28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农行今年上半年各项业务增长形势超出预期,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可望超过460亿元,同比增长约40%。农行全行贷款比年初增长11.2%,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平均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其中,农行县域业务成为贷款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县域贷款余额新增2100多亿元,较年初增幅高达18%,高于农行全行贷款增速6.4个百分点。
上半年手续费收入实现约230亿元,同比增幅60%。储蓄存款增量接近4400亿元,居四大行首位。
市场人士表示,农行未来两三年净利润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且在县域业务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向纵深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县域新型工业化蓬勃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今后外部环境对发展县域金融市场有利,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由于农行公布的发行价区间低于市场预期,并且有“绿鞋”机制做保证,因此首日上市破发的可能性不大。

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启动
深沪交易所正式向6家试点券商发出通知,自3月31日起接受券商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这标志着经过4年精心准备的融资融券交易正式进入市场操作阶段。
据深沪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06年以来相关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今年两交易所进一步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根据“从严到宽、从少到多、逐步扩大”的原则,审慎确定了融资融券试点初期标的证券和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起草发布了《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会员业务指南》,具体指导证券公司开展业务;同时,联合结算公司组织完成了对相关证券公司技术系统的恢复性测试、仿真交易以及业务启动前的验证测试等,为保障试点启动后融资融券交易的安全运行做好了充分准备。
两所负责人提醒说,融资融券在我国证券市场尚属一项创新业务,由于其存在杠杆作用和做空机制,业务相对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客观上要求参与者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并非所有投资者都适合参与。投资者在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前,应当充分了解融资融券的相关业务规则,尤其应关注证券公司通过营业场所或公司网站等途径公布的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担保品证券及其折算率等关键信息,并掌握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审慎参与。
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试点期间,交易所将会密切关注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活动,积极防范市场风险。每日将通过交易系统及网站,向投资者披露标的证券的融资融券交易及余额等信息;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交易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可能利用融资融券影响市场价格等异常交易行为;当市场交易出现严重异常时,交易所还将视情况采取暂停单只或全部标的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等措施,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
两所负责人最后强调,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是我国资本市场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完善证券交易机制、形成合理规范的资金、证券融通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点初期,将从有效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要求证券公司严格执行客户适当性管理制度,审慎选择开通业务的营业网点和参与客户,从少到多逐步推开。同时要求对涉及的账户管理、委托申报、交易监控等关键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强化内部风险控制,确保业务试点的规范运作。

政策背景
最严厉地产调控出台
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二套房贷首付不得低于40%;同时在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等方面落实了实施细则。
点评:将申请购买第二套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到40%,表明国家要抑制投资性购房,加大房地产贷款监管的力度。这与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政策思路是一致的。该会议曾提出,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

2010•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
2010年1月4日,A股市场在2010年的首个交易日震荡收低。沪深大盘自2006年以来首次未能在元旦假期后收出“开门红”。
2010年1月5日,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
2010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宣布,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
2010年1月11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透露,融资融券首批试点券商将在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11家2008年参与联网测试的券商中产生,股指期货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门槛或设为50万元。
2010年1月1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自律管理规则(试行)》,并开始受理基金评价机构加入协会或备案申请。证券业协会同日发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资质管理规则》。
2010年1月11日,中国证监会披露证监会2010年一号及二号文件,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07年修订)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07年修订)进行了修订。
201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6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0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关于申请上市股指期货的请示》,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组织股指期货交易。
2010年1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0年2月3日,新股中国一重确定的发行价格为5.70元/股,低于发行价格区间上限5.80元/股。这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首例未以发行价格区间上限定价的新股。
2010年2月12日,牛年A股市场最后一个交易日,停牌近40个月的“S延边路”变身“广发证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010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证监会选取6家证券公司作为融资融券首批试点证券公司。它们分别是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2010年8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启动新股发行后续改革,推出四大改革措施。
2010年12月,资本市场迎来20周年。统计显示,截至11月30日,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达2026家,上市股票2112只,总市值26.43万亿元。20年来,资本市场累计融资3.65万亿元。

30年前,深沪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幕徐徐拉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股票市场到多层次体系,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市值规模名列第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影响力辐射全球的大市场。
与欧美资本市场数百年的发展史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走过30年,时间很短,却也因此更加波澜壮阔、风光无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成都等地就出现了股票和资本市场的雏形。1986年11月,邓小平将一张面值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纽约证交所董事长范尔霖,以此表达中国推进改革、对外开放的决心,一时传为美谈。1990年,深沪两家交易所开业之初,分别只有五只和八只股票挂牌交易,起步卑微,但新中国资本市场自此正式奠基,意义非同小可。
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早期市场化程度低、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股票发行采用配额和审批的方式;国有股、法人股暂时不能流通;二级市场缺乏稳定资金来源,庄家操纵成风;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一些公司治理混乱,等等。这些成长中的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制度的日渐完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A股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也从最初谨慎试水,中间一度为国企脱困服务,升级到如今在资源配置和高质量发展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地位。
回顾过去30年,A股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牛熊转换,曲曲折折的K线图背后,刻画的是一个个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