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000家A股上市公司铸就中国经济“压舱石”
2021-01-28 青野鸿蒙
2021-01-28 来源:证券时报网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近80万亿元,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上市公司数量突破4000家。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实现了产业结构变迁,由以往制造业为主向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的转变,并涌现出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与世界500强公司,造就了一批批弄潮儿。

上市公司扩容提速
千亿市值公司增至118家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同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30年来,A股上市公司阵营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11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087家。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A股新增千家公司数量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扩容明显提速。
数据显示,从1990年的“老八股”开始,到2000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千家,历时十年。2004年以后,随着保荐制的全面实施,上市公司总数于2010年突破2000家,历时十年;2016年,突破3000家,仅用时六年;2020年9月,突破4000家,仅用时4年。
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不断攀升。截至最新,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近77万亿元,相比1990年12月“老八股”23.82亿元的总市值增长了约3.3万倍。千亿元市值军团稳步扩大,2001年8月8日,中国石化上市成为A股市场首家千亿市值公司。截至11月30日,A股总市值超千亿公司已扩容至118家,较2019年末公司数增近三成。
在全球市场中,A股上市公司市值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上市公司日益成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比重也不断提升,从1990年末的不到1%升至2019年末的60%以上。
除国内外,A股上市公司在国际上地位也日益凸显。《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1997年,中国内地只有4家企业进入这个排行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达到12家;2020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不少为A股上市公司,如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等。
从30年来的发展轨迹来看,A股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地位处于稳步上升态势,映射出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

消费与科技板块霸榜
新旧动能迭代更替
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A股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也越来越广泛。依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中国资本市场由传统制造业、金融业为主向科技创新型产业转变,传统经济与新经济实现碰撞迭代。
回顾资本市场产业变迁,从资本市场建立至2000年,房地产、化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霸屏A股行业市值榜前列。随后,医药生物、采掘、化工、机械设备、银行等行业市值不断攀升。近年来,随着新经济崛起,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板块市值不断攀升。
截至当前,除金融板块外,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化工、计算机等消费与科技行业总市值位居前列。从市值排名前20公司来看,除以往的银行、石油企业外,恒瑞医药、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消费与科技类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上市公司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中国智造”水平,A股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加码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3年, 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平均值不到1亿元,2014年升至1.08亿元,2019年为2.45亿元。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8888.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7%。具体来看,研发支出超百亿元的有10家;研发支出在3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29家,比亚迪、海康威视、中芯国际-U、恒瑞医药与立讯精密等多家高科技企业在列。

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龙头示范效应凸显
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则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30年来,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对经济贡献度不断增强,各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盈利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可圈可点。
在2000年以前,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均值不足亿元,2000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3亿元,2010年升至6.74亿元,2019年这一值已超9亿元。从营收平均水平来看,资本市场成立初期,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营收均值不到10亿元,2019年已升至125.12亿元,30年来A股上市公司营收均值复合增长率达10%。从营收占GDP比重来看,2019年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占GDP比重达51%,占据了半壁江山。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A股上市公司业绩受到一定影响。随着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市公司业绩明显复苏,展现了极大的韧性。
目前,A股基本全覆盖国内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优秀公司质量不断增加,其中,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市值超过万亿。
最新118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涉及25个申万一级行业,覆盖了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中,非银金融领域公司数最多,达17家,银行板块以16家紧随其后。再次是电子、医药生物与食品饮料行业,千亿市值公司数量分别为14家、9家、8家。
除千亿市值规模上外,各行业龙头营收与利润规模也处于领先地位,龙头效应显著。以2019年报数据统计,千亿市值公司营收均值达1859亿元,净利润均值达211亿元,同期A股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与净利润均值分别为125亿元与9.4亿元。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民生命脉,为地方产业发展、民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地区来看,上述千亿市值公司分布在23个省份,北上广三地上榜公司数量占比近六成。

资本市场三十而立 上市公司与美好生活“零距离”
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成为一大特色,不仅仅是数量的满足,更是品质的提升。但美好生活不是一句空话,落到实处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和精神愉悦,“30而已”的资本市场与美好生活撞个满怀,目之所及,一年四季,美好生活总是能够与上市公司相遇。
三十而立!从曾经的老八股,到如今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4000家上市公司,一路走来,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同步,为不同时期的公司注入活水、助力成长。记者跟随证券时报高质量采访团时,最常听到的话语是这样的“上市是企业最关键的时点之一,使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转角遇到上市公司
如果说,以前上市公司还是“稀有物种”,那么,当下可以说转角就能遇到上市公司。
美好的一天,往往由一杯热牛奶开启,是1996年上市的伊利,还是2002年上市的光明,或者是去年刚刚上市的新乳业,不知不觉,中国牛奶巨头已相继实现上市,作为奶粉和奶酪等乳业延伸品企业贝因美和妙可蓝多也相继进入资本市场。
美好生活的烟火气体现在一日三餐,菜市场和粮油店曾是一日三餐的起点,但现在,分布在大街小巷的综合商超则更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些商超中,永辉、人人乐、大商、华联、红旗连锁等知名巨头或者区域龙头均已完成资本市场布局。而走进超市,则更是一场上市公司盛宴,以至于在和一些分析师聊天时记者了解到,“逛超市”了解一线市场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零食代表的盐津铺子、速冻代表的三全食品、肉制品代表双汇发展、调味品代表的海天味业,酒水区琳琅满目的“白的、红的、啤的、黄的”,还有深受部分女生喜爱的时尚鸡尾酒锐澳,上市公司旗下的酒水团,不仅在资本市场火热,也是酒水市场的绝对主流,甚至在商超和电商“抢茅台”还成为一种流行。
生活用品区,有小家电代表的九阳股份的豆浆机、苏泊尔的电饭煲、美的的热水壶等,实用之外,外观也尽显潮流时尚;家纺区代表的富安娜、孚日股份、罗莱生活等同样耳熟能详;就连牙膏除了传统品牌外,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也根据自身特点推出相应的牙膏和日化产品。
现代生活缩影的超市绝对是上市公司的集中营,走出商超,走到街头,抬眼望去,充斥大街的摄像头很可能就是海康威视的,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是比亚迪的,电梯内的广告屏是分众传媒的,影院是万达电影的,就连走到田间风吹麦浪的背后,可能是敦煌种业的种子和扬农化工的农药。美好生活,转角就能遇到上市公司。

创新助力美好生活
如果说,数量只能说明30年资本市场孕育的上市公司,参与了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市场在助力创新方面的成果,则更符合美好生活的内核,也更符合当下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和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有哪种产品很好诠释科技对双手的解放?今年的市场热点———扫地机器人绝对当仁不让。每天默默劳动,用一尘不染的家欢迎主人的归来,在当下经济下行大环境下,扫地机器人仍然保持较高增长,股市上其龙头代表科沃斯今年也实现了超2倍的增长。而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家居,冰冷的机器外壳下正是生活的温度。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以极高的速度更新迭代,从一鸣惊人的iphone4到如今苹果、华为、OV等巨头争霸的时代,小小的手机背后则是数百家产业链公司的成长与付出,而上市公司更是其中的主力军。作为苹果产业链代表的立讯精密和蓝思科技,其千亿市值的背后均有资本市场大额定增的助力。立讯精密2016年定增46亿加码主业,蓝思科技在上市后不足3个月,便抛出一份60.26亿的大额定增预案,虽然落地时募资额打对折。面板王京东方的成长之路则是上市以来累计募资过千亿,其中仅定增募资就超700亿元。
在支撑美好生活的医药健康领域,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已超360家。除了各种传统医药、医疗器械、专科检测等,去年年末,玻尿酸公司昊海生科和华熙生物爱美容相继上市,彰显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去年以来,还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公司成功上市。以创新药拓荒19年的微芯生物为例,资金一直是困扰公司的问题之一,上市引来的活水助力公司可以对研发有更多的投入。另一家头部医药企业复星医药也在几天前(11月25日)宣布拟定增50亿,用于创新药物临床等项目。
资本市场30年,资本市场注入的是默默流淌的“源头活水”,通过4000多家上市公司流入美好生活的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