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日期: 2020-07-11
浏览次数: 19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2020-7-11 青野鸿蒙


2020-07-11  来源:雷科技


2018年8月14日,蔚来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文件,最高募股募资达15.18亿美元,同年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车企。


仅仅过了两年,北京时间2020年7月11日凌晨,国内第二家造车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相比两年前蔚来计划募资18亿美元(最终募资15亿美元),理想这次显得十分低调,计划的首次公开募股募资为1亿美元。


D轮融资加速上市步伐


从上个月理想发布的半年销量成绩单来看,今年1-6月理想ONE的总销量为9666辆,从去年12月开始交付起,总交付量达到1.07万辆。这个成绩与同为新势力品牌且同价位的ES6相比,交付1万辆的时间几乎持平(理想ONE为195天,蔚来ES6为185天)。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理想ONE的交付得以提前,不得不提到美团CEO王兴的强势加入,理想在2019年获融资现金高达56.6亿元。随着车型量产并顺利交付,理想在2020年一季度便入账8.5亿,是蔚来汽车的62%。要知道,理想在2018年并无收入,单是亏损就高达15.3亿,而2019年亏损24.4亿,营收仅为2.81亿。


尽管进入2020年,理想的营收开始走上正轨,但招股书显示,今年3月份理想的账面现金只剩下10亿元,可谓步步维艰。不过好在今年7月再次获得D轮融资5.5亿美元,领头人依旧是美团。融资成功加上销量成绩见好,想必也加速了理想赴美上市的步伐。


果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理想发出属于自己的IPO招股书,参照两年前蔚来的上市,预计理想最快能在秋季上市。


摸爬滚打的创业之路


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蔚来相比,理想可以算得上是“家境清贫”的企业,成立之初便遇上股灾,融资前景十分不明朗。之后品牌名称从“车和家/理想智造”改名为“理想”,创始人李想表明原因:从四个字改成两个字,一切都是为了节省成本。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从2015年成立至今五年时间,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理想的头三年带来了什么利好消息,没有像蔚来花大钱邀请明星举办发布会,也没有像蔚来大手笔兴建品牌体验中心。低调过日子的理想,像极了一家想要厚积薄发的创业公司。


再来看车型方面,理想前期规划的小型电动车SEV被夭折,品牌寄望于理想ONE这辆增程电动车。在当时来看,增程式电动车只有别克Velite 6和宝马i3等寥寥无几的车型,而它们的市场表现并不算好。理想豪赌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只为押注所谓的“没有里程焦虑”。这个胆量,确实不是一般人拥有的。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当然,理想发展到今天,不得不服创始人李想的创业家精神,从其朋友圈曝光的评论可以看到,他对造车是认真的。从企业的节衣缩食,到宁愿花大钱做研发,解决用户问题,造车虽然烧钱,但只要烧对了地方,结果是不会辜负的。


单靠一款车,理想很难达成“理想”


理想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市,除了D轮融资成功加速了步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但这并不影响新能源市场的表现。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五月份交出了1.1万辆的成绩单,国产车企如广汽Aion S、比亚迪秦EV、蔚来ES6和理想ONE等车型都有2000+销量。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不退坡促使了整个市场的平稳发展,也让第一梯队车企能从容度过艰难的一年。


然而理想目前只有一款车型,即便能成功IPO并顺利上市,当下还需要大量资金解决产品研发的问题,加速投放产品才是硬道理。招股书显示,理想计划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并计划于2022年推出一款全尺寸SUV,车型依旧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总成。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虽说理想单凭一款理想ONE车型,就已经做到称霸中大型混动SUV市场的表现,但显然它的真正对手仍然来自特斯拉、蔚来和小鹏。理想要想活得更滋润,发展纯电动车,直接对标同价位的产品会是更好的选择。


而随着电动车在电池技术上的不断提升,充电桩的布局越来越完善,似乎在另一层面上已经缓解了人们对电动车的“续航焦虑”。或许李想自己也想不到,五年前理想ONE打着“无续航焦虑”的噱头面世,放在今天车型优势却变得越来越渺小。600km以上续航的电动车已经越来越多了,靠着一款增程式电动车打遍天下,可真的不是长久之计。


写在最后


理想作为李想继泡泡网,汽车之家后的第三次创业,其发展历程确实很励志。不过目前企业规模小、车型市场单一和品牌小众等都是劣势,即便上市前景也很渺茫。暂且我们也应该持乐观态度观望下去,希望理想能坚守“理想”,让中国制造在汽车制造业增添一道光彩。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融资和技术两大短板,迫使理想汽车急于赴美上市


2020-07-11 来源:陆玖财经


当地时间7月10日,理想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上市申请。继蔚来之后,理想汽车有望成为第二家赴美上市的新造车公司。IPO文件显示:理想汽车的A类和B类股票,每股面值0.0001美元,计划最多募资1亿美元。高盛、大摩、瑞银、中金是本次IPO的主要承销商。


可能有读者会好奇,理想汽车至今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120亿元人民币。仅今年6月的D轮就募集到5.5亿美元资金,D轮融资后理想汽车的估值达到40.5亿美元。此前天使投资人王兴领投的理想汽车C轮融资,金额也高达5.3亿美元。经营业绩方面,尽管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但理想汽车在2019年和2020已经产生了收入,亏损已经大幅收窄。可以说,理想汽车解决生存问题还是不在话下的,为何它在这个时候急于赴美上市呢?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01


此前融资较少,需要上市再融一轮


对此,陆玖财经结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分析认为理想汽车此时上市的动力根源在于缩小与竞争对手的融资差距,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尽快实现盈利。


大家知道,在国内,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四家车企组成了造车新势力。2020年前5个月,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0324辆、7775辆、4558辆和4422辆。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头部企业已经呼之欲出。


在这四家企业中,蔚来汽车今年实现了逆转。蔚来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成功吸引了腾讯、高瓴资本、百度、IDG等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的注资,短短几年便在美股上市。但上市之后,蔚来的日子一段时间并不好过。


2019年6月,蔚来汽车因4803台ES8召回、销量下滑和多起融资流产备受质疑。


2019年10月,蔚来汽车股价跌至冰点,仅1.32美元/股,逼近退市红线,市值缩水至13.87亿美元。不过,蔚来最终靠实力走出了危机。今年以来,蔚来汽车已经累计融资超过100亿人民币。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7月10日,蔚来汽车宣布正式获得6大银行104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隔夜股价报收于14.57美元。蔚来汽车的股价在两个月内翻了两番,已经从52周的低点上涨了1000%以上。


来自公开数据的不完整统计,威马汽车累计融资超过230亿元,小鹏汽车累计融资已达170亿元,蔚来企业有近140亿元融资和18亿美元IPO募资,而截至2020年3月31日,理想汽车只有10亿美元左右的现金储备。


不久前,美团王兴公开为理想汽车吹票。毕竟,王兴一直想做出行市场,前后已经投了理想汽车8亿美元,现在在理想汽车持股比例与创始人李想差不多。而后者跟蔚来的李斌一样,以前是泡泡网、汽车之家的创始人,也是连续成功创业者。


身处同一行业,眼看着资本市场对于车企的看好,自己竞争对手的股价水涨船高,理想汽车又怎能平心静气,按捺住赴美收割一把的冲动呢?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02


增程式是啥?核心技术非自研


说完了融资,我们再看理想汽车的技术路线。


今年4月30日,理想汽车在北京举行了春季媒体沟通会,会上有一个话题引发热议,那就是理想汽车放弃增程式品类。用理想汽车CEO李想的话说:“今天还是跟大家道一个歉……我们认为增程式这个品类没有必要再单独存在。”


一直以来,理想汽车都是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标杆企业,但理想汽车主动放弃增程式电动车,转而投向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对此,一位行业人士认为:理想汽车放弃增程式电动车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国外不认可这一造车方向。增程器+电池+电动机组成的动力系统,其技术复杂性较纯燃油、纯电高,故存在“越复杂,可靠性越低”的风险,这些都会让工程实现难度更大,车企如果沿袭这个路线,可成长性就大大受限了。


另外,理想汽车在技术研发方面有一定的短板,理想汽车的电机和动力系统都非自主研发。按照李想设定的未来四年自动驾驶研发路线图,理想汽车目前的现金储备远不足以满足技术研发和车辆量产的要求。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理想汽车这样的新势力车企,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不是第一款车型,而是第二款。车企往往通过第一款车型,达到试水的目的,再做出改进,但是,如果第二款车做的不尽如人意,则很有可能让这家企业失去前景。


 

准备上市的理想,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吗?



与友商相比缺少资金储备,而且要用有限的资金达成一个“只能胜,不能败”的目标,理想汽车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前,理想汽车曾走过弯路,2018 年,理想汽车对外展示了一款微型电动车SEV,当时李想认为微型纯电动车是城市短途通勤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但随后因为政策原因,这个项目便被搁置了。两年过后,即便有了王兴等资本大佬的支持和力挺,但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周边群狼环伺,理想汽车还有走第二次弯路的机会吗?


技术非自主研发。理想汽车号称6个半月交付了1万台车,是造车4大新势力中最快的。在领跑的4大新势力中,理想汽车也是融资额最少的。如果后续销量跟不上,其资金链不容乐观,这是理想汽车现在着急上市的根本原因。


李想曾公开表示:理想汽车的倒霉在于成立时间比造车新势力们晚了1年,理想汽车大概只要10亿美元就能实现盈利。


陆玖财经在这里祝愿理想汽车成功在美上市,早日完成融资目标,早日实现盈利。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