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对客户投资“原油宝”产品遭受损失深感不安
2020-4-26 青野鸿蒙
澎湃新闻:“我们有希望了是吗?”在中国银行就原油宝穿仓事件作出第二次回应后,一位投资者如是说道。
4月24日晚,中国银行在官网发布《关于“原油宝”产品情况的说明》(以下称《产品说明》)称,对客户在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投资“原油宝”产品遭受损失深感不安。中国银行还表示,全面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环节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
《产品说明》是中国银行第二次就原油宝穿仓事件作出回应。与4月22日晚发布的以名词解释为主、语调“冷冰冰”的《关于原油宝业务情况的说明》(以下称《业务说明》,即第一次回应)相比,《产品说明》虽然没有一些投资者所要求的“道歉”,不过提到了对投资者遭受损失“深感不安”,点到了“全面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缓解和流程”。此前投资者就质疑原油宝产品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同时中国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也没有尽责。更重要的是,《产品说明》提出中国银行会“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这给了投资者一些希望。
据中国银行介绍,该行于2018年1月开办“原油宝”产品,为境内个人客户提供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的交易服务。其中,美国原油品种挂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德州轻质原油(WTI)期货首行合约。

穿仓事件始末,46%的中行客户逃过一劫
4月20日是原油宝美国原油产品当期结算日,当日22:00,原油宝美国原油5月合约按照协议停止交易,当时,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价格已下跌至11美元左右,该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时间是4月22日2时30分。按照以往原油宝的移仓机制,此后在0:00至8:00之间,中国银行会对投资者购买的原油宝产品进行轧差结算或移仓。据《产品说明》披露的信息,4月20日,约46%中行客户主动平仓离场, 约54%中行客户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既有做多客户,也有做空客户)。换言之,46%的中行客户逃过了穿仓事件。
4月21日凌晨,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急剧下挫,下跌至史无前例的最低-40美元附近。当日公布的结算价为-37.63美元,出现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WTI原油期货合约上市以来第一个负值结算价。
4月21日上午,中国发布公告称,正积极联络CME,确认结算价格的有效性和相关结算安排。对此,已有亏损预期的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合约最终将以何种价格结算。

4月22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表示,经审慎确认,美国时间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为有效价格。这意味着原油宝美国原油5月合约出现了“穿仓”,投资人不但本金全部亏光,而且还要倒欠银行1-2倍的钱。一位投资者告诉澎湃新闻,她陆续投入的17万元本金不仅全部亏光,还欠了银行超过28万元。
自此,原油宝穿仓事件引发舆论狂潮,把中国银行推上热搜,无数怒不可遏的投资者多方求助。

投资者质疑与中行两次回应
原油宝产品并无杠杆,却发生了穿仓事件,这一点令投资者很难接受。投资者对原油宝的产品设计与中国银行的操作行为连甩多条质疑。其中包括交割日与移仓日间隔过近,中国银行并未执行预警和斩仓机制以及最终价格按照最低点结算等问题。
对此,4月22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了《业务说明》,总共5条,其中,前三条分别是对原油宝产品、到期处理、合约结算价做了名词解释。在后面两条说明中,中国银行就投资者提出的部分质疑做出了回应。
首先,对于投资者质疑中行在4月20日22:00还未启动移仓,且暂停交易对账户的冻结造成了他们的财产损失。中国银行表示,根据协议约定并提前公告,4月20日为原油宝美国原油5月合约当月的最后交易日,交易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2点。中行表示,目前主要参与者仍将根据交易所规则参考该结算价进行结算。已依据事先约定完成5月合约的到期处理。
其次,对于投资者质疑的中行并未施行强平机制。中行表示,对于原油宝产品,市场价格不为负值时,多头头寸不会触发强制平仓。对于已确定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将按结算价为客户完成到期处理,不再盯市、强平。
4月23日凌晨,投资者陆续收到中国银行扣款和催缴欠款的短信。这也导致不少投资者将存在中国银行卡中的存款和其他理财转出,他们担心被中行当做补缴资金划扣。

在长达两日的舆论发酵后,4月24日晚间,中国银行终于再度就“原油宝”穿仓事件作出回应。
中国银行在《产品说明》中表示,针对“原油宝”产品挂钩WTI 5月合约负结算价格事宜,中行持续与市场相关机构沟通,就4月20日市场异常表现进行交涉。中行将继续全力以赴维护客户利益,未来进展情况将适时与客户保持沟通。
中国银行表示,对客户在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投资“原油宝”产品遭受损失深感不安。该行一直在积极倾听大家心声和市场关切,全面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环节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与客户同舟共济,尽最大努力维护客户合法利益。
是谁投资了原油宝?他们有何诉求?
4月23日晚-24日上午,澎湃新闻通过腾讯问卷对原油宝投资者做了一项网络问卷调查,最终搜集到120份回复。
在这120位投资者中,有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互联网从业者、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甚至有不少是银行员工乃至中国银行员工。这些人中,14%的人并未有过任何投资史,剩下86%的投资者接触过期货、基金、黄金白银、股票、理财产品、房产等投资领域,但真正接触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只有6人,占5%。
那么是什么驱动这么多新手涌入原油宝交易呢?
抄底。3月以后,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暴跌,中国银行也扩大了原油宝的推介。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的投资者2019年或更早之前就已购买原油宝,92%的投资者今年才开始接触,而且,今年3月入手原油宝的投资者占55%,32%的投资者1个月都还未捂热;在获知原油宝的渠道方面,66%的投资者因为中国银行官方公众号、APP、以及网络宣传广告,15%则是受到朋友、同事等人的推荐,还有11%左右受到中行工作人员的推荐。
倒欠银行的钱,会缴纳吗?
95%的投资者表示已经收到银行催缴欠款的短信。表示不会缴纳欠款的投资者占97.5%,只有2.5%的投资者选择会缴纳,而且已有个别投资者补足欠款。但若中国银行以影响征信的方式催缴欠款,选择会缴纳的投资者则增加到31.9%,仍有68.1%的投资者选择拒缴。
投资者的诉求是什么?
这120人中,有10人认亏损,但不认欠款;12人接受按照20%的强平线退还;51人要求按照4月20日晚22:00的交易价格结算;也有42人要求退还本金、赔偿全部损失;9人要求中国银行道歉。还有人提出,希望中国银行起诉芝交所。

证券时报:中行原油宝翻车 金融产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须落细
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近日持续发酵,银行与客户各执一词,目前未有定论。近年来,此类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说明金融消费行为相关各方在贯彻落实“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短板。
有不少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未能充分理解“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内涵,相关措施有欠细致。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例,“了解你的客户”(KYC)往往被大而化之地执行。客户在银行开立如“纸原油”、“纸黄金”等的交易账户时,所回答的风险测评问题大同小异,很少涉及具体金融知识。随着手机银行的发展,很多银行代客业务账户实现线上开立,风险测评也搬到网上,几分钟就能完成格式化模板,KYC恐怕会流于形式。对于一些高风险投资业务,金融机构未能严格落实柜台开户审核。
切实有效的投资者风险测评,本身就是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以证券投资领域的开户为例,投资者在开通两融账户或者科创板、新三板账户之前,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问题多涉及相关业务领域的具体交易制度、潜在风险等内容。投资者在回答问题时,可检视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所投金融产品。风险厌恶型投资者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或许就会知难而退。

“看不懂”产品说明书,是很多金融消费者最现实的困难。严谨的法律文书通常晦涩难懂,投资者经常面临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银行客户经理在向投资者解释的过程中,有时存在着避重就轻、忽视强调潜在风险的问题,甚至很多基层网点的客户经理自己都未真正了解所要推介的金融产品。二是一些代客业务已完全实现线上操作,投资者面对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全部来自干巴巴的法律文书,专业知识有限时很难读懂文意。
开展代客业务过程中,银行及时的信息披露和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于维护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普通投资者处于信息弱势,银行出于“卖者尽责”的义务,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在交易过程中及时向客户告知和解释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中的潜在风险,甚至基于自身对风险的专业判断,在极端情况下为客户采取实质性避险举措,防止投资者权益遭受更大损失。
无数次巨额亏损的惨痛教训,也在不断地提醒投资者,“买者自负”并非一句空话。中国金融业打破刚兑之后,投资者要明白自己才是维护权益的第一道屏障,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跨境金融产品时,更是要擦亮眼睛,对收益少一份乐观,对风险多一份审视,这是对“买者自负”的基本态度。
中行‘原油宝’事件持续发酵,当下做交易该如何选择?
精诚所至Gold 发布时间:2020-04-25
近几日,网络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投资理财话题非中行的原油宝期货交易事件莫属了。在之前我们发表的美国原油期货合约跌至-37美元后,对中国的原油期货交易者的多头持仓者给予一拳重击。由中国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原油宝’,可以买卖国际原油期货产品,招揽了很多对本项投资了解甚少(或者本身中行推出的此产品就充满争议)的投资者参与其中。按市场上正常期货交易规则为,期货或者现货等杠杆类交易产品均为保证金交易,当保证金不足或低于规定的交易金额,系统会自动强制平掉所持仓单,或客户追加保证金。但中行的此产品是在账户资金出现远超保证金金额后进行强平仓单,不单单是亏掉交易账户里的资金,还需要另外贴付中行一大笔‘亏损资金’。这就有悖于其他期货现货交易规律(一般期货现货交易出现爆仓情况也最多是账户资金基本亏完,但没有其他负债),很多投资者只是想抄个底,没想到却被中行抄了家。

中行原油宝事 件
今年可谓是很不平 凡,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行原油宝事件也是间接受新冠疫情影 响所导致的后果。因为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致使工厂关门,居民禁止外访,石油的需求量急剧减少,库存大幅增加导致库容减少,所以期货交易员大量的抛售手中期货合约导致原油期货价格加速下跌。
全球经济跟随新冠疫情的变化而变化。从股市、期市可以看出,疫情的轻重最直接关系到投资市场行情的好坏。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此类影响更加明显。比如中国的股市、期市、恒指等近期的走势基本与欧美市场一致,波动较大,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也有例外,比如农产品现货交易的走势可能就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因为农产品的需求端基本不受影响,而国际市场动荡对我们农业大国的农产品市场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一些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适当选择此类产品进行交易,实现资产的稳定盈利,降低交易风险。
农产品由于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所以波动是很稳健的,你的账户资金不会出现暴涨暴跌情况。虽然交易不会造成较大的亏损,但相对的也不会出现短时间账户的大幅增值。稳,是它的天生性格。但对于喜欢研究技术的朋友还是不错的选择,农产品走势稳健,趋势性很好,一旦趋势形成,利润还是很可期的。而且喜欢做交易的朋友可以下单后查询你的每一笔交易,可以像股票一样可查可追溯每笔交易记录。交易资金有银行三方资金托管,出入金便捷。喜欢稳健投资或者喜欢研究投资技术的可以关注我,或者私信我了解更多农产品交易操作方法。

农产品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