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资本 News
孙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18-11-28 青野鸿蒙 孙强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人之一,可谓是国内私募股权投资业的一位奠基人和开拓者。华平投资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与凯雷、黑石、KKR齐名。孙强是中华股权投资协会(CVCA)的创始人兼第一任主席,始终参与其义务管理,也是中华地产开发投资商会(CREDIA)的创始人和常务副理事长。孙强于2015年离开华平,创办黑土地农业集团,旨在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和科学化种植,深加工和互联网营销等手段,建设高效、优质和高附加值完整产业链的现代化企业。江湖上一直有着他的传说,这个1995年进入中国的老牌基金操盘手,低调潜行,出手凶猛,见证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但投资港湾失败、国美风波、汇源被收购失败、亚信退出、卖掉麦考林,一系列的案子又让业内人觉得他有些“点背”。“运气太重要了”  迄今为止,华平在中国市场累计投资30亿美元,相对应的是30多家企业,其中10多家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如果把这份成绩单拿出来晒晒,跟所有VC、PE一样,有好有坏。与孙强个人感受相对应的则是满意和心痛。  7天酒店、哈药、红星美凯龙、银泰百货、锐迪科、世纪天乐等,这些企业都是孙强自认很满意的案子。  在7天酒店这个案子上,华平投出去的2000万美金已经“长成”大概2亿美金,近乎10倍的回报。上市后,7天的销售额仍然以每年百分之二三十...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8
浏览次数:50
梁天龙:铸造世界华人保险从业人员的尊严与荣耀 2018-11-27 青野鸿蒙 他只有高中学历,保险业务员出身,并无财团背景,却能够号召全球华人保险业的CEO聚集一堂,打造出世界华人保险大会,相当于全球最高荣誉的MDRT(百万圆桌会议)。他不卖保险,却做成了亚太地区保险咨询业的先行者。谈到他颇有些传奇的人生,他说,是贫穷让我有很多梦想。他是梁天龙,52岁,世界华人保险大会主席,保险行销集团董事长。祖籍江苏,1974年加入保险行业,已经服务保险行业几十年。现任台湾保险行销集团董事长、世界华人保险大会创会主席,国际龙奖(IDA)创会主席、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协会大中华区主席。说起他的保险人生三部曲……他始终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但是他始终没有终点,而是不断从一个阶段寻找新的起点。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如果你问他会不会再次选择时,他毫无犹豫地说:“会!”———但是他并不盲目。“我还是要回到30岁的时候,我有足够的精力去做这个事情。”而30岁,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第一部失败与成功  脚踏实地从失败中深刻反省  1983年,未满30岁的梁天龙离开国泰人寿,成立了广场文化出版公司,向其它出版社批进针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谈论观念与态度的书,开始第一次创业。  然而,他却出师不利。因为经营不善,100万的创业资本不但赔光,还倒欠朋友与银行800多万元,房子被...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7
浏览次数:51
杨向东:助推中国企业晋升世界级 2018-11-26 青野鸿蒙 杨向东,工商管理硕士。在高盛集团工作9年,曾任高盛的董事总经理、亚洲私募投资联席主管及亚洲管理委员会委员及太保寿险副董事长、太保资产董事。2001年加盟凯雷,同时担任在联交所上市的数码通电讯集团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2001年杨向东加入凯雷,一个月之后,郭士纳也从IBM转身凯雷。后者是杨向东的偶像。在他们人生轨迹交集的背后,运行着一个被称为“伟大试验”的运动:凯雷要面向专业化转型,要将国际化和本地化结合起来。  当时只要专注项目就好;十年后杨向东的身份从凯雷董事总经理又加上了全球最资深的合伙人之一以及凯雷亚洲基金联席主管,不仅有项目董事会的事情,还有整个公司人员、团队、战略等等都要考虑。   在远东的中国,这个试验直至2004年的表现形式是“套用美国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凯雷在国内不仅项目比较少,还做得非常辛苦。“总部对我们的控制也是很强的。”杨向东说,“自由度是需要时间培养的。”本土团队要花三五年时间对亚洲形成足够了解,美国人对这个团队不够信任自然就不会放权。徐工案横跨2003年到2005年,仿佛一个分水岭。之前凯雷专注并购,此后则更多地做少数股权投资。2003年凯雷参与竞标,直到2005年10月其击败卡特彼勒、华平、AIG、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等竞...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6
浏览次数:52
王伯元:青山不改旧时容 2018-11-25   青野鸿蒙 王伯元,江苏苏州人,台湾大学学士、 美国卡内基米兰大学博士。现任怡和创业投资集团董事长、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软银中印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兼首席代表、台湾多家公司之董监事(东元电机、信昌电陶、信昌化工、联发科、神通计算机、丽婴房…等)、台湾多家专业协会之理监事/顾问 (台湾玉山协会、台湾亚太产业分析专业协进会、时代基金会等)、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创业经历自1970年起在美国IBM工作近二十年,曾担任许多部门的决策主管(资深经理);工作范围包括有: —半导体及包装技术之研发与制造;打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机;计算机外设设备之研发与制造。1981年至1983年及1986年至1989年在美国IBM总公司担任资深顾问;对公司最高决策之管理委员会提供产业及技术问题咨询与顾问。1980年至1984年担任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指导小组顾问;并于1983年至1989年担任行政院信息及电子工业评审委员会(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VIEW BOARD) 委员及执行秘书,此委员会评审台湾信息及电子工业之大型计划并对行政院有关各部会首长提供有关信息及电子方面之顾问与咨询。王伯元从怀揣科学家的梦想走进IBM,再从美国走向中国台湾,从最初募集资...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5
浏览次数:32
张高波:发展属于中国人的国际金融集团 2018-11-24 青野鸿蒙 张高波,河南大学地理系81级毕业生,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东英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的金融才俊,要走出去到国际市场创业,可以怎么做?东英金融总裁张高波或许是少数有底气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来自河南乡村,未出茅庐的22岁研究生,跟在老师身后下地方调研,就得到省领导的欣赏,华丽变身“二号首长”——省长秘书。23岁主笔编制全省经济发展政策;24岁代表央行负责推动本地证券市场创立;27岁成为省级证券交易中心掌门人。28岁转战香港,从零开始创办横跨融资、证券、资管的金融集团,从第一批H股开始迎接两地市场融合……张高波“开挂”般异常丰富的青年时代,令他比多数人更早、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经济成长与香港金融业之间的内在耦合。二十年后,他希望成为内地私募来港创业的引路人——东英旗下东英资管SPC基金平台推出半年,已经上线了近30家风格策略各异的私募基金,还有数百家在流程中。张高波对新浪财经指出,当今香港资产管理界,已经一半以上都是内地人,“香港和内地总有一天会融合”,“香港市场和内地的互补性越来越强”。香港市场走向没落?  撰写经济规划的思路,一直影响着这个精密的大脑,“我们的大方向都是top down(由上而下)的,当年(90年代初)中国需要的就是外面的钱进来投资中国企业,到了04、05年开始中国资金需要...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4
浏览次数:67
华裕达:中国创投元老的中国式创投 2018-11-23 青野鸿蒙 华裕达,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现任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创业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曾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99年依托政府6亿元资金组建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与海内外20余家投资机构合作建立了16家创投基金(投资公司)。他主导和参与的投资项目超过了百余家,亲自担任董事长并管理的项目超过10家。是中国创业投资的开创者和上海市创业投资事业发展的奠基人。2003年4月,从上海创投公司董事长岗位上退下后,64岁的华裕达又联合另外4位上海创投业的专业人士,成立了上海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当初,由于资金紧张,上海市科委在7000万元经费中硬是拿出了5000万元人民币;上述市领导继续寻找资金来源,从国资委筹到了一亿元人民币,由此,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风险投资公司——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为了扩大资金规模,第二年,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又引入了银行、上海宝钢、金山石化、东方明珠等7家企业,资金扩大至3.05亿,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更名为上海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科技投资”)。当时,华裕达接触的人当中有华登国际创始人刘宇环。刘宇环不仅带了一些学习资料给华裕达,也介绍了一番华登国际的成绩。刘宇环当时提到,华登国际在东南亚投资的26个项目中,“只失败了半个”。但华登国际给华裕达带来震撼的,倒...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3
浏览次数:25
袁天凡:财富由人创造  2018-11-22 青野鸿蒙 说起袁天凡,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然而在新世纪之初(2000年),香港“新加坡电信收购案”依然让人记忆犹新。此事由李嘉诚之子李泽楷亲自操盘,交易涉及资产近4000亿港币,一时轰动全球财经界。据悉,在此案幕后,有一位为其出谋划策的“军师”,作为李泽楷背后的核心人物,他在投资界被人称为圣手袁天凡。那么,他到底是谁呢?袁天凡是谁?曾公开表示“如果不是李氏父子,我不会为香港任何一个家族财团做事”的袁天凡,被称为是资本运作天才,也是李嘉诚最倚重的军师级人物。袁天凡1952年出生于上海,5岁跟父母到香港定居。1976年从毕业芝加哥大学毕业。回香港后,他先后在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任职,业绩斐然。随后,他出任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成为世界重要交易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行政总裁。因成功协助李嘉诚完成多次集资行动,甚得李嘉诚家族赏识。后应邀加入李嘉诚家族阵营,协助李泽楷完成千禧年“世纪交易”,一战成名。从李氏家族退出后,袁天凡淡出商界转入个人投资领域,但依然出任包括农业银行、中国太保等大型企业独立非执行董事。袁天凡热衷支持教育事业,目前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校董,其妻李慧敏现任恒生银行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袁天凡在联交所:周文耀助拳 大刀阔斧做改革联交所的任职经历是袁天凡职业生涯的一大转折点。1988年初,袁天凡35岁,他离开花旗银行加入联交所...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2
浏览次数:34
曾璟璇:她是现实版的“大长今”  2018-11-21 青野鸿蒙 曾璟璇是何许人?其实,这位众人眼中的“成功女强人”、银行界炙手可热的“重量级人物”,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曾荫权的小妹。但是,像大部分深恐依赖家族之名荫庇的名流一样,今年58岁的曾璟璇为人非常低调,在渣打工作了16年,很多同事都不知道她与曾荫权的兄妹关系。平凡家庭出身的曾家小妹曾璟璇家族显赫,出了多位政经名人。曾璟璇的大哥曾荫权曾任香港行政长官。二哥曾荫培曾担任香港警务处处长。“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小妹、曾子第74代传人”,谈到曾璟璇时,人们总愿意先铺垫上曾家显赫的背景。但曾璟璇几乎避谈所有与长兄曾荫权相关的问题,对于曾子传人的身份,她也坦率回应,自己并没有读过《论语》《四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素养并不高。接受采访时,她更愿意讲述自己苦涩的童年经历。曾璟璇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一个普通的警察家庭。幼年时期一直过着极度清贫的生活。然而物质的匮乏并没有让曾家兄妹的童年留下太多的阴影。家中共六兄妹,经济拮据,生活清贫。曾璟璇和父母、5个哥哥、4个表兄姐住在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为贴补家用,母亲要经常拿尼龙袋回家缝纫。曾璟璇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帮母亲编织手袋的时光,尽管清贫,却不乏幸福的温暖。尽管家中经济拮据,但做父母的依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孩子们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在曾璟璇的记忆里,母亲轻易不会...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1
浏览次数:33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