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背景下的ESG体系 2022-01-16 青野鸿蒙 2022-01-1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马险峰推动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包括信息披露、评估评级和投资指引三个方面)是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投资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新冠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事关我国“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该目标的贯彻落实也将为全球《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出现显著下降甚至负增长。我国虽是世界GDP实现正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但增速明显放缓,今年以来,全球疫情仍在延续,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我国坚决贯彻落实双...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6
浏览次数:25
“双碳”目标下,“十四五”燃气发电如何发展? 2022-01-15 青野鸿蒙2022-01-15 来源:能源小编在“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燃气发电在电力行业如何重塑定位,“十四五”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如何优化运行、创新发展?有关政策如何调整完善? 一、“十四五”燃气发电挑战与机遇并存2010年以来,我国气电呈小幅增长,成为第五大电源。到2020年底,全国气电装机 9802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比重4.45%,占火电比重7.9%;发电量248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26%,但没有完成“十三五”1.1亿千瓦的规划目标任务,对标风光电的大幅反超,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气电面临的政策市场环境并不宽松,投资者并不踊跃,经营业绩并不理想。进入“十四五”,我国气...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5
浏览次数:32
GDP前十强城市新变局:京沪将携手破4万亿 广深冲击3万亿门槛 2022-01-15 青野鸿蒙 2022-10-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洁、莫海昕、李泽慧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诞生了首个“四万亿”城市。2022年1月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表示,初步预计,2021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5%。紧随其后,第二个“四万亿”城市或许很快到来。1月2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将召开,会议上披露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很可能将宣布上海的GDP也突破四万亿。我国GDP前十强城市中,长三角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和深圳,京津冀的代表是北京,中西部则有重庆、成都和武汉。2021年,这些...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5
浏览次数:27
“双碳”目标下,煤化工何去何从? 2022-01-14 青野鸿蒙2022-01-14 来源:煤炭网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2021年10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公布,让“减碳”工作有章可循。随着“双碳”路径逐渐明晰,煤化工产业作为...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3
浏览次数:6
双碳绿色风中,乘势而起了哪些新能源? 2022-01-13 青野鸿蒙2022-01-13 来源:脑极体近几年,极端气候的变化与灾难频繁发生,我们目睹和经历了许多痛苦的旅途。全球暴雨肆虐、洪水现象频发,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应接不暇;澳洲七个多月的山火几乎烧尽了森林里的所有,数以亿计的动物被烧死;南北两极的温度不断上升,气温最高已经突破了20℃的极限值,很多冻土与冰架开始融化。据 Nature Communications 今年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到本世纪末,预计每年将有460万人死于气候变化。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的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各国都在加快对碳排放的控制。我们也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对于减少碳排放的举措,总结来说,一方面是在排放端降低碳排...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3
浏览次数:34
实现“双碳”目标需处理好几对关系 2022-01-12 青野鸿蒙 2022-01-12 来源:经济日报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主动担当。需要看到,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付出一系列艰苦努力,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较为旺盛。“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使我国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在短期内难以降低,能源转型的难度较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合计达4亿千瓦,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尚未达到全国能源消费的5%。到20...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2
浏览次数:32
杨裕生院士:实现“双碳”目标的若干科技问题 2022-01-11 青野鸿蒙2022-01-11 来源:光明网“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大科技人员要乘势而上、选准目标、奋力攻关。目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化石能源的消耗还将不断增长,未来一个阶段内二氧化碳排放势必继续增长。我们必须进行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的任务则更为艰巨,要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消除,才能达到二氧化碳产生量和消除量的平衡。在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且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的条件下,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必须从三方面努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化...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1
浏览次数:20
我国为“双碳”做了哪些准备? 2022-01-10 青野鸿蒙2022-01-10 来源:国际金融报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双碳”目标?因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耗国家,去年能耗50亿吨标煤;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去年碳排放近100亿吨,占全球约30%。在这一压力之下,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世界工厂的目标 中国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是被誉为世界工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所谓“富煤、贫油、少气”;金融结构以间接融资即银行业为主,而且中国主要的金融资产都与化石能源资产密切相关,风险极大。正是这样的经济、能源与金融结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家(2020年能耗是标准煤近50亿吨),最大的碳排放国家(2020年碳排放近100亿吨),碳排放量相当于美国加欧盟加日本。另据清华大学与中金公司...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0
浏览次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