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日期: 2022-06-06
浏览次数: 8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2022-06-06   青野云麓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2022-06-06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东风航天城,夜幕沉沉,发射塔架静静矗立。


6月4日22时44分,箭上指挥季明刚登上发射塔架,仔细复查各项设备。此时,距离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还有12小时。


大到单机设备,小到紧固保险,季明刚逐一细致核验。每一次任务准备,火箭“把关人”都以万无一失的姿态迎接发射时刻。


6月5日2时44分,距离飞船发射还有8小时。地面保障分队技师李成整理好行囊,与队员一同到发射塔架数十米外的待命区集结。


4时4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医生武晓瑞精心准备体检设备,为航天员出征进行最后一次身体检查。武晓瑞和同事将3名航天员身体检查各项指标,一丝不苟地填写到体检评定表上。


6时44分,圆梦园大门一旁,值班警卫长孙庆松刚刚完成一波出征仪式到访人员的登记,正向警卫们叮嘱后续注意事项。


此刻,距离飞船发射还有4小时。圆梦园中,早已站满手持花束和国旗的各界代表,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


此刻,所有的目光汇聚于问天阁南侧门前。即使是第7次执行神舟飞船发射警卫任务,孙庆松仍然热血沸腾:“为航天发射任务站岗执勤,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出发!这一刻,终于来临——


7时50分许,身着舱内航天服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迎着朝阳走出问天阁。以这条出征路为起点,中国航天员将再度开启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


出发!这一刻,如此庄严——


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就此拉开序幕。


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而立”,经过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在太空迎来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见证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完成组装,正式完成太空家园的建造。


出发!这一刻,期待已久——


首次担任指令长的航天员陈冬,步履从容。“6年前的太空之旅结束后,我对太空的渴望与日俱增。”时隔6年,再上太空,陈冬的心中满是憧憬,“中国的太空家园将在我们手中建成,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更是多么的幸福。”


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在执行神舟九号任务10年后,重新出发。“10年前,当我离开天宫一号时,我庄严地向它敬了个军礼,并坚定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如今,她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再度飞向魂牵梦萦的“天宫”。


首次踏上飞天之路的航天员蔡旭哲,为这一刻等了12年。


12年的坚持与执着,蔡旭哲终于站上飞向太空的起跑线,他分外珍惜这一圆梦时刻:“载人航天事业是一场接力赛,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责任如山,使命艰巨。”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随着指令长陈冬一声令下,3名航天员一字排开,立正,敬礼!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您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陈冬!”“航天员刘洋!”“航天员蔡旭哲!”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铿锵有力地下达了出征命令。


“是!”3名航天员齐声响亮回答,共同抬臂敬礼!


挥别人潮花海,伴随着《歌唱祖国》的乐曲,3名航天员登上汽车,向发射场区进发。


茫茫戈壁滩,东风航天城,洒满阳光。


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从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托举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火箭拖着灼目的尾焰划过苍穹。这一刻,距离发射塔架1.5公里的安全区里,季明刚和李成抬头仰望,关注着火箭升空的轨迹。


问天阁楼顶,武晓瑞和留守人员用期待的目光为出征的航天员送上祝福。


圆梦园大门前,孙庆松举目远望,浩瀚的宇宙星河和温暖的太空家园汇集于他的脑海……


如陈冬所说:“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几代航天人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想。”


中国空间站,我们乘舟而来!这神圣而光荣的一刻,属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属于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万千航天人,属于神州大地上每一位仰望星空的追梦人。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航天测控网各系统


合力保障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解放军报讯 6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远望3号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各测控站点、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载人飞船发射测控任务和后续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


火箭升空飞行约10分钟后,远望3号船在任务海域及时发现并成功捕获目标,船载航天测控设备迅速接收到飞船遥测信号,同时对飞船开展测量工作。


飞船进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喀什、渭南等测控站点对飞船实施接力测控,并通过精确轨道计算实时监控飞船和核心舱状态,确保顺利对接。


此次任务中,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中继卫星系统三星组网,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入轨段、交会对接段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的自主交会对接段,“天链”中继卫星系统通过三星组网同时为2个航天器提供天基测控服务,实时传回各个舱外摄像头的高清画面,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稳定性。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把祖国的荣耀写在太空”


6月5日,河南洛阳一个普通的小区里洋溢着节日般的喜悦。在小区业主中心,航天员陈冬的父母和亲友一起观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


男儿有梦,再征太空。陈冬首次担任指令长,携手神舟十四号另外2名航天员共同开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随着发射时刻临近,陈冬的父亲陈树林、母亲黄焱紧紧攥着手中的国旗,屏息凝神注视着大屏幕。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喷出橘红色的尾焰,直冲云霄。


此刻,陈冬的父母紧张地注视着直播画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直到听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两位老人才长舒一口气。


“看到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们状态良好,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现在特别高兴和自豪。”陈树林激动地说。


出征前,陈冬给双胞胎儿子布置了作业,并开玩笑说“回来要检查作业”。“他要检查孩子们的作业,我们也要检查陈冬的‘作业’。”黄焱笑着说,“我们希望陈冬在空间站尽最大的努力,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把祖国的荣耀写在太空。”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2022-06-06 来源:央广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经过6次自主变轨,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三名航天员于5日晚依次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5日10点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邹利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7点42分,神舟十四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舟三号、天舟四号、天和核心舱组成全新构型。


此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20点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


刘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核心舱,很快就会迎来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到时我们将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在随后6个月的“太空旅行”期间,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配合地面完成空间站组装建设工作,需要完成5次的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将来我们可能会有六舱同时在太空当中的工作状况,他们(航天员)对这些操作和初始设置对于我们空间站的建成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他们这次太空之旅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神舟十四号升空 外媒反应如何?


2022-06-06 来源:极目新闻 记者:宋清影


北京时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立项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许多外媒的报道都体现出对中国航天业的快速发展习以为常。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外媒广泛报道神舟十四号


美国、英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媒体对神舟十四号发射进行了报道。


据CNN当地时间4日报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据路透社5日报道,神舟十四号的发射令普通中国人民感到自豪。一名25岁的中国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小时候看过神舟五号的发射,现在我们有了神舟十四号,我非常兴奋,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离成为太空超级大国又近了一步。”


日本《读卖新闻》5日报道,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的火箭在中国发射升空。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发射约20分钟后宣布“成功发射”。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中国于6月5日发射一艘宇宙飞船,三名宇航员将前往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随着建设进入后期阶段,他们将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六个月。


越南之声5日报道,中国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神舟十四号机组人员的选拔是从多方面评估的,他们要面临空间站建设过程中的艰巨任务。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美媒关注三位宇航员个人情况


CNN报道指出,中国此次派遣了三名宇航员,他们将继续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CNN报道称,六个月太空任务是许多国家的太空标准任务期限,这对中国宇航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让他们习惯于在太空长期执行任务,并帮助未来的宇航员做好准备。


CNN介绍了三位宇航员的情况。2016年,任务指挥官陈冬成功执行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此前曾保持中国宇航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航天员刘洋在2012年神舟九号任务中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这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执行太空任务。


美国科技网站NASASpaceFlight不仅用头条报告了神舟十四号升空,更详细地介绍了三位宇航员的个人情况。报道中指出,该任务的指挥官陈冬1978年12月12日出生,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航天局航天员,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获航天三等功勋章。陈冬“已婚,有两个孩子”。


该网站还称,加入神舟十四号的刘洋将担任操作员一职,刘洋出生于1978年10月6日,中国国内的报道显示,她在2015年初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家园,我们乘舟而来



CNN:中国对太空探索有着宏伟计划


路透社指出,中国空间站将于年底竣工,将成为中国长达30年的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计划于1992年首次获批,最初代号为“921工程”。它还将标志着中国人在太空中永久居住的开始。


CNN则称,去年的神舟十三号任务是中国航天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该计划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计划之一。


CNN表示,中国的太空计划起步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才建立,当时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已经登陆月球多年,此后中国航天发展因各种因素推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


但在中国上世纪改革开放的帮助下,中国的太空计划悄然推进,直到2003年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发射。此后,中国政府大力投入太空计划。中国于2020年12月成功登陆月球,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火星。


CNN称,中国的雄心跨越多年,对太空探索、研究和商业化有着宏伟的计划。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