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日期: 2020-07-12
浏览次数: 24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2020-7-12   青野云麓


2020-07-1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冯丽


8个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项目、3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一批产业生态创新平台揭牌……11日,刚刚落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从7.5平方厘米的玻璃片中储存75.8G数据的微软硅石项目到算力相当于50万台计算机的华为Atlas900训练集群;从一枚小小的智慧听诊器到智能机器人家族亮相3D虚拟AI家园 ;从“智能技术的最佳试验场”到“智能应用的超级孵化器”……一个个硬核产品、一批批重点项目、一项项应用场景以“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集聚上海。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微软硅石项目使在玻璃中存储大量数据成为现实。新华网 发


  经过三年的沉淀发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经形成了链接全球人工智能资源的重要影响力,着力打造“链接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链接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链接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链接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的智能时代篇章也越发精彩。


  新场景:应用场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


  印象中,医生总是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小小听诊器中既蕴含着医者的仁心,也藏着听者的智慧。走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门诊大楼11层,一块智慧大屏上跳动的实时数据,让交接班的大事小情尽收眼底。


  当前,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已经从单个场景、点上示范转向领域推广、城市赋能,从解决行业痛点趋向实现价值落地。


  7月11日下午,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项目签约和发布活动中,“上海市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正式发布,围绕AI+制造、AI+交通枢纽、AI+商圈等7个领域,上海将新建11个综合性AI应用场景。


  以儿中心在上海市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孵化下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科分级诊疗”应用场景为例,其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包含软硬件在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智能听诊器——“云听”系列,实现元器件100%国产化。不仅提高诊疗效率和诊断质量,还助力实现基层儿科智慧就医的闭环管理。


“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科分级诊疗”项目负责人、儿中心副院长赵列宾说:“儿科虽小,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听诊器不大,却带动出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智慧医护交班进入临床试用。 新华网 发


  “云听”系列只是众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12月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发布以来,上海已经树立了张江人工智能岛、洋山港智能网联集卡、进博会国网电力智能巡检、上海电气“AI+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和乒乓球学院智能教练等世界级应用标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上海新品牌初步打响。


  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应用。无论是推进上海科创中心海关智能监管服务,还是夯实城市智能“底座”,其初心都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更安全,让人工智能更好为人所用、为人服务。


  新趋势:赋能百业 技术融合更向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价值,也更感受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链接价值、赋能价值、向善价值。


550多位嘉宾“云聚”,其中有7位图灵奖得主、一位诺贝尔奖得主、62位中外院士、200多位中外著名学者等学术大咖分享前沿观点……嘉宾阵容可谓“豪华配置”。同时,在“1+2+10+X”场不同形式的论坛上,“三马”隔空同台,“二宏”异屏共振、“一佳琦”现场对话虚拟人物洛天依,更有国内外龙头企业领袖共话行业发展新趋势。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技术突破融合趋势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让机器实现“理解、推理、决策、可解释”的认知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趋势。AI能否更智能,认知智能技术的突破是关键所在。


  11日上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在出席“认知智能 改变世界”主题论坛时说:“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加速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在基础理论、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协同发展,加快上海人工智能‘底座’建设。”


上海人工智能“底座”建设如何打牢做好?海内外多位认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意识、推理、类脑、计算等前沿话题,对认知智能领域进行全方位解构,共议认知智能的无限新可能。


 1995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名誉教授曼纽尔•布卢姆(Manuel Blum)认为,有意识图灵机的目的不是计算不可计算的函数,也不是为了更有效地计算函数,而是为困难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意识图灵机是一种受神经科学启发的计算机架构,其中意识(体验)是架构的中心”。


  对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面临从专用智能到通用智能的新挑战。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教授王培表示,通用人工智能研究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研究有所不同,更注重智能系统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来完成各类任务,因此这一研究也更为广泛地涉及到逻辑、语言和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


  类脑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由“弱”向“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已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林伟认为,数学、模型、算法对类脑智能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等行业高新技术融合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AI的发展分为技术智能化、经济智能化、社会智能化三大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又分为上下两个阶段:通用能力的开发和AI能力的平台化,以及AI行业应用与商业化全面普及。


  ——AI深度赋能百业趋势


  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传统行业,按下产业加速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新技术被广泛使用,通过不断赋能各行业,为有效防控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数字化、云化、远程化,是人工智能成长的土壤。在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周翔看来,新基建“一业”带“百业”,人工智能在这两头都有。人工智能既是带动百业的“一业”,也是被带动的“百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经此一“疫”,医疗人工智能崭露头角,方舱CT被广为人知。9日,“uAI新冠肺炎医学影像智能化诊断全栈解决方案”斩获大会最高荣誉——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临床上,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CT设备的远程自动控制。有了人工智能的助力,影像技师和患者无需接触,智能CT全程智能化摆位、精准扫描。而在新冠肺炎的量化随访、分析方面,人工智能也给医生很多帮助,助力医生科研。


AI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远不止于此。通过VR与5G网络,进行远程虚拟手术;通过算法快速制定最优治疗方案;通过AI与大数据,建立个人健康数据档案,让每一所医院联动……未来,AI技术会运用到个各行业中,走进“寻常百姓家”,“AI赋能百业”目前也许只是开始。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领域,也是赋能城市转型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驱动力量。上海将继续陆续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在交通出行、住房家居、养老服务等领域,更好发挥AI赋能百业的积极效应,使优质资源更加公平可及、更好辐射服务,为市民打造更高品质生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向善规范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深入应用于社会生活,关于人工智能的法治、安全、伦理等议题也被提上议程。大会联合上海市法学会等专业机构,组织了“AI法治实践”“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等多场讨论活动,进一步深入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7月10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的权利义务与法治实践”分论坛上,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编委会发布人工智能法制发展指数和2019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评估报告。测评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评估总体得分83.79分,总体状况较好。


人工智能发展不能“各自为政”,应有统一的“游戏规则”。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安全高端对话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从人工智能的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伦理等各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议题。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今年,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报告》发布。《报告》分析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流动和数据使用阶段突出的数据安全问题,结合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现状和动态,构建了综合性的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框架。


AI企业通用场景不能“任性发展”,数据安全也应加把“锁”。为此,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平台应运而生。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包含《世界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白皮书》《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等在在内的27份有关AI最新发展的报告和倡议书陆续发布,凝聚各方发展共识,共议行业发展规范。


新动能: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圆满落幕。8个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项目、3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分别签约,包括百度飞桨赋能中心、华为“鲲鹏+昇腾”创新中心、中智行车路协同应用等重大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经过多年蓄力,要素配置的改善和科技进步的提速形成共振,我国正在构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优势。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之际,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领域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很多AI产业落地也在同步进行。在开幕首日,浦发银行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日下午,达闼科技旗下公司达闼机器人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超过了1400亿元,特别是机器人的产业规模占到全国的1/3,相当于全球的1/9。如何让上海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生产力?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分享了三个方面的见解。吴金城表示,首先,要把握数字新基建的机遇,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第二要抓住AI引领的新契机,开启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政企合作的新机制,共同发挥智能赋能的新力量。“希望达闼科技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助推智能经济的发展。”吴金城说。


  从红杉资本孵化器项目启动,到徐汇西岸AI Tower(智慧之塔)开放入驻,再到张江人工智能岛、闵行、马桥、杨浦、长阳创谷以及临港新片区等平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正在“成势”。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人工智能已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伴随亚马逊、百度、商汤、达塔科技等近百个项目签约落“沪”,未来,上海将着力打造“四个平台”,继续强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磁场效应,吸引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明年,上海将继续举办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让我们相约2021,再聚上海!


 

 新场景 新趋势 新动能——从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新发展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1.15亿人次云端参会,云展馆延期至31号


2020-07-11  来源:界面新闻


7月11日,为期三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正式闭幕。


今天的主题论坛主要涵盖了:开发者日、工业智能、AI+公共卫生、AI+医疗等。


今日重要主题是WAIC线上开发者日。这是WAIC期间唯一面向AI开发者的专业活动,由机器之心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承办,包含了60位嘉宾、43场演讲、9大环节,共有4个分论坛。


在AI+公共卫生论坛上,李兰娟院士发表了演讲,她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对遏制疫情扩散、进行疫情研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公共卫生、疫情研判、情绪管理、地图服务、基因检测、药物研发、互联网医院等方面,大数据下的数字化,对于高危人员排查、基因组自动化分析等多个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另外,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AI+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行业分论坛上表示,企业服务软件是非常有潜力的,而具有智能化的软件信息服务平台,将成为连接人、企业和业务之间的桥梁。


“未来3-5年,可能会有更多的突破千亿美金市值的企业服务软件出现,而且作为RPA的龙头企业UiPath,最近也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可能会超过100亿美金。”朱啸虎说。


今日还有3个工业分论坛围绕新基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等进行了讨论。


下午,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上进行了项目签约和产品发布活动。大会首先发布上海市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主要围绕制造、交通枢纽、商圈、文化旅游、政务、园区、金融等7个领域,建设11个综合性AI应用场景,包括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AI+制造)、上海游轮中心、上海机场(AI+交通枢纽)、世博源、南京路步行街(AI+商圈)等。


在人工智能重点签约项目方面,上海共有36个重点项目签约,包括小马智行、中智行两家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以及百度、寒武纪、优必选、京东、达闼科技等。


此外,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亦与一批人工智能项目进行了签约,包括翱捷科技、江行智能、滴普科技等。


闭幕式上,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谈到此次大会成果时表示,据统计,本次大会以云端峰会的形式,共吸引观众1.15亿人次,形成了强大磁场效应。同时,他也再次发出邀请,希望2021年再次相约上海。


另外,备受人们喜爱的“3D虚拟AI家园云展览平台”将延期开放至月底,7月31日。这是WAIC打造的首次线上展会,参会者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虚拟形象,在平台上自由交流、点赞,还能在开幕式看到马云的全息投影。据悉,截止今日10点,该平台的累积浏览量已突破200万。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