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日期: 2018-02-06
浏览次数: 23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2018-2-6 青野云麓

 

1月18日,上海市科委、经信委、财政局和发改委联合解读上海新出炉的《关于本市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

“国际合作必须具备一定的能级,要跟‘高手’玩,你必须要成为‘高手’”,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1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当天,上海市科委、经信委、财政局和发改委联合解读上海新出炉的《关于本市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上海拟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五大优势领域,对标国际,初步建设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这18个功能型平台,旨在为科技产业“造血”。

  从国际经验看,功能型平台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机构,能够带动技术溢出和企业孵化。比如,比利时的IMEC(微电子研究中心)利用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平台和队伍,吸引了英特尔、索尼、华为等全球知名企业设立合作研发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寿子琪介绍,上海的生命科学领域在中国乃至国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跟上海几十年前就布局了一大批平台有很大关系。

这几年,对标国际,上海又建设了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机构,在传感等领域产生一定的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另外,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英介绍,上海先期启动的集成电路平台,汇聚了集成电路的研发资源,围绕前瞻性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上海市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建设和升级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来源;智能制造平台,则为上海打造国家智能制造高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番新政出炉,意味着上海将加速功能型平台建设的脚步。上海市发改委副巡视员裘文进透露,除了18个平台以外,上海还会再研究布局一些平台。比如,加强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衔接,围绕大科学设施建设,研究布局若干功能型平台。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孔令丞委员:依托科创平台 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出处:中新网

上海智能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已建成多家电力设备大型汽轮发电机智能工厂;软件产业发展迅猛,成为领军行业;同时在纯电动汽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智能制造业的科创平台也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院”创新格局,打造了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基地和科创平台基础的明显优势,在重点行业中,形成了大型企业率先示范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并以此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形成了制造业全产业链整体向智能化联动的价值链高端发展模式。

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孔令丞教授在2018年上海两会上提出,尽管上海已经形成了智能制造业的产业链联动发展模式,且在智能制造领域与美国和德国企业保持频繁互动,但上海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中仍存在制约瓶颈,为此需要对产业链进行全新的智能型规划。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一、孔令丞建议,上海应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具体而言:加强创新中试,打造智能制造“嵌入式”的科创平台。依托上海大科学中心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力量,委以传统“强生产、弱创新”的传统制造业创新中试的重任,以此将其纳入科创中心。围绕创新成果应用的目标,秉承“以用为先”的原则,调动整个科创平台的资源,顺利完成创新中试、量产、升级,构建科创平台网络成员的联结,构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二、重视激励机制,打开“共生互利”的创新局面。智能制造生态链各成员利用科创平台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市场需求引导下进行应用实践,明确分工,形成基于市场的智能创新共生关系,利用与市场接轨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励机制设计,防止成员合作中产生偏离,保证参与成员的利益获取与共享,从创意到市场化全过程,实现智能制造生态链“共生互利”的动态平衡。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三、科创金融创新,助推智能制造“自进化”。一方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突破信贷单一的金融支持模式,利用多种金融工具,整合市场资金和财政资金,为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中的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更有效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结合智能制造不同阶段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需求,加强金融扶持政策,通过市场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资金市场化配置,灵活开展“投贷联动”,实现市场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无缝高效对接,实现具有生态特征的“自进化”创新。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四、构建虚拟网络科创平台,反哺智能制造。首先,区块联动,打造区域科创链条,组建多区域智能制造平台参与的虚拟网络科创平台,建立科创平台间的信任机制,构建起智能制造生态链闭环联结,实现科创资源的区域互通。其次,打通科创平台间信息流通渠道,实现创新知识的分布式存储,共性知识的有效流动,专有知识的有效访问等,提高不同平台创新主体的知识利用率。最后,科创服务社会,支撑大众创新创业,反哺智能制造,保障生态链中知识与技能的“新陈代谢”。对于成熟的网络平台要及时市场化、社会化,推动科创中心建设的服务社会的宗旨,助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政策的落地。

 

 

依托科创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五、优化支撑体系,提升智能制造创新水平。其一,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支持条件较好的企业和机构申报国家贯标试点,构建上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提高智能制造标准化水平。其二,强化智能制造信息化支撑。实现智能制造资源在线化、产业链协同化。支持云计算公共服务以及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其三,提升智能制造设计创新水平。强化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以用户体验和需求为导向,提高上海市智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其四,优化智能制造公共服务。通过资助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和相关机构建设提供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其五,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作用。推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装备制造商、行业用户和科研院校等组成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积极宣传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反馈政策落实情况。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