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日期: 2021-07-31
浏览次数: 27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2021-07-31   青野云麓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


2021年1月14日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近日分别通过评审。4月23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器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2021年5月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5月18日消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5月29日20时5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位“访客”。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按任务实施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运行历程


发射过程


科技日报2021年1月14日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近日分别通过评审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通过评审。


2021年4月23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工程各参研参试单位正在全力备战。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计划于29日中午11时许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2021年5月9日10时24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东经72.47°,北纬2.65°周边海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位“访客”。


2021年5月30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应用操作


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首批航天员进入


2021年6月1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天和号核心舱详解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许,执行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按照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此次任务是11次飞行任务中的第1次,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这“第一棒”跑出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紧跟其后,“接力”发射。


2021年4月23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组合体亮相并稳稳转运至发射区。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顶端整流罩里,所包裹的正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它的重量是在20吨级,也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计划进行搭建工作的中国航天天宫空间站,基本构型目前已经确定,将会由一段核心舱及两段实验舱以T字形布局组成。两段实验舱分别位于核心舱的左右两侧长期停靠对接,而货运飞船及后续的载人航天飞船则会在核心舱的前后两端完成对接。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模型曾亮相珠海展览,核心舱长16.6米,主要用于空间站的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还能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三个对接口和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研究规划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分3个阶段实施,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天和一号试验核心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建造阶段安排了问天舱、梦天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组装构成空间站本体。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可根据需要,通过维护维修进一步延长寿命。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


天和舱用于空间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员生活,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问天舱、梦天舱与天和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神舟飞船、天舟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计划进行搭建工作的中国航天天宫空间站,基本构型目前已经确定,将会由一段核心舱及两段实验舱,以 T 字型布局组成。两段实验舱分别位于核心舱的左右两侧长期停靠对接,而货运飞船及后续的载人航天飞船 , 则会在核心舱的前后两端完成对接。


4 月 23 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组合体亮相并稳稳转运至发射区。在长征五号 B 遥二运载火箭顶端整流罩里,所包裹的正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它的重量是在 20 吨级,也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