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日期: 2021-07-18
浏览次数: 29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2021-07-18   青野云麓


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研制历程


项目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二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获得了相关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基础。在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神舟五号飞船开展研制工作。


研制目标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主要是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飞船乘坐一名航天员,飞行约一天,在绕地球飞行的第14圈返回。航天员可以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和地面指令手动补发船箭分离、帆板展开等重要指令。


飞船具有自主应急返回和人工控制返回以及第2天、第3天返回的能力。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交付历程


2003年2月,飞船于完成了装船产品的交付和总装。


2003年3月,飞船完成了全船供电检查和分系统匹配检查。


2003年4月,飞船完成了电性能综合测试和人船、箭船、船地、人船地联合测试检查。


2003年5月,飞船完成了整船振动、噪声试验。


2003年6月上旬,飞船完成了真空热试验和回归测试。


2003年7月中旬,飞船完成出厂准备。


2003年7月底,飞船通过各级评审后进发射场。


2003年8月上旬,长征2F运载火箭在完成所有试验并通过各级评审后进发射场。


主要装备


航天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头部是圆柱体,而四号的头部是半球体,飞船舱内只有航天员,其空间的平面大约为2.2米×2.5米,不足6平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此外,神舟五号飞船还留有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接口。


运载火箭


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承担,该火箭由四个助推器、一级、二级、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火箭全长58.34米;起飞质量479.8吨。火箭上部整流罩、逃逸塔和飞船轨道舱、返回舱组成逃逸飞行器。


搭载物品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物品包括: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会旗、一面联合国旗帜、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运行历程


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9时(北京时间),火箭一级发动机和4个助推发动机同时点火;火箭飞行120秒逃逸塔分离,137秒助推器分离,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200秒整流罩分离,460秒二级主发动机关机,587秒船箭分离,飞船进入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199.14公里、远地点高度347.8公里的椭圆轨道。


在轨运行


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5日10时许,飞船进行环绕地球第一圈飞行。


2003年10月15日10时40分左右,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第二圈。


2003年10月15日15时54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许,飞船运行到第七圈。


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飞船运行到第八圈。


2003年10月15日21时31分,飞船进入第九圈。


2003年10月15日23时08分,飞船进入第十圈飞行。


2003年10月16日4时19分,飞船进入第十四圈飞行。


2003年10月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飞船发送返回指令。


2003年10月16日5时36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与推进舱轨道高度不断降低,向预定落点返回。飞船轨道舱将留轨工作半年,开展相关的科学实验。


2003年10月16日5时38分,飞船制动火箭点火,飞船返回舱飞行速度减缓,轨道高度进一步降低。返回舱向预定着陆场降落。


2003年10月16日5时56分,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成功进入返回轨道。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返回着陆


2003年10月16日5时56分,飞船返回舱成功进入返回轨道并失去动力,按照升力控制技术向预定着陆场降落。


2003年10月16日6时04分,飞船再入大气层,飞船处于“黑障”阶段。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03年10月16日6时36分,地面搜索人员找到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宇航员杨利伟,在2003年这一年里,他就已经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了一起,他被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称为是: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杨利伟同志也凭借着自身的,超人的素质和勇气,为我们的祖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伟大力量,他最终成为了茫茫的浩瀚太空中,所迎来的第一位中国的访客,这就是一次跨时代的奇迹,这也证明了在人类的第241次太空飞行中,这光荣的一刻就是属于中国的,而创造这一光荣的中国历史的人,就是杨利伟同志。


他的太空之行也是十分的艰苦的,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飞行的21个小时里,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例如说:他所面对的是在太空中的许多的振动和冲击,还会有许多的噪声影响,还会出现许多的失重和超重现象,在宇宙的高辐射中,他的身体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宇宙中的空气是属于高真空状态的,在昼夜节律的变化之中,杨利伟同志所需要承受的是剧烈的温度变化,所造成的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同志还要承受的是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所以说他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是十分巨大的,这就可想而知他是有着一个超级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的,而这些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紊乱,和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还会影响到我们人体的睡眠周期,造成睡眠周期的紊乱,还会有着一系列的航天运动病和情感抑郁等的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同志更需要去面对的是,一旦发射失败就可能会失去生命的,最大的危险,但是,他在心中深深的明白,这次的飞行是载负着我们的中华民族的千年的“飞天梦想”,而我们中国的,这位优秀的,第一个飞向宇宙的“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的,超人的素质和勇气,去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当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磨难中,我们的人民,从来都没有动摇过战胜所有困难的信心和意志,中国已经在上下5000年的历史探索的发展中,已经渐渐的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这就是一种属于我们中国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这也是一直都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自强的脊梁,中华民族发展所需要的是永不枯竭的伟大的力量源泉,而这一伟大的力量,就是一直支撑我们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重要力量,当我们的炎黄子孙都拥有了这种伟大的精神时,我们的祖国就能够薪火相传,让我们得国家发展永存生机与活力。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价值意义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国家航天局 评)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网 评)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