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日期: 2022-04-24
浏览次数: 31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2022-04-24   青野云麓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2022-04-24 来源:新华社 作者:田少星


在中国,航天是一个奇迹。


在中国,航天是人民的选择。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这是14亿中国人的第七个航天日。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批复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有助于纪念和表彰航天人为国家科技工业的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形成全社会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和对航天精神的学习,航天日不只是航天人的纪念日,而是14亿中国人的航天日。


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从零开始,至今的66年里航天事从来都是建功立业的中国事,航天人从来都是刻苦争气的中国人,航天精神从来都是闪耀着最高最亮光芒的中国精神。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不久,面临着“一穷二白”、百业待兴、人才奇缺、举步维艰的局面,而此时,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开始将全球争夺的焦点由陆地转向了太空。中国的航天事业要不要发展?能不能发展得起来?在当时都是事关大国地位能不能稳定的重要体现,“落后就要挨打”的经历与伤痛,我们的先辈们不曾遗忘;“拼出一个新中国”信心与勇气,我们的先辈们未曾忘却;“别人有的我们创造条件也要有”的骨气与志气,我们的先辈们未敢磨灭。


由此,不甘落人于后又敢于吃苦的第一代航天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一条“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崛起与腾飞之路。也的确,我们的先辈们、我们一代代接力奋斗的航天人们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走出了波澜壮阔、春华秋实的中国航天路。


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探月、空间站工程”等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积淀了集中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了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载人航天精神,孕育了新时代的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


多么辉煌的事业背后就会有多么巨大的奉献!多么巨大的奉献背后就会有多么伟大的精神!这是用在中国航天事业上再为贴切不过的一句话。


昨日航天,艰苦卓绝;今日航天,弥足珍贵。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神舟十三”出差归来......站在当下的历史方位,感受着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高歌猛进、勇立潮头,有幸作为一名航天人,置身其中,我更加为之动情。


仰望星空,凝视着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的“万千星光,璀璨星河”,我曾想过,发展航天事业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追梦、逐梦、筑梦”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为我们带来了近几十年“和平稳定、繁荣昌盛、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中国“手上有剑,却可以不主动用剑”选择与底气,为我们带来了未来国家竞争中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支撑;我还曾想过,如果当初我们的先辈不选择发展航天事业或者说晚几年发展航天事业,近一甲子的中国又会是怎样的光景?近代中国史上我们“不敢忘、不能忘、不会忘”的场景会不会再一次出现?今天的中国是否还有实力在近三年多的抗疫中践行“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今天的中国是否还有能力践行“胸怀大局、自信开放”的北京冬奥精神?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久久为功。身为一名航天人,每天看着早已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身边人,看着他们的工作中的平凡与伟大、生活中的普通与不普通,我突然明白,无论是当初选择“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前辈们,还是现在甘愿“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同事们,选择航天、建设航天、捍卫航天都是我们一代代中华民族儿女们血脉中流淌的共同的基因与底色,这是守正、也是创新。


在中国,航天是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航天是一个奇迹。


未来,让我们祝福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2022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线上举行


2022-04-24 来源:中国日报网


今天上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线上正式启动。值此“中国梦”提出十周年之际,2022年“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启动仪式以“梦”为主线,分为“启梦•星辰大海”,“逐梦•砥砺奋进”,“圆梦•见证荣耀”,“织梦•相约未来”等板块,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充满正能量、艺术感和科普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海南省省长冯飞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宣布“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数据与应用中心(中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图尔•哈雷、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主席菲尔•埃文斯、巴基斯坦空间和上层大气委员会主席阿梅尔•纳迪姆、阿根廷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执行主任劳尔•库利切夫斯基、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发来祝贺视频;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欧洲空间局局长约瑟夫•阿苏巴赫发来贺信。


张克俭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今年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就是要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激励航天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接力航天强国建设的梦想之路;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树立理想,在奔跑中成就梦想;就是要倡导全社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奋斗奉献,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2022年中国航天蓝图已绘,风正帆满,再次踏上新征程。国家航天局将秉承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宗旨,坚持和平、合作的“和合”理念,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携手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冯飞在致辞中表示,海南作为主场举办的“中国航天日”正式启动,意义特殊。海南省将加强与国内外航天科研院所、企业深度合作,围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展开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使航天产业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谋划建设航天主题公园、博物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全面提升全民创新素养,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中国航天日 | 逐梦九天 共赴星辰 


2022-04-24 来源:综合新华网、新江苏•中国江苏网、“JSA少年航天局”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开始,我国正式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飞天路。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运行28天 (设计寿命为20天) 后,电池耗尽,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在运行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次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并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在内蒙古顺利着陆。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成为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搭载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任务,成为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在刚刚结束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翟志刚作为指令长再次圆满完成了出舱和飞行任务。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天宫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销毁。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其中就包括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2012年6月18日14时左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舟九号”于2012年6月29日安全返回,圆满完成了载人飞行任务。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升空。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随即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进行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工作。“嫦娥四号”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国探月的第一行足迹。


“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星空浩瀚无限


探索永无止尽


我们的征途未完待续……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航天事业谋篇布局,一系列指示批示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到嫦娥探月“三步走”圆满完成,从北斗组网全面建成,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让我们以梦为马,奔赴星辰大海。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