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八号实现无人对接

日期: 2021-07-22
浏览次数: 27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八号实现无人对接

                                                                 2021-07-22   青野云麓


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11年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区,完成对接任务。


神舟八号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八号实现无人对接



运行历程


2010年5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十八次大总体协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了交会对接飞行任务规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及“神舟八号”飞船飞行任务纲要,协调了各系统间重大技术问题。


2011年9月25日,用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装车间,随后将进行一系列调试、组装和检测。


2011年10月26日,神舟八号与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于26日顺利转运至发射区。


2011年10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方案》,内容展示中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概貌,可使公众了解掌握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任务信息、普及交会对接技术科普知识。


2011年11月1日,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长征2F遥八火箭,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2011年11月2日,神舟八号完成第5次远距离导引变轨。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


2011年11月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完成第一次轨道维持工作。


2011年11月1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飞姿态。


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完成第二次对接试验工作。


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完成了最后一次轨道维持工作。


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进行解体工作,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区,对接任务完成。


2011年11月21日,神舟八号返回舱开舱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进行搭载物品移交工作。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八号实现无人对接



任务计划


1、神舟八号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

2、神舟八号发射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3、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4、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八号实现无人对接



任务目的


1、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


2、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


3、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任务特点


1、技术要求高。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指标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载人飞行器在轨寿命比原来提高了3倍;飞船发射入轨后,要从距目标飞行器1万多千米之外,制导控制到两个飞行器相对位置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


2、新技术应用多。突破了运载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导,空间飞行器自主相对测量、制导导航和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高精度空间测量仪器,以及对接机构等关键设备攻关研制;首次采用了半刚性太阳能帆板。


3、验证难度大。虽然完成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验证试验,但由于受地面环境和试验条件限制,交会对接总体方案和新研设备性能指标无法在地面得到全面真实的验证,尚需通过飞行试验考核。


4、组织实施更加复杂。此次任务时间长,各飞行阶段衔接紧密,任务过程关键事件多、决策点多,对整体性、时效性和关联性要求提高,对任务组织指挥、协同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八号实现无人对接



航天实验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中,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其主要目的为:


1、通过在轨开展航天医学研究,获取空间飞行对人体生理、心理和工作能力影响效应的科学数据;


2、研究空间飞行对人体心血管、前庭、脑认知的影响效应、空间骨质丢失的细胞分子学机制,探索基于力学刺激原理的在轨骨丢失防护技术。


3、研究空间飞行对航天员情绪及眼手协调性的影响效应,评估飞行任务人体营养代谢水平。


4、观察空间飞行对人体药物治疗反应的可能影响,为后续空间站驻留任务航天员医监医保、失重防护,以及环境监测积累宝贵的实验数据和经验。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八号实现无人对接



任务意义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成功对接,标志着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任务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 评)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全面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的预定目标,标志着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 评)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