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希帕蒂娅 :史载第一位女数学家

日期: 2019-04-10
浏览次数: 130

                                                            希帕蒂娅 :史载第一位女数学家

                                                                                     2019-4-10 青野云麓


希帕蒂娅(约370--415)。出生在埃及。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人称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家。这位聪慧的女性以她的才华和贡献跻身于古代世界最优秀的学者之列。而她的惨死在野蛮的教徒手下实为一千古悲剧。


 



公元前47年,罗马统治者凯撒大帝指使军队纵火焚毁了停泊在亚历山大的埃及舰队,大火延及该城,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代表着希腊文明的大量藏书和五十万份手稿付之一炬。基督教兴起以后,出于愚昧迷信和宗教狂热,基督教的领袖们排斥异教的学问,尤其鄙视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基督徒是不许“沾染希腊学术这个脏东西的”.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以用宗教为统治工具,逐渐把数学、哲学、教育等都置于宗教的控制之下.此后,基督徒摧毁希腊文化的行径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有人甚至说:“数学家应该被野兽撕碎或者活埋.”希帕蒂娜就诞生在这样一个科学开始衰退、黑暗即将降临的时代。

公元370年,希帕蒂娅诞生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她的父亲西翁(Theon)是一位知名的学者、数学教授,在著名的亚历山大博物院从事科研和讲学工作。希帕蒂娅不仅长得美丽可爱,而且资质聪颖、乐学好问,因此西翁非常怜爱小希帕蒂娅,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希望把她培养成一个智慧超群的人才。与希帕蒂娅同时代的东方,也有一位大才女,她就是出身王谢士族的谢道韫,她凭着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绝妙譬喻在中国才女界独领风骚,可惜,两大才女的才情与命运都没有交集。中国的士大夫从一开始就将自然科学置之身外,认为那是形而下的东西,是匠人鼓捣的玩意,甚至是淫巧之技,他们的子女更是不被允许去沾染科学,这也造成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后劲不足。谢道韫生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士族之家,自然是不会将自己的才智用于自然科学上的,她只要多吟吟诗赋,多做做女红,将来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就够了。


 



公元398年夏季的一天,一艘满载着粮食、织物、纸草和玻璃制品的商船准备在比雷埃夫斯港抛锚。这座雅典城的外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亚提加半岛,座落在雅典城西南八公里处。船头甲板上,一位体态修长的美貌少女望着远方,心情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翻腾起伏。她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着光,丰满秀丽的脸庞上嵌着一双珍珠般的大眼睛。没错,这位不满20岁的少女就是希帕蒂娅。

希帕蒂娅第一次离开生育她养育她的故乡埃及,既激动又兴奋。激动的是,她从小就对希腊充满神往,父亲讲述那些关于保护神雅典娜•帕提侬的神话,关于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故事,关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趣闻,都让她记忆犹新。兴奋的是,希帕蒂娅终于可以在雅典城潜心研究哲学和数学。这种机会相当难得。一年多前,她几乎读完了当时所有大数学家的杰作: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同时,她协助父亲塞翁完成了对《几何原本》的评注和修订。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个评注本成为所有现代版本《几何原本》的基础;作为世界上发行最广的科学著作,《几何原本》共出过1000多个版本。从这方面讲,希帕蒂娅功不可没。

在希帕蒂娅游历南欧时,人们就对其年轻美貌和博学多才交口称赞。不少哲学家、贵族子弟纷纷上门求婚,想拥有这样一位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娇娘。如果希帕蒂娅接过月老的红线,她就将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免去一场无妄之灾。此后,数学也就变成了她茶余话后百无聊赖之际的谈资。可惜,年轻气盛的希帕蒂娅受不了蔓延在罗马上空的淫靡颓废之风,这与她的理想相去甚远,她想的是人的一生要为社会做贡献,而自己现在正是埋头钻研学问的黄金时代,岂能沉溺在爱情之中。因此,希帕蒂娅对每一个求婚者都意味深长地说:“我只愿嫁给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真理。”于是,罗马失去了一位新娘,世上多了一位女数学家。


 



希帕蒂娅从海外归来后,便成为亚历山大博物院里的教师,主讲数学和哲学,有时也讲授天文学和力学。在传徒授业之余,她还进行了广泛地科学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数学、天文、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希帕蒂娅在亚历山大积极传播普罗提诺和扬布里柯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新柏拉图主义将柏拉图的学说、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及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综合在一起,核心内容是由普罗提诺首创的关于存在物的统一与等级结构学说。希帕蒂娅的哲学兴趣比较倾向于研究学术与科学问题,而较少追求神秘性和排他性,强调哲学与科学,尤其是哲学与数学的结合.尽管此时基督教逐渐渗人博物院,宗教徒的活动也多了起来,她仍崇尚自由、民主,反对宗教束缚和专制。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许多青年聚到亚历山大,拜她为师,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她讲课,说她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循循善诱,讲话如行云流水,引人入胜。几年后,希帕蒂娅便成为亚历山大最引人注目的学者了。虽然当时的基督教与科学的对立日益明显,希帕蒂娅的声望还是吸引了一些基督教徒成为其学生.


 



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西兰尼的西奈修斯,他后来成为托勒密城的主教,他向希帕蒂娅请教学问的信件至今尚存,信中问及如何制作星盘(一种借助投影原理制作的反映星空的天文仪器)和滴漏(古代计时工具)及液体比重计。他热情赞扬希帕蒂娅,说她不仅是一位老师,而且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和善解人意的姐姐。

希帕蒂娅与某些基督徒的友好关系并没有改善教会对她的态度。恰恰相反,教会为自己的教徒被一个不信教的科学家吸引过去而恼火,攻击她为“异教徒”。尽管希帕蒂娅发现自己已处于十分危险境地,但她相信邪不压正,仍然执着地追求着科学的进步。希帕蒂娅太热衷于自己的事业了,她把所有的爱都投人到学生身上及科学研究上,以至很少考虑个人问题,而终身未婚。


 



希帕蒂娅时代离《几何原本》成书已经六百多年了,由于当时没有印刷术,这本著作抄来抄去,出现了不少错误。希帕蒂娅同父亲一起,搜集了能够找到的各种版本,通过认真修订、润色、加工及其大量评注,一个新的《几何原本》问世了。它更加适合读者阅读,因而立即受到广泛欢迎,以至成为当今各种文字的《几何原本》的始祖。

希帕蒂娅曾独立写了一本《丢番图〈算术〉评注》,书中有她自己的不少新见解,并补充了一些新问题,有的评注写得很长,足以看作是一篇论文。希帕蒂娅还评注了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适于教学的普及读本。希帕蒂娅对圆锥曲线很入迷,写过好几篇研究圆锥曲线的论文.此外,希帕蒂娅还研究过托勒玫的著作,与父亲合写了《天文学大成评注》,独立写了《天文准则》等.这在当时是多么了不起的贡献啊!为了使读者了解更深刻,请看以下事实并作以比较.在十五世纪中叶,象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学生所学的数学内容极少,几何仅限于《几何原本》的前两卷,考试只限于第一卷,一般学生只能掌握第一卷的前4个命题。算术水平更低,一般大学生只会做加法、减法和乘法,而不会用除法计算。


 



屈冤惨死

迫害前夕

公元412年,来自耶路撒冷的西瑞尔当上了亚历山大的大主教,这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他在全城系统地推行所谓反对“异教”和“邪说”的计划,新柏拉图主义也在“邪说”之例,这对希帕蒂娅是极为不利的.但是希帕蒂娅从不向基督教示弱,拒绝放弃她的哲学主张,坚持宣传科学,提倡思想自由.对那些找麻烦的基督徒,希帕蒂娅毫不退让,常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但这不是一个崇尚一理性的社会。那些狂热的基督徒并不指望“说服”这位数学家和哲学家,只想有朝一日拔掉这颗眼中钉.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暗杀活动正在酝酿之中。

惨死于暴行

公元415年3月的一天,希帕蒂娅象往常一样,乘着其漂亮的马车到博物院讲学。行至凯撒瑞姆教堂旁边,一伙暴徒奉西瑞尔的命令立刻冲过去,拦住马车。他们把她从马车中拉下来,迅速拖进教堂.希帕蒂娅意识到,他们要对自己下毒手了,但她毫不畏惧,高声怒斥他们的无耻行为.灭绝人性的暴徒剥得她一丝不挂,然后用锐利的蚌壳割她的皮肉,直割得她全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暴徒们仍不罢手,又砍去她的手脚,将她那颤抖的四肢投入到熊熊烈火之中……一颗数学明星就这样陨落了.处于垂死状态的希腊数学,现在终于断气了。


 



希帕蒂娅虽已故去一千五百多年了,但她的科学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尤其是一些女数学家.有迹象表明,当代女数学博士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